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全國自然教育論壇文集:2017-2018:2017-2018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907810
- 條形碼:9787521907810 ; 978-7-5219-0781-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國自然教育論壇文集:2017-2018:2017-2018 內容簡介
本書共收集兩屆論壇上嘉賓們分享的93篇文章,分別從生態農業與鄉村自然教育、課程設計和原創課程、自然教育與自然環境、自然教育運營和管理等多個角度介紹了自然教育從業者的經歷和思考,既是對過往論壇的忠實回顧,也希望能給中國的自然教育發展留下印記。在過去的幾年有許多的國內外專家、從業者、青年人在論壇上留下聲音,這些都是中國自然教育發展的寶貴財富。
全國自然教育論壇文集:2017-2018:2017-2018 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四屆全國自然教育論壇
分論壇一 生態農業與鄉村自然教育
農業與教育融合發展研究——從休閑農園到教育農園
“生態農業”與“鄉村”為主的農場的自然教育課程體系設計
鄉村自然教育與親子農場活動結合的實踐
自然教育推動生態農業發展——湖湘自然科普中心風孩子自然農夫案例
分論壇二 課程設計和原創課程分享
素養導向的水環境教育課程設計與實務——以臺北市翡翠水庫為例
如何支持森林學校中孩子的學習
《我的野生動物朋友——WWF環境教育課程:旗艦動物篇》課程分享
香料傳奇——基地模式下的自然教育
打開自然之門——用自然教育陪伴孩子成長
分論壇三 自然教育與環境教育學術研究
關于利用自然更高效達到教育目標的思考和實踐
環境教育何以可能——基于我國城市兒童群體親環境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智慧生態校園自然教育內容的研發與建設
自然體驗學習對流動兒童人格培養的影響——項準實驗研究
分論壇四 自然學校運營和管理
自然學校關于可持續經濟的探索和啟示:以日本栗駒高原自然學校為例
自然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以臺北市關渡自然公園為例
國家自然學校能力建設項目
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自然學校可持續運營管理實踐對策
如何以“棲地守護與保育”為主題運作自然學校
藏地**所生態研學基地——登龍云和森林學校
分論壇五 公園、場館與自然教育良性互動
與孩子共享自然——杭州西湖景區自然教育課堂實踐分享
探索基于郊野公園的自然教育之路
紅樹林基金會的自然教育中心探索——以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為例
人猴之間——以環境教育協助壽山國家自然公園進行保育
分論壇六 因地制宜的人才培養與可持續發展
以蓋婭森林幼兒園為例,分享體驗師人才輸出實踐
NEP自然教育者養成計劃及在地化實踐經驗分享
如何發掘本地資源作可持續的人才培養
從無到有、從有到好——香港的自然導賞培訓經驗分享
中美環境教育人才培養合作計劃
自然教育行業培訓的合作探尋
第五屆全國自然教育論壇
讓自然真正走進孩子心里——從課程實踐角度看兒童發展與自然教育
環境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意義
三十年來日本自然體驗型環境教育的發展
分論壇一 城市生態與自然教育
城市中的低齡兒童自然力樂園
長江江豚保護的跨界合作
自然學校——連接城市與鄉村
分論壇二 生活中的自然觀察與公眾科學
從21世紀觀鳥數據看我國觀鳥活動發展趨勢
行走在成都的植物自然觀察
記錄身邊的自然——觀鳥、記錄與公民科學
野生科學家養成記
走進自然保護區的科學志愿者和自然觀察家
分論壇三 地方傳統智慧與自然教育
從根而生,共構回甘生活
花兒的孩子
分論壇四 基于場域的自然教育
博物館在自然教育中的使命
管理部門如何推動濕地自然教育——蘇州濕地自然學校案例
平武建設全域自然教育示范縣的探索和思考
深圳自然教育體系構建研究成果與落地實踐
桃源里自然中心的創新之路
整合火山、森林與人文的自然教育系統規劃——臺灣陽明山
自然保護地的自然教育——國際經驗與在地實踐
分論壇五 人才培養
探討理想的人才培養體系
自然教育中的人才培養
韓國環境教育現況與人才培養系統
分論壇六 教育活動安全風險管理
教育活動安全風險管理
淺談國內研學旅行安全管理
校園安全與應急管理
學生活動安全應對與救援
在地化(成都本土)自然體驗活動中安全實踐分享
分論壇七 不同學科視角下的自然教育
高校生態保護類學生社團育人模式的構建
學生環境素養施測與評估——以2016年北京科學嘉年華的初中生為例
中國保護地自然教育與環境解說系統構想
自然式兒童游戲空間游戲價值研究——以中國主要城市公園為例
分論壇八 食農的自然教育
島嶼慢魚,海女物語——從漁說起·看見海洋
田園食育——從農田到餐桌的食育
土地的孩子
土地上生長出來的生活教育
鄉育未來
用“生活”聯結人與自然——半農半自然學校的實踐活動
分論壇九 學校教育中的自然教育
E-STEAM教育在中國校園的落地探索
PV水教育項目——建立中小學與自然教育中心的聯系
大學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探索與挑戰——四川大學的實踐與思考
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學校自然教育的發展趨勢
