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明朝監察制度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408857
- 條形碼:9787517408857 ; 978-7-5174-088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明朝監察制度 內容簡介
本書由美國著名漢學家、中國史專家賀凱(Charles O. Hucker)著。全書詳細闡述了中國監察制度的歷史、明朝監察制度的組織結構、人員安排及運行的原理。作者結合明朝歷史上的真實故事和具體案例,綜合對比明朝承平時期(1424—1434)和動蕩時期(1620—1627)監察活動的情況,進而分析監察官員與政府部門和歷史環境的關系,以及明朝監察制度在中國古代和近代歷史中的重要地位。本書對于了解和掌握明朝監察制度的歷史演變、主要特點及價值意義具有參考價值。
明朝監察制度 目錄
**章 中國監察制度的歷史
導言
監察制度的意識形態基礎
監察制度的構成
元朝監察制度
第二章 明朝監察機構的設置
明朝政府的基本情況
監察機構的構成
各監察機構之間的關系
監察人員
第三章 御史的監察手段
信息獲取中存在的問題
直接監管
接收報告和控訴
文書管理
第四章 承平時期(1424—1434)的糾劾與言諫
1424—1434年間的整體情況
監察活動的整體情況
官員考察
糾劾
言諫
結論
第五章 動蕩時期(1620—1627)的糾劾與言諫
1620—1627年間的整體情況
監察活動的整體情況
官員考察
糾劾
言諫
結論
第六章 監察官員的非監察工作和風紀法度
監察官員的非監察工作
監察官員的懲處
第七章 監察制度和傳統國家制度
明朝監察制度 作者簡介
賀凱,美國漢學家賀凱(Charles O. Hucker)教授,是20世紀下半葉西方最重要的中國史學者之一。他長期在密歇根大學和亞利桑那大學講授中國史,也在芝加哥大學、奧克蘭大學等學校開設中國史研究課程。除了親身參與教學實踐,賀凱在推動西方中國史研究的整體發展上,也做出了很大貢獻。 他研究明史的著作如《明代的傳統中國政權》《明代監察制度》以及《晚明的東林黨運動》等,至今仍是明史研究者的重要參考。但他的治學卻并不囿于明史這個范疇,也做了大量影響廣泛、對西方中國史研究具有明顯推動作用的工作。他參與編纂了《明人傳記詞典》這部惠澤深遠的工具書,同時也寫做了《1500年以前的中國簡史》(China to 1850: A Short History)、《中國歷史與文化導論》(Chinas Imperial Past: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等主要用于教學參考的通論性著作,還有《中國古代官名辭典》(A Dictionary of Official Titles in Imperial China)等。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