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中國當代文學經(jīng)典必讀.2000短篇小說卷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0038233
- 條形碼:9787550038233 ; 978-7-5500-3823-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當代文學經(jīng)典必讀.2000短篇小說卷 本書特色
《中國當代文學經(jīng)典必讀(2000短篇小說卷)》由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館長、著名文學評論家吳義勤以專業(yè)的眼光嚴格遴選本年度*值得閱讀的短篇小說,并附有專業(yè)的評論,按年度形式推出,精選了本年度優(yōu)秀作家的短篇小說代表作,體現(xiàn)中國當代文學的*高水平。既是對中國當代文學發(fā)展和成績的梳理,更是為讀者帶來美味可口的文學盛宴。
中國當代文學經(jīng)典必讀.2000短篇小說卷 內(nèi)容簡介
《中國當代文學經(jīng)典必讀(2000短篇小說卷)》選取2000年優(yōu)秀的短篇小說20余篇,包括柏原、畢飛宇、裘山山、聶鑫森、劉繼明、鄧一光、馬曉麗、石舒清、遲子建、史鐵生、潘軍、蘇童、彭見明、馮驥才、莫言、王方晨、溫亞軍、劉慶邦、王安憶、衣向東、黃燕萍、戴來等茅盾文學獎得主、魯迅文學獎得主在內(nèi)的二十余位名家新作,代表了年度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水平。《中國當代文學經(jīng)典必讀(2000短篇小說卷)》主編為中國*權(quán)威文學研究機構(gòu)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館長、著名文學評論家吳義勤,他以專業(yè)的眼光嚴格遴選年度*值得閱讀的短篇小說,每篇附有專業(yè)的、精彩的評論。
中國當代文學經(jīng)典必讀.2000短篇小說卷 目錄
裘山山 傳 說
聶鑫森 春風三柳
劉繼明 短篇二題
鄧一光 多年以前
馬曉麗 舵 鏈
遲子建 河柳圖
史鐵生 兩個故事
潘 軍 某部的于村
蘇 童 女 聲
彭見明 說 說
馮驥才 俗世奇人
莫 言 天花亂墜
王方晨 王樹的大叫
溫亞軍 夏天的羊脂玉
劉慶邦 響 器
王安憶 小說二題
衣向東 小鎮(zhèn)郵遞員
黃燕萍 又見椹子紅
戴 來 準備好了嗎
柏 原 癟 溝
石舒清 旱 年
中國當代文學經(jīng)典必讀.2000短篇小說卷 節(jié)選
響器 劉慶邦 莊上死了人,照例要請響器班子吹一吹。他們這里生孩子不吹,娶新娘不吹,只有死了人才吹打張揚一番。 大笛剛吹響**聲,高妮就聽見了。她以為有人大哭,驚異于是誰哭得這般響亮!當她聽清響遏行云的歌哭是著名的大笛發(fā)出來的,就忘了手中正干著的活兒,把活兒一丟,快步向院子外面走去。節(jié)令到了秋后,她手上編的是玉米辮子,她一撒手,未及打結(jié)的玉米辮子又散開了,熟金般的玉米穗子滾了一地。母親問她到哪里去,命她回來。這時她的耳朵像是已被大笛拉長了,聽覺有了一定的方向性,母親的聲音從相反的方向傳來,她當然聽不進去。 大笛不可抗拒的召喚力是顯而易見的,不光高妮,莊上的人循著大笛的聲響紛紛向死了人的那家院子走去。他們明知去了也撿不到什么,不像參加婚禮,碰巧了可以撿到喜錢、喜糖和紅棗,但他們還是不由自主地去了。他們是沖著大笛吹奏出的音響去的。這種靠空氣傳播的無形的音響,似乎比那些物質(zhì)性的東西更讓他們熱情高漲和著迷。高妮的母親本打算一直把玉米辮子編下去,編完了高高掛在樹權(quán)子上,給女兒做一個榜樣。可大笛的音響老是貼著樹梢子掠來掠去,她編著編著就走了神,把玉米辮子當成了女兒的頭發(fā)辮子。她還納悶?zāi)兀吣莼锪锏念^發(fā)什么時候變得像玉米皮子一樣澀手呢!做母親的啞然笑了一下,很快為自己找到一個聽大笛的借口:去把高妮找回來。 