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考古地層學原理(首次中文引進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6070074
- 條形碼:9787306070074 ; 978-7-306-0700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考古地層學原理(首次中文引進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目前所見唯一一本講述考古地層學的著作。本譯著為第二版, 除了詳細介紹著名的考古地層學分析和記錄方法 —— “哈里斯矩陣”外, 著重分析了考古地層學原理的思想淵源, 考古地層的記錄和描述方法, 以及如何建立地層序列、如何分析地層及其人工遺存的方法, 該記錄方法適用于堆積非常復雜的大型遺址或城市考古遺址的考古發掘記錄分析工作。本著語言精練、圖文并茂, 列舉眾多實例講述考古地層的呈現和表述方法。
考古地層學原理(首次中文引進版) 目錄
導論
**章 地質學的地層概念
斯泰諾和鯊魚的牙齒
地層的相互關系
地質過程
地質地層學原理
第二章 考古學的地層概念
人工“化石”
早期地層學理論
惠勒-凱尼恩學派
疊壓原理
第三章 考古發掘技術
發掘方案
發掘程序
第四章 考古發掘的早期記錄方法
第五章 考古地層學原理
疊壓原理
原生水平原理
原生連續原理
地層演替原理
哈里斯矩陣和地層序列
第六章 堆積單位
地層的特征
地層形成過程
沉積與地層
堆積的屬性
第七章 界面單位
水平層狀界面
直立層狀界面
水平遺跡界面
垂直遺跡界面
時期界面
打破界面
第八章 考古剖面圖
剖面圖的早期類型
剖面圖的目的
剖面圖的類型
考古剖面圖的繪制
第九章 考古平面圖
遺跡總平面圖
復合平面圖
打破界面的平面圖
單層平面圖
第十章 相關性、斷代及地層序列
相關性和分層
地層斷代
地層序列
地層序列的分期
第十一章 地層序列和發掘后的分析
遺存的非歷史性方面
顛倒的地層
遺物的記錄
遺物和地層的斷代
“水平地層學”
人工遺物和地層序列
第十二章 考古發掘的地層記錄綱要
考古地層學專業術語
插圖說明及索引
參考文獻
譯后記
**章 地質學的地層概念
斯泰諾和鯊魚的牙齒
地層的相互關系
地質過程
地質地層學原理
第二章 考古學的地層概念
人工“化石”
早期地層學理論
惠勒-凱尼恩學派
疊壓原理
第三章 考古發掘技術
發掘方案
發掘程序
第四章 考古發掘的早期記錄方法
第五章 考古地層學原理
疊壓原理
原生水平原理
原生連續原理
地層演替原理
哈里斯矩陣和地層序列
第六章 堆積單位
地層的特征
地層形成過程
沉積與地層
堆積的屬性
第七章 界面單位
水平層狀界面
直立層狀界面
水平遺跡界面
垂直遺跡界面
時期界面
打破界面
第八章 考古剖面圖
剖面圖的早期類型
剖面圖的目的
剖面圖的類型
考古剖面圖的繪制
第九章 考古平面圖
遺跡總平面圖
復合平面圖
打破界面的平面圖
單層平面圖
第十章 相關性、斷代及地層序列
相關性和分層
地層斷代
地層序列
地層序列的分期
第十一章 地層序列和發掘后的分析
遺存的非歷史性方面
顛倒的地層
遺物的記錄
遺物和地層的斷代
“水平地層學”
人工遺物和地層序列
第十二章 考古發掘的地層記錄綱要
考古地層學專業術語
插圖說明及索引
參考文獻
譯后記
展開全部
考古地層學原理(首次中文引進版) 作者簡介
愛德華·塞西爾·哈里斯,出生于并成長于百慕大。1971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獲人類學學士學位,1978年于倫敦大學學院獲得考古學博士學位。1980年任百慕大海洋博物館館長。
書友推薦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推拿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