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醫腫瘤臨證對藥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382139
- 條形碼:9787122382139 ; 978-7-122-3821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腫瘤臨證對藥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本書適合中醫師、中醫臨床學生閱讀。對藥是中藥單方與復方之間的橋梁,其作為復方中的小組方單位,構成雖然簡練,但符合復方配伍的基本規律。與單味藥相比,雙藥配伍應用能起協同作用,各取所長,提高療效。
中醫腫瘤臨證對藥 內容簡介
本文共七章,涉及補益類、清熱解毒抗癌類、化痰散結類、理氣類、活血化瘀類、固攝類及其他類中醫腫瘤臨床常用藥物,收錄147組抗腫瘤對藥,且經過現代藥理及臨床研究證實有效。一組對藥就是一個方劑。每組對藥包括單味功用、伍用功能、主治、常用量、化學成分、藥理研究、臨證體會、參考文獻。常用的對藥結合具體的辨證論治,對其具體的使用和適應證進行明確化。旨在提高療效,減少放、化療的不良反應,對提高腫瘤患者生活質量、延長腫瘤患者生存期。本書適合中醫師、中醫臨床學生閱讀。
中醫腫瘤臨證對藥 目錄
一、黃芪黨參1
二、黃芪白術3
三、黃芪山藥5
四、黃芪附子8
五、黃芪熟地黃10
六、黃芪升麻柴胡12
七、黃芪龍骨牡蠣15
八、黃芪桂枝18
九、黃芪山茱萸20
十、黨參麥冬五味子22
十一、黨參茯苓25
十二、黨參丹參28
十三、黨參蛤蚧30
十四、茯苓白術32
十五、墨旱蓮女貞子35
十六、沙參麥冬38
十七、熟地黃巴戟天40
十八、黃芪干姜42
十九、仙茅淫羊藿45
二十、菟絲子沙苑子48
二十一、黃精玉竹51
二十二、石斛天花粉54
二十三、龜甲鱉甲57
二十四、益智補骨脂59
二十五、山茱萸枸杞子62
二十六、枸杞子菟絲子64
二十七、杜仲桑寄生66
二十八、肉蓯蓉巴戟天68
二十九、鹿角膠阿膠70
三十、紅景天三七黃芪73
三十一、百合麥冬76
三十二、當歸雞血藤黃芪78
三十三、紫河車熟地黃81
三十四、薏苡仁白扁豆83
三十五、知母百合85
第二章 清熱解毒抗癌類
一、白花蛇舌草半枝蓮88
二、藤梨根白毛藤91
三、重樓敗醬草93
四、石上柏蛇六谷96
五、金蕎麥魚腥草98
六、黃芩桑白皮101
七、菝葜白毛藤104
八、龍葵腫節風106
九、紅豆杉山慈菇109
十、半枝蓮半邊蓮112
十一、冬凌草浙貝母113
十二、黃芩牛蒡子116
十三、土茯苓重樓118
十四、蛇莓冬凌草120
十五、野葡萄根大血藤122
十六、虎杖田基黃124
十七、漏蘆八月札126
十八、牛蒡子馬勃128
十九、貫眾虎杖131
第三章 化痰散結類
一、天南星浙貝母134
二、枇杷葉百部136
三、苦杏仁白前139
四、桔梗甘草141
五、夏枯草貓爪草144
六、半夏生天南星146
七、制天南星白附子148
八、浙貝母芥子150
九、海藻昆布151
十、橘核荔枝核153
十一、黃藥子牡蠣夏枯草155
十二、海藻黃藥子157
十三、瓜蔞夏枯草159
十四、瓜蔞半夏161
十五、僵蠶夏枯草162
十六、玄參浙貝母164
第四章 理氣類
一、陳皮半夏167
二、枳殼紫蘇梗169
三、柴胡黃芩171
四、柴胡半夏172
五、柴胡郁金174
六、柴胡姜黃175
七、柴胡香附177
八、柴胡延胡索178
九、柴胡川楝子180
十、陳皮香附182
十一、枳殼木香183
十二、大腹皮木香185
十三、大腹皮檳榔186
十四、烏藥木香188
十五、厚樸蒼術189
十六、砂仁厚樸192
十七、豆蔻陳皮194
十八、草果厚樸196
十九、枳殼甘松197
二十、九香蟲陳皮199
二十一、八月札王不留行201
二十二、香附高良姜202
二十三、小茴香木香204
二十四、烏藥豆蔻206
二十五、徐長卿白芍207
二十六、細辛川烏草烏209
二十七、貫眾虎杖211
二十八、桔梗枳殼213
第五章 活血化瘀類
一、桃仁紅花216
二、丹參當歸219
三、川芎當歸220
四、三棱莪術223
五、全蝎蜈蚣225
六、守宮蜈蚣229
七、全蝎僵蠶231