院子里已經(jīng)站滿了人,高妮的母親進不去了,只能站在大門口往里看看。響器班子在院子一角,集體坐在一條長板凳上吹奏。他們一共是三個人,一個老頭兒,一個中年人,還有一個小伙子。吹大笛的小伙子坐在中間,老頭兒和中年人分別在兩邊捧笙。他們面前置有一張方桌,上面有暖水瓶、茶碗和紙煙。高妮的母親認出來了,這是鎮(zhèn)上崔豁子的響器班子,那個老頭兒就是四鄉(xiāng)聞名的崔豁子。據(jù)說從崔豁子的曾祖父那一輩起就開始吹響器,到崔豁子的兒子這一輩,他們家已吹了五代。換句話說,周圍村莊祖祖輩輩的許多人*終都是由他們送走的。他們用高亢的大笛,加上輕曼的笙管,織成一種類似祥云一樣的東西,悠悠地就把人的魂靈過渡到傳說中的天國去了。吹奏者塌蒙著眼皮,表情是職業(yè)化的。 他們像是只對死者負責,或者說只用音樂和死者對話,對還在站立著的聽眾并不怎么注意。他們吹奏出的曲調(diào)一點也不現(xiàn)代和復雜,有著古樸單純的風格。不消說曲調(diào)代表的是人類悲痛的哭聲,并分成接引、送別和安魂等不同的段落,以哭出不同的內(nèi)容來。它又絕不模仿任何哭聲,要說取材的話,它更接近曠野里萬眾的歡呼,天地間隆隆滾動的春雷。人們靜默地聽著,只一會兒就不知身在何處了。有人不甘心自我迷失,就仰起頭往天上找。天空深遠無比,太陽還在,風里帶了一點蒼涼的霜意。極高處還有一只孤鳥,眨眼間就不見了。應(yīng)該說這個人死得時機不錯,你看,莊稼收割了,糧食入倉了,大地沉靜了,他就老了,死了。他的死是順乎自然的。 大笛連續(xù)發(fā)出幾個直沖霄漢的強音,節(jié)奏也突然加快。笙管緊緊地附和著,以它密集的復合音,把大笛的強音接過來,再烘托上去。原來死者的女兒哭著奔喪來了,響器在做呼應(yīng)的工作。響器推動了死者女兒的悲痛,使女兒家悲上加悲,哭得更加驚天動地。這時響器的聲響仿佛是抽象的、統(tǒng)攝性的,對女兒家的哭聲既不覆蓋,也不吹捧,只是不露痕跡地給以升華,使其成為全人類共享的幸福的悲痛。從高空垂灑的陽光給每一位聽眾臉上都鍍上了金輝,他們的表情顯得莊嚴而神圣。莊民的感覺是共同的,世間有了這樣的樂聲相伴,死亡就不再是可怕的事情了。 有人碰了高妮的母親一下,示意讓她看一個人,那個人是她的女兒高妮。高妮的母親這才看見了,高妮站在離響器班子很近的地方,滿臉的淚水已流得不成樣子。死者是別人的祖父,又不是高妮的祖父,兩家連姓氏都不相同,可以說沒有任何血緣和親戚關(guān)系,高妮不該這樣痛心。再說,一個十四五歲的閨女家,當著這么多人流眼淚是不好看的,是丟丑的。高妮的母親生氣了,她生高妮的氣,也生自己的氣。雙重的氣憤促使她擠過人群,捉住高妮的胳膊,不由分說就往外拉。 沉浸在樂聲中的高妮吃驚不小,好像她在夢境中正自由地飛翔,被外力一拽,突然就跌落在真實的硬地上了,就被摔醒了。還不知道拽她的人是誰,她就惱了,本能地奪著胳膊,作出反抗。當知道了拉住她的翅膀,破壞了她飛翔的不是別人,而是她的母親時,她就更惱怒了,幾乎踢了母親。母親強有力的手仍不放松她,一股勁把她拉到院子外頭去了。母親說,你娘還沒死,你哭什么哭! 高妮不承認她哭了。 沒哭你臉上是什么?是蛤蟆尿嗎?母親松開她,讓她用自己的手摸摸自己的臉。 高妮還沒摸自己的臉,嘴里濃濃的咸味已作出證實,她確實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流淚了,淚水通過分水嶺般的鼻梁兩側(cè),流進嘴角里去了。她用手背自我懲罰似的把眼睛抹了一下,臉上掠過一陣羞赧,辯解說,她不是為死人而哭。 那你為什么哭?母親問。 高
中國當代文學經(jīng)典必讀.2000短篇小說卷 作者簡介
吳義勤,1966年生,江蘇海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xiàn)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兼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小說學會副會長等。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