美國學校內的環境教育與中國自然教育實踐對比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談中小學校內的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在留守兒童學校的開展與創新——扎根本土,回歸教育本質,面向未來
分論壇十 本土原創自然教育課程
宜家苑保育區夜觀課程分享——生態保育與自然教育的結合
大理的水
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開展自然建造課程
序二
前言
第四屆全國自然教育論壇
分論壇一 生態農業與鄉村自然教育
農業與教育融合發展研究——從休閑農園到教育農園
“生態農業”與“鄉村”為主的農場的自然教育課程體系設計
鄉村自然教育與親子農場活動結合的實踐
自然教育推動生態農業發展——湖湘自然科普中心風孩子自然農夫案例
分論壇二 課程設計和原創課程分享
素養導向的水環境教育課程設計與實務——以臺北市翡翠水庫為例
如何支持森林學校中孩子的學習
《我的野生動物朋友——WWF環境教育課程:旗艦動物篇》課程分享
香料傳奇——基地模式下的自然教育
打開自然之門——用自然教育陪伴孩子成長
分論壇三 自然教育與環境教育學術研究
關于利用自然更高效達到教育目標的思考和實踐
環境教育何以可能——基于我國城市兒童群體親環境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智慧生態校園自然教育內容的研發與建設
自然體驗學習對流動兒童人格培養的影響——項準實驗研究
分論壇四 自然學校運營和管理
自然學校關于可持續經濟的探索和啟示:以日本栗駒高原自然學校為例
自然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以臺北市關渡自然公園為例
國家自然學校能力建設項目
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自然學校可持續運營管理實踐對策
如何以“棲地守護與保育”為主題運作自然學校
藏地**所生態研學基地——登龍云和森林學校
分論壇五 公園、場館與自然教育良性互動
與孩子共享自然——杭州西湖景區自然教育課堂實踐分享
探索基于郊野公園的自然教育之路
紅樹林基金會的自然教育中心探索——以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為例
人猴之間——以環境教育協助壽山國家自然公園進行保育
分論壇六 因地制宜的人才培養與可持續發展
以蓋婭森林幼兒園為例,分享體驗師人才輸出實踐
NEP自然教育者養成計劃及在地化實踐經驗分享
如何發掘本地資源作可持續的人才培養
從無到有、從有到好——香港的自然導賞培訓經驗分享
中美環境教育人才培養合作計劃
自然教育行業培訓的合作探尋
第五屆全國自然教育論壇
讓自然真正走進孩子心里——從課程實踐角度看兒童發展與自然教育
環境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意義
三十年來日本自然體驗型環境教育的發展
分論壇一 城市生態與自然教育
城市中的低齡兒童自然力樂園
長江江豚保護的跨界合作
自然學校——連接城市與鄉村
分論壇二 生活中的自然觀察與公眾科學
從21世紀觀鳥數據看我國觀鳥活動發展趨勢
行走在成都的植物自然觀察
記錄身邊的自然——觀鳥、記錄與公民科學
野生科學家養成記
走進自然保護區的科學志愿者和自然觀察家
分論壇三 地方傳統智慧與自然教育
從根而生,共構回甘生活
花兒的孩子
分論壇四 基于場域的自然教育
博物館在自然教育中的使命
管理部門如何推動濕地自然教育——蘇州濕地自然學校案例
平武建設全域自然教育示范縣的探索和思考
深圳自然教育體系構建研究成果與落地實踐
桃源里自然中心的創新之路
整合火山、森林與人文的自然教育系統規劃——臺灣陽明山
自然保護地的自然教育——國際經驗與在地實踐
分論壇五 人才培養
探討理想的人才培養體系
自然教育中的人才培養
韓國環境教育現況與人才培養系統
分論壇六 教育活動安全風險管理
教育活動安全風險管理
淺談國內研學旅行安全管理
校園安全與應急管理
學生活動安全應對與救援
在地化(成都本土)自然體驗活動中安全實踐分享
分論壇七 不同學科視角下的自然教育
高校生態保護類學生社團育人模式的構建
學生環境素養施測與評估——以2016年北京科學嘉年華的初中生為例
中國保護地自然教育與環境解說系統構想
自然式兒童游戲空間游戲價值研究——以中國主要城市公園為例
分論壇八 食農的自然教育
島嶼慢魚,海女物語——從漁說起·看見海洋
田園食育——從農田到餐桌的食育
土地的孩子
土地上生長出來的生活教育
鄉育未來
用“生活”聯結人與自然——半農半自然學校的實踐活動
分論壇九 學校教育中的自然教育
E-STEAM教育在中國校園的落地探索
PV水教育項目——建立中小學與自然教育中心的聯系
大學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探索與挑戰——四川大學的實踐與思考
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學校自然教育的發展趨勢
美國學校內的環境教育與中國自然教育實踐對比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談中小學校內的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在留守兒童學校的開展與創新——扎根本土,回歸教育本質,面向未來
分論壇十 本土原創自然教育課程
宜家苑保育區夜觀課程分享——生態保育與自然教育的結合
大理的水
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開展自然建造課程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推拿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