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立法問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135838
- 條形碼:9787517135838 ; 978-7-5171-358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立法問題研究 內容簡介
書稿為研究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立法問題的專著,是基于廣西三江侗族特色村寨的案例,并輔助以其他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典型案例進行的專題性研究。書稿從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研究現狀、存在問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內容等幾個方面,概述了理論上出臺法律的必要性,實踐中出臺法律的緊迫性,提出研究目標和思路方法,概述了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的成效、問題,分析了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的立法實踐,提出應加強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的立法,闡述了該方面立法的模式與立法原則、法律關系主體、法律責任,并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法律草案。
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立法問題研究 目錄
導言 言
一、研究現狀 1
二、研究價值 3
三、研究目標和思路方法 4
四、研究內容 6
**章 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概述
一、問題緣起 9
二、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的意義 11
三、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的成效 17
四、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存在的問題 24
五、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的對策 28
第二章 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的實踐與立法
一、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的實踐 34
二、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的立法 44
第三章 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法治保護的價值
一、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 57
二、法治手段保護與發展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特殊優勢 60
三、現行的保護與發展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法律制度存在缺陷 62
第四章 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法的立法模式與立法原則
一、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法的立法模式 64
二、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法的立法原則 70
第五章 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法律關系主體
一、法律關系主體與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法律關系主體 86
二、政府在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中的角色定位 98
三、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中的社會組織 102
四、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中的其他主體 117
第六章 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法律責任
一、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法律責任 126
二、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立法關于法律責任的規定分析 130
三、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的法律責任的設定 136
第七章 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法(草案建議稿) 148
第八章 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法(草案建議稿)理由說明 161
附??錄
附錄一 調研問卷及訪談問題 207
附錄二 調研剪影 215
參考文獻????218
后?? 記????225
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立法問題研究 節選
**章 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概述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就十分重視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發展工作,在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發展方面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效。但是,針對“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這一具體客體提出進行針對性的“保護與發展”要求,為之采取專門的“保護與發展”措施,卻是十分晚近的事情。雖然,我國專門對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施以保護與發展的歷史不久,但是,近年來所取得的保護、發展成效是有目共睹的。 當然,我們也必須客觀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所開展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工作還存在著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尚需要在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工作實踐中認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只有這樣,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保護與發展工作才可以深入、持續開展下去,才可以取得越來越大的成效,也才可以實現我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的目的和初衷。在本章中,我們將對我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的成效、存在的問題進行較全面、客觀闡述,并在此基礎上理性分析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問題緣起 自 2009 年國家正式啟動“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試點工作”以來,在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推動和切實扶持下,在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所在地村委會、村民小組等基層群眾性 自治組織和特色村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保護與發展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以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為例,截至 2017 年 5 月,三江侗族自治縣少數民族村寨中已有 5個侗族特色村寨被明確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另有 4 個侗族特色村寨正式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還有 12 個侗族特色村寨入選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除借助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等對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行針對性保護與傳承外,三江侗族自治縣還有 4 個侗族歷史文物入選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看來,三江侗族自治縣對侗族優秀傳統文化資源保護的力度和已經取得的成果均居廣西壯族自治區前列,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肯定,不少地方的相關部門前往參觀,吸收其保護與發展優秀傳統少數民族文化的經驗。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有不少地方政府在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保護與發展工作中已經意識到將該項工作納入法治軌道,利用立法和執法、司法等活動提升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保護與發展工作的權威性、神圣性、嚴肅性、穩定性、規范性和科學性的重大意義,進而他們開始制定并逐漸實施針對本地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等優秀傳統文化保護與發展的地方性法規、規章。比如,2015 年 9 月三江頒行了《三江侗族自治縣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條例》,將侗族特色村寨的保護與發展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大大促進了政府保護與發展特色村寨活動的法治化水準。該縣是全國首個經由專門、專項立法保護與發展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縣,其立法經驗和實踐做法被各地效仿。再比如,2017 年2 月,為加強融水苗族自治縣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保護和發展工作,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 傳承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頒行了《融水苗族自治縣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暫行辦法》。實際上早在國家層面正式啟動“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試點工作”之前,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就率先于 2008 年頒布了《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護條例》,這一開創性的地方性立法為黔東南自治州苗族和侗族特色村寨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發展提供了法律準繩,確保了該州對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保護的嚴肅性、持續性、長期性,提高了地方政府在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方面的法治化水準。 但是,一方面,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工作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另一方面,目前看來我國開展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試點工作”缺乏長遠且科學的保護與發展規劃,同時也沒 有理性、權威的法治保駕護航,再加上其他多種因素制約,眼下看來我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保護與發展工作還存在著諸多不盡人意之處,這些問題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減損了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社會效果,延緩了長期目標的實現。 ……
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立法問題研究 作者簡介
杜承秀,女,漢族。廣東海洋大學法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民事法學、訴訟法學、地方立法學。出版《涉東盟商貿糾紛調解及其機制建構研究》等著作3部,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獲得省部級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項。 陳偉斌,男,漢族。廣東海洋大學法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地方立法學、刑事訴訟法學。出版《專家建議稿與理由說明》著作1部,發表學術論文數十余篇。 張顯偉,男,漢族。廣東海洋大學法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證據法學和立法學等。出版《行政審判權研究》《地方立法科學化實踐的思考》等著作7部,發表學術論文數十余篇,獲得省部級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5項。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