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當代西方的論語哲學詮釋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66451
- 條形碼:9787516166451 ; 978-7-5161-664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西方的論語哲學詮釋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旨在梳理英譯《論語》發展的歷史,并對西方在20世紀70年代以后出現的有代表性的《論語》研究進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對中國文化在現代背景下的發展給予新的思考。同時揭示在全球化背景下,解決現代西方思想內部矛盾的多元性,達到人類的動態平衡與和諧發展,對于儒家“生生而和諧”的人文主義的渴望與訴求。本書從芬格萊特、史華慈、安樂哲和郝大維、葛瑞漢的《論語》研究入手,分析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論語》及孔子研究的重點與發展趨勢。
當代西方的論語哲學詮釋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考察了儒家思想的代表性著作《論語》在英語世界的翻譯及傳播情況, 在此基礎上特別分析了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哲學家在《論語》的詮釋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展示了20世紀70年代以來《論語》在英語世界的哲學詮釋圖景。西方對于孔子思想研究的深入, 不僅是西方社會的需要, 也為中國的儒家文化研究帶來了新鮮的力量與思考, 為儒家文化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提供了新的視角, 同時也是國內學者反觀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接受度和認可度的一個重要途徑。
當代西方的論語哲學詮釋研究 目錄
**節 《論語》英譯的歷史
第二節 英譯《論語》在國內外的研究狀況
第三節 研究重點與結構安排
**章 《論語》英譯的詮釋學基礎
**節 西方詮釋學的發展歷史
第二節 翻譯與詮釋學的關系
一 語言——詮釋學的起源與歸宿
二 翻譯——一種哲學詮釋學對話
第三節 《論語》英譯過程中的詮釋學理論前提
一 在理解中“創造”
二 在理解中“體驗”
三 在理解中“建構”
四 在理解中“合一”
本章小結
第二章 20世紀70年代后西方孔子思想研究概述
**節 西方現代《論語》研究的奠基者:赫伯特·芬格萊特
第二節 文化普遍主義視角下的《論語》研究:本杰明·史華慈
第三節 比較哲學視域的《論語》研究:郝大維、安樂哲
第四節 文化特殊主義視角下的《論語》研究:葛瑞漢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西方的孔子“禮”學研究
**節 芬格萊特的孔子“禮”學研究
一 日常語言分析哲學的特性
二 芬格萊特日常語言分析哲學立場中的孔子禮學研究
第二節 史華慈與芬格萊特關于孔子之“禮”的對話
一 史華慈對孔子之“禮”的闡釋
二 史華慈與芬格萊特關于“禮”的對話
第三節 史華慈與葛瑞漢關于孔子之“禮”的對話
一 葛瑞漢關于孔子之“禮”的理解
二 史華慈對于葛瑞漢的批判
三 葛瑞漢對于史華慈批判的回應
第四節 郝大維和安樂哲對孔子之“禮”的闡釋
一 “禮”的社會維度的演進
二 禮儀構成既定社群的精神氣質和連貫性
三 禮儀社會性的個人向度
四 禮義的互為性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西方的孔子“仁”學研究
**節 芬格萊特的“仁”學研究
一 “仁”是一種行為
二 “仁”是一個人決定遵從禮,在禮中塑造自我
三 “仁”是一種“不憂”的狀況,一個“克己復禮”的人的狀況
四 “仁”是一種客觀的、可以觀察的人格
第二節 史華慈的“仁”學研究
一 “仁”是一種內在的氣質傾向
二 “仁”是一種再現禮之固有精神和其自身潛力的能力
三 “仁”是通過“學”而內化的“禮”
第三節 郝大維和安樂哲的“仁”學研究
一 從“人”到“仁”的轉變是一個持久開放的過程
二 從“人”到“仁”的轉變是一個整體性的過程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孔子的天道觀研究
**節 芬格萊特的孔子天道觀研究
一 “道”是一條沒有十字路口的大道
二 “道”是某種超驗的道德原則
三 郝大維和安樂哲對芬格萊特的孔子之“道”解析的批判
第二節 史華慈的孔子天道觀研究
一 孔子宇宙論詮釋的思想基礎
二 對孔子之“天”的詮釋
三 對孔子之“命”的闡釋
第三節 郝大維和安樂哲的孔子天道觀研究
一 關于“超越”概念的界定
二 關于孔子內在宇宙論的基本假設
三 關于孔子之“天”的詮釋
四 關于孔子之“道”的詮釋
本章小結
第六章 《論語》中的“自我”問題研究
**節 芬格萊特的孔子“自我”問題研究
一 自我:一個能夠實現自己意志的個體自我
二 自我:在意志的根據上表現為“無我”
第二節 郝大維和安樂哲的孔子“自我”問題研究
一 對“無我的自我”的否定
二 對“無心的自我”的否定
三 對“無身的自我”的否定
四 對“無目的的自我”的否定
五 對“非意志的自我”的否定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當代西方的論語哲學詮釋研究 作者簡介
曹威,1977年生,中國哲學博士,外國哲學博士后。現為黑龍江大學西語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典籍翻譯、語言哲學。主持國家及省部級課題多項。出版專著《中國文化典籍概述及英譯評鑒》,參與編寫學術著作及教材十余部,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