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聆聽彼此:關于愛與成長胡父女對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110986
- 條形碼:9787572110986 ; 978-7-5721-1098-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聆聽彼此:關于愛與成長胡父女對話 本書特色
★徐魯、趙淑萍等知名作家權威推薦。 ★筆談,一種有深度的溝通方式。 ★溫暖的教育詩篇,明亮的勵志之書。 ★兩代人的思想交匯,父與子的靈魂碰撞。
聆聽彼此:關于愛與成長胡父女對話 內容簡介
一部父女筆談散文集。袁志堅、袁天舒父女二人以筆友的身份,就同一命題甚至以同一標題進行寫作,通過一篇篇散文互相聆聽、展開對話,形成了思想與靈魂的深度交流。書稿文筆流暢、風格突出,父女兩代作者分別從各自的視角出發,就多個話題展開論述,既有就生活小事的日常交流,也有嚴肅的社會話題討論,內容趣味與深度兼具。少女探索世界的青澀思忖躍然紙上,父親對女兒的舐犢之愛飽藏語中,父女之間的血肉深情流淌字間。
聆聽彼此:關于愛與成長胡父女對話 目錄
2 吾與我的對話
3 為星星哭泣
4 右邊是相信,左邊是懷疑
聆聽彼此:關于愛與成長胡父女對話 節選
小時候,我不止一次寫過“**次……”的作文。那個時候。好像有寫不完的**次。絕大多數事情的**次經歷,都在記憶里模糊了。生活也由此變得越來越沒有奇跡了。 在養育女兒的過程中,有很多美好記憶,連**次給女兒洗尿布都幸福滿滿。果果不滿一周歲時,我出差回來,隔著一條馬路就看見她用小手跟我打招呼,咿咿呀呀。那是我**次體會到作為一個父親的被需要感。當然,也有很多我們對果果做出的嘗試:**次給她斷奶,**次放手讓她學步,**次目送她一個人過馬路,**次讓她獨自坐火車從老家回寧波,**次讓她到異國的馬術俱樂部訓練……對于父母親來說,這樣的**次似乎都是冒險;對于孩子來說,則是獨立,她越長越大,有時還來糾正我們陳舊的觀念了。 雖然我一貫怯懦,但是非常相信果果的能力,相信她能處理難題。這也可以理解為我不夠負責,在孩子身上花的心思少,時間也少。我不知道孩子能受多大的委屈。我經常對果果說,她不能夠用眼淚來打動我,要用微笑來打動我。其實,這樣做是狠心的。譬如說,我從來不問她的考試成績,有時她自個兒覺得考得不理想,焦慮得失眠、口腔潰瘍,我還是裝作若無其事。我哪里幫得上忙呢?我唯一能夠做的,是給她信心。冬天早早就天黑了。放學后她要是遲遲沒有到家,她媽媽讓我去學校接一下,我不去,嘴上說著“路上會錯過的,孩子肯定在路上了”,心里忍住了一陣陣的擔憂。這個要強的孩子曾告訴我在教室里刷題效率更高,因為那里有一種無形的競爭氛圍。果果有一天回家后非常痛苦,直到她媽媽反復詢問,她才說出了在學校的女廁所里發生霸凌行為的可怕事實。她不能接受的是,帶頭施暴者是一個成績很好的同學,被施暴者是一個平時并不起眼的同班同學,發生這樣的事應該沒有任何緣由。這一次,我才覺得自己對女兒的態度是非常錯誤的。我需要告訴她怎么看待和處理這樣的事,告訴她同齡人群體就是一個小社會。女兒是那么純真無瑕,如果所謂的成長是讓一顆心變硬,我還是寧愿她脆弱一點,寧愿她的淚水里保存良知。因為,我們不能代替孩子成長。 生活往往是殘酷的,我覺得應試教育是天下*殘酷的事情之一。但是,果果總能夠找到縫隙,迎接微光。那是她在假期里也會早早起床,書桌上一盞小臺燈點亮的光;那是她在擊劍扭傷了腳踝期間,每天告訴我們哪些同學幫她買飯幫她下樓梯時,眼睛里閃爍的光;那是她偷偷地放進教室里的綠蘿盆中的那個小雪人散發出的蠢萌蠢萌、通身晶瑩的光;那是她把我畫進好笑又暖心的表情包時,一個段子手心里高冷的光……她能夠從外界吸收能量,她的能量也常常輻射到別人的身上,所以,我相信她能夠走出普遍意義上的人之困境,她懂得努力、感恩,也懂得幽默、諒解。 果果考取了寧波外國語學校的AP(大學選修課程)班,接下來,我們開始準備她住校、留學的事宜,準備她漸行漸遠。這是她自己選擇的路,任何選擇都是新的嘗試。為了一次更長遠的選擇,她會忍受眼前的各種困難。我相信她準備好了,特別是我在她的QQ空間里讀到了這么一句話:“真正的困難不是產生‘怪異’的想法。而是產生‘對’的想法。”我知道,女兒已經在質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嘗試,她愿意走出一條不尋常的路,并且由此拓展思想的邊界。 她開始面向一個更加廣闊的世界——不僅相對于她的經驗而言,而且相對于我的經驗而言——因此她將獨立嘗試無數新的可能,這些嘗試將讓她展開更多質疑和思考。我相信她有一顆勇敢的心,有一個在陌生處看到更多風景的遠大前程。
聆聽彼此:關于愛與成長胡父女對話 作者簡介
袁天舒,寧波外國語學校學生。在《中學時代》《中學生百科》《寧波晚報》《少年作家》等處發表作品若干。在2018年度寧波阿拉國際攝影節舉辦個展。袁志堅,寧波出版社總編輯,編審,高級記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寧波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