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同安革命老區(縣)區發展史/全國革命老區縣發展史福建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580271
- 條形碼:9787561580271 ; 978-7-5615-802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同安革命老區(縣)區發展史/全國革命老區縣發展史福建卷 內容簡介
本書按照“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三大里程碑的歷史脈絡,系統書寫同安區革命老區百年歷史,以老區發展為主線,以革命史為線索,深入挖掘同安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這對于充實豐富同安革命史籍寶庫,在新時代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義。廈門市同安區老區建設促進會由原黨政軍領導的老領導、老戰士組成,目標是促進同安老區的建設和發展,以發揮余熱,做出新貢獻。
同安革命老區(縣)區發展史/全國革命老區縣發展史福建卷 目錄
**節 歷史沿革
第二節 璀璨銀城
第三節 人杰地靈
第二章 紅色記憶薪火相傳
**節 革命風暴星火早燃
第二節 血沃土地紅旗不倒
第三節 抗日烽火 映紅銀城
第三章 解放號角 傳遍鄉村
**節 解放戰爭時期同安地方黨組織的建立與發展
第二節 建立武裝組織開展游擊戰爭
第三節 配合解放軍,解放銀城鷺島
第四章 革命老區鎮、村為建立新中國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節 市、縣政府批復革命老區鎮、老區基點村的文件
第二節 革命老區鎮革命斗爭史
第三節 革命老區基點村革命史
第五章 同安英雄 名垂千秋
**節 革命先驅人物簡介
第二節 永樹豐碑 緬懷先烈
第六章 艱辛探索三十年 老區舊貌換新顏
**節 建立鞏固新政權,開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新征程
第二節 三年經濟恢復和三大改造,奠定發展基礎
第三節 貫徹全國農業發展綱要,推動工農業生產
第四節 貫徹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各條戰線碩果累累
第五節 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奪取革命、生產雙勝利
第七章 改革開放四十年 再創老區新輝煌
**節 砥礪奮進,邁人國民經濟發展新時代
第二節 堅持改革開放,農林水事業快速發展
第三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富美同安
第四節 改革創新驅動助力工業騰飛
第五節 第三產業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
第六節 水電路通信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第七節 實施“生態立區”戰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
第八節 城市建設奏響古城輝煌新華章
……
第八章 展望未來,同安老區更美好
附錄一 中共同安地方組織各時期機構與領導人概況
附錄二 同安縣人民政府關于公布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附錄三 同安縣老革命根據地建設委員會、同安(縣)區老區建設促進會理事會名單
參考文獻
后記
同安革命老區(縣)區發展史/全國革命老區縣發展史福建卷 節選
《同安革命老區(縣)區發展史/全國革命老區縣發展史福建卷》:同時,紅二支隊部分隊伍跳出敵人的“清剿”圈,與晉南游擊隊一起,打通了安南永、晉南同和安同南邊區的游擊路線,完成了預定的任務。4月13日,紅二支隊從梅花嶺出發,回師安南永游擊區。18日,在前往五峰山區的夜行軍途中,李劍光率領游擊隊先行,土匪出身的游擊隊員蘇天時開黑槍殺害了政委李劍光和游擊隊員易答、陳兆麟,帶槍投敵。事后,安溪中心縣委在后山召開臨時會議,會議決定由彭德清繼任紅二支隊政委。彭德清率領游擊隊來到龍門、五峰山區,同林師柴和當地組織建立了密切聯系,在那里發動群眾,開展打土豪和籌款斗爭,擴大游擊隊伍。6月15日(農歷五月十五日)凌晨3時,游擊隊火燒汪前大土匪吳英的大厝,活捉其親信陳標、陳號,擊傷其妻弟陳腔,燒死陳腔的大嫂吳喜和2個匪兵。事后,吳英親率匪兵對游擊隊“清剿”、勸降,殺害4名游擊隊員。6月,安南永德、安同南、晉南同游擊區軍民反“清剿”斗爭進入十分困難的時期。國民黨謝輔三第二十六旅為主力,組織省保安團、縣保安隊和地方民團等大量兵力,輪番實行聯合“清剿”、分路“清剿”、分層“清剿”,并采用“圍剿”中央蘇區步步為營的辦法,在重要鄉村和交通要道遍設碉堡,強迫群眾參加搜山,企圖封鎖和切斷游擊隊與群眾的聯系。政治上加緊對革命隊伍內部進行分化瓦解。中共安溪中心縣委七七會議后,紅二支隊化整為零,分散活動,分為3支隊伍展開游擊活動。支隊長尹利東、副支隊長沈玉泉率領30多人,開赴永春達埔一帶,在林多奉等人的配合下,開辟永德游擊區;政委彭德清率領三四十人開往龍門,配合郭燦與安同南特支,打通晉南同的游擊路線;翁成金、劉由率領一部分武裝,在安溪黃口、官彭兩區堅持斗爭。7月20日夜,彭德清應廣大群眾的要求,率隊鎮壓了國民黨龍門鄉長、大惡霸林金英,并沒收其財產分給群眾,焚毀其家契據賬簿。9月14日,彭德清率隊轉移到夯兜、榭林一帶時,被尾隨的敵人圍困,情況十分危急,幸得紅二支隊第三大隊大隊長劉由聞訊率20多名隊員馳援,勇猛沖入敵陣,斃敵3名,掩護突圍。隨后,游擊隊即由彭、劉率領開赴官彭區,彭德清接受中心縣委任務,帶領部分隊員到南安金淘和安溪城關地區開展游擊斗爭。9月初,尹利東率隊伍轉移到安溪、永春邊界與敵周旋,后回安溪黃口與翁成金、劉由會合。在黨組織被破壞、游擊隊被沖散、大批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慘遭屠殺的險惡環境中,為了保存革命力量、堅持革命斗爭,10月14日晚,尹利東帶領5位外地同志,由廈門中心市委交通員唐溪護送啟程,離開安溪前往廈門尋找中心市委。11月1日,楊七、劉由帶領11人轉到湖頭白瀨山林中隱蔽活動。彭德清帶領游擊隊員,堅決和叛變行為作斗爭。11月13日,彭德清率領30多名游擊隊員,在當地革命群眾組織配合下,在安溪城關九按(今團結村)鎮壓了叛徒謝夏蘭。1936年,為保存革命力量,彭德清決定隊伍分3組撤離安溪,向晉南同作運途的轉移。彭德清和金淘區委委員、區后備隊隊長蔡東等一組,轉移到南同交界處蓮河一帶。因此大家化了裝,趁夜從大箭村出發,沿晉南同游擊路線,經南同邊界的蓮河轉移到鄰近的沙美村,以擺脫敵人。1937年四五月間,廈門臨時工委決定彭德清回靖和浦地區,后由閩粵邊特委任命為漳浦縣城工委書記。……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