八、川芎雞血藤233
九、牡丹皮赤芍235
十、僵蠶地龍237
十一、蜂房僵蠶239
十二、土鱉蟲水蛭241
十三、川芎桂枝244
十四、雞血藤當歸246
十五、全蝎川芎248
十六、白花蛇守宮250
十七、螻蛄豬苓252
十八、五靈脂蒲黃254
十九、土鱉蟲鱉甲256
二十、姜黃延胡索258
二十一、大黃土鱉蟲260
二十二、乳香沒藥263
第六章 固攝類
一、浮小麥碧桃干266
二、五味子生牡蠣268
三、浮小麥山茱萸270
四、金櫻子益智272
五、石榴皮訶子274
六、糯稻根黃芪276
七、海螵蛸瓦楞子278
八、烏梅生牡蠣279
九、桑螵蛸海螵蛸282
十、肉豆蔻補骨脂283
第七章 其他類
一、黃芩浙貝母286
二、牛蒡子白芷287
三、冬瓜子茯苓289
四、焦山楂六神曲白術291
五、雞內金炒谷芽炒麥芽293
六、地骨皮白薇295
七、生地黃知母297
八、升麻雞內金300
九、薏苡仁砂仁302
十、地榆炭槐花303
十一、豬苓茯苓306
十二、青蒿鱉甲308
十三、陳壺盧瓢大腹皮310
十四、火麻仁郁李仁312
十五、三七白及314
十六、仙鶴草白茅根316
中醫腫瘤臨證對藥 作者簡介
劉延慶,揚州市中醫院中醫,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名譽副會長,江蘇省中醫學會腫瘤分會名譽主任委員,江蘇省藥理學會副會長,,腫瘤科學術帶頭人,醫學博士,教授、主任中醫師,揚州大學中西醫結合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導師,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臨床博士生導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胃癌毒邪論治重點研究室主任,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重點專科揚州市中醫院(揚州大學臨床中醫學院)中醫腫瘤科學術帶頭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揚州市中醫院中醫腫瘤科學術帶頭人,江蘇省“十二五”中醫藥重點學科(中醫腫瘤)學科帶頭人。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名譽副會長,江蘇省中醫學會腫瘤分會名譽主任委員,江蘇省藥理學會副會長,揚州大學-揚州市腫瘤研究所所長,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腫瘤臨床診療指南修訂工作組組長。 劉延慶教授從事中西醫結合臨床、教學、科研工作30余年,刻苦鉆研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及時掌握學科的發展前沿動態,不斷拓寬知識面,更新知識結構,開拓工作思路。具有系統扎實的中西醫結合理論基礎、豐富的教學、科研、臨床實踐經驗和較強的科研工作能力及組織協調能力,在各方面工作中均取得了一定成績。已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課題5項,部省級科研項目9項;先后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期刊收錄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5部;曾獲中華中西醫結合學會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一等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xiu成果二等獎、江蘇省中醫藥科技進步二等獎、江蘇省高等教育優xiu教學成果二等獎、揚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揚州市優xiu學術論文一等獎等獎勵。培養博士10名,碩士20名。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