-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北大授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312735
- 條形碼:9787547312735 ; 978-7-5473-1273-5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大授課 本書特色
經余先生授權,全新增訂,典雅精裝,珍藏臻選! ★余秋雨先生心中僅有的中華文化史定本 本書是余秋雨在北京大學所開設的“中華文化史”課程的全記錄。該書出版后轟動海峽兩岸,三年暢銷百萬冊。文化史家潘之剛教授說:“此為平生所見有高度、有裁斷,又有趣味的中國文化史。環顧身旁,從中學生到老學者都愛不釋手! ★經余秋雨先生授權,全新改版增訂!典雅精裝,珍藏臻選! 對全部文章進行了重新的精心校訂,修改了以往版本的錯誤。另對部分篇章進行了增訂,如《涼州風范》一課的記錄,從原來的一千多字增加至七千多字。 精裝精印,典雅設計,珍藏臻選。 ★四十八堂文化課,喚起中華民族的青春記憶! 看似簡單的課堂,也是余秋雨對歷史文化的重新選擇、重新發現、重新創造。就像唐代重新創造了華夏文明的主體結構,文藝復興重新創造了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明,通過難以忘懷的48堂課,余秋雨希望帶領大家體驗世界的神秘、人生的壯闊,進入中華文化的寶山,重新喚起中華民族青春的力量!
北大授課 內容簡介
這本《北大授課(精)》,是余秋雨心中僅有的中華文化史定本。
余秋雨曾以整整一年時間,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歷史系、哲學系、藝術學院的部分學生,開設一門“中華文化史”課程。與大學規范化的文化史課程不同,這門課只探討一個問題:一個現代人,應該對漫長的中華文化史保持多少記憶?課程一經整理出版,立即轟動海峽兩岸。文化史家潘之剛教授說:“此為平生所見臻有高度、臻有裁斷,又臻有趣味的中國文化史。環顧身旁,從中學生到老學者都愛不釋手!
本書中保留了課堂討論的形式,將師生之間對中華文化的思考與對話原貌呈現,既可聆聽中華文化的源遠流脈,亦能在不同思維方式的精彩碰撞中感受中華文化綿延新生的魅力。主體部分之前,則收錄了北京大學學生、臺灣地區大學學生與余秋雨先生之間迅如雷電的“閃問”、“閃答”,被評論家譽為“高速運動狀態下撞擊出來的文化哲學”。
本次出版,又經余秋雨先生授權,增加了全新的內容。比如《涼州風范》一課,從原來的一千多字增加至七千多字。
北大授課 目錄
北大授課 作者簡介
余秋雨,當代著名作家、學者。一九四六年八月生,浙江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被推舉為當時中國內地最年輕的高校校長,并出任上海市中文專業教授評審組組長,兼藝術專業教授評審組組長。曾獲“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國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榮譽稱號。 在擔任領導職務六年之后,連續二十三次的辭職終于成功,開始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被埋沒的重要遺址。所寫作品,往往一發表就轟傳社會各界,既大力推動了文化古跡保護,又開創了“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體,模仿者眾多。二十世紀末,他冒著生命危險貼地穿越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古文明的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址。他是迄今全球唯一完成此舉的人文學者,一路上對當代世界文明作出了全新思考和緊迫提醒,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 他所寫的大量書籍,長期位居全球華文書排行榜前列。白先勇先生說:“余秋雨先生是二十多年來唯一獲得全球華文讀者歡迎而歷久不衰的大陸作家。”僅僅在臺灣,他囊括了白金作家獎、讀書人最佳書獎、桂冠文學家獎等等幾乎全部文學大獎。在大陸,多年來有不少報刊頻頻向讀者調查“誰是你最喜愛的當代寫作人”,他的排名每一次都遙遙領先。 幾十年來,他不參加各種社會團體和會議,不理會傳媒間的喧鬧,以獨立知識分子的身份完成了“空間意義上的中國文化”、“時間意義上的中國文化”、“人格意義上的中國文化”、“審美意義上的中國文化”等重大專題的研究和著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大學等機構一再為他頒獎,表彰他“把深入研究、親臨考察、有效傳播三方面合于一體”,是“文采、學問、哲思、演講皆臻高位的當代巨匠”。 自本世紀初年開始,他赴美國國會圖書館、聯合國總部、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處演講中國文化,反響巨大。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頒授成立“余秋雨大師工作室”,中國藝術研究院設立“秋雨書院”,F任上海圖書館理事長。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