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美冠純美閱讀書系:貓.老舍專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503970
- 條形碼:9787571503970 ; 978-7-5715-0397-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冠純美閱讀書系:貓.老舍專集 本書特色
熟才能生巧。 寫過一遍,盡管不像樣子,也會帶來不少好處。 不斷地寫作才會逐漸摸到文藝創作的底。 字紙簍子是我的密友, 常往它里面扔棄廢稿, 一定會有成功的那一天。 ——老舍 舍予是經過了生活的甜酸苦辣的, 深通人情世故的人, 但他的“真”不但沒有被這些所湮沒, 反而顯得更凸出, 更難能而且可愛。 ——胡風
美冠純美閱讀書系:貓.老舍專集 內容簡介
本書是“美冠純美閱讀書系”中的老舍專集,全書分為“散文輯”和“短篇小說輯”兩部分,收入了包括《一些印象》《我的母親》《養花》《貓》在內的十五篇散文和《老字號》《斷魂槍》等八篇優秀的短篇小說作品。 全書透過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展現文學大師老舍的文學魅力——通俗優美、朗朗上口的散文佳作堪稱現代白話散文的范文,可以當作教材學習;短篇小說著力塑造鮮活人物,注重藝術性與批判性,留給讀者思考的余味。
美冠純美閱讀書系:貓.老舍專集 目錄
散文輯
一些印象(節選)
想北平
五月的青島
北京的春節
內蒙風光(節選)
當幽默變成油抹
有了小孩以后
敬悼許地山先生
我的母親
寫字
落花生
養花
小麻雀
母雞
貓
短篇小說輯
小鈴兒
旅行
鄰居們
善人
記懶人
老字號
斷魂槍
一塊豬肝
美冠純美閱讀書系:貓.老舍專集 節選
貓 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說它老實吧,它的確有時候很乖。它會找個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么事也不過問。可是,趕到它決定要出去玩玩,就會走出一天一夜,任憑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么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及至它聽到點老鼠的響動啊,它又多么盡職,閉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拉倒! 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兒伸出來要求給抓癢,或是在你寫稿子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力避單調。在不叫的時候,它還會咕嚕咕嚕地給自己解悶。這可都憑它的高興。它若是不高興啊,無論誰說多少好話,它一聲也不出,連半個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紙上!它倔強得很! 是,貓的確是倔強。看吧,大馬戲團里什么獅子、老虎、大象、狗熊,甚至于笨驢,都能表演一些玩藝兒,可是誰見過耍貓呢?(昨天才聽說:蘇聯的某馬戲團里確有耍貓的,我當然還沒親眼見過。) 這種小動物確實古怪。不管你多么善待它,它也不肯跟著你上街去逛逛。它什么都怕,總想藏起來。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說見著小蟲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它的嘴往往被蜂兒或蝎子螫得腫起來。 趕到貓兒們一講起戀愛來,那就鬧得一條街的人們都不能安睡。它們的叫聲是那么尖銳刺耳,使人覺得世界上若是沒有貓啊,一定會更平靜些。 可是,及至女貓生下兩三個棉花團似的小貓啊,你又不恨它了。它是那么盡責地看護兒女,連上房兜兜風也不肯去了。 郎貓可不那么負責,它絲毫不關心兒女。它或睡大覺,或上屋去亂叫,有機會就和鄰居們打一架,身上的毛兒滾成了氈,滿臉橫七豎八都是傷痕,看起來實在不大體面。好在它沒有照鏡子的習慣,依然昂首闊步,大喊大叫。它匆忙地吃兩口東西,就又去挑戰開打。有時候,它兩天兩夜不回家,可是當你以為它可能已經遠走高飛了,它卻瘸著腿大敗而歸,直入廚房要東西吃。 過了滿月的小貓們真是可愛,腿腳還不甚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媽媽的尾巴,一根雞毛,都是它們的好玩具,耍上沒結沒完,一玩起來,它們不知要摔多少跟頭,但是跌倒即馬上起來,再跑再跌。它們的頭撞在門上,桌腿上,和彼此的頭上。撞疼了也不哭。 它們的膽子越來越大,逐漸開辟新的游戲場所。它們到院子里來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們在花盆里摔跤,抱著花枝打秋千,所過之處,枝折花落。你不肯責打它們,它們是那么生氣勃勃,天真可愛呀。可是,你也愛花。這個矛盾就不易處理。 現在,還有新的問題呢:老鼠已差不多都被消滅了,貓還有什么用處呢?而且,貓既吃不著老鼠,就會想辦法去偷捉雞雛或小鴨什么的開開齋。這難道不是問題嗎? 在我的朋友里頗有些位愛貓的,不知他們注意到這些問題沒有?記得二十年前在重慶住著的時候,那里的貓很珍貴,須花錢去買。在當時,那里的老鼠是那么猖狂,小貓反倒須放在籠子里養著,以免被老鼠吃掉。據說,目前在重慶已很不容易見到老鼠。那么,那里的貓呢?是不是已經不放在籠子里,還是根本不養貓了呢?這須打聽一下,以備參考。 也記得三十年前,在一艘法國輪船上,我吃過一次貓肉。事前,我并不知道那是什么肉,因為不識法文,看不懂菜單。貓肉并不難吃,雖不甚香美,可也沒什么怪味道。是不是該把貓都送往法國輪船上去呢?我很難作出決定。 貓的地位的確降低了,而且發生了些小問題。可是,我并不為貓的命運多耽什么心思。想想看吧,要不是滅鼠運動得到了很大的成功,消除了巨害,貓的威風怎會減少了呢?兩相比較,滅鼠比愛貓更重要得多,不是嗎?我想,世界上總會有那么一天,一切都機械化了,不是連驢馬也會有點問題嗎?可是,誰能因耽憂驢馬沒有事作而放棄了機械化呢?
美冠純美閱讀書系:貓.老舍專集 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我國現代文豪、小說家、戲劇作家。北京人,出身寒苦,自幼喪父,北京師范學校畢業,早年任小學校長、勸學員。1924年,老舍先生赴英在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教中文,開始寫作,連續在《小說月報》上發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成為我國現代長篇小說奠基人之一。歸國后,老舍先生先后在齊魯大學、山東大學任教,同時從事寫作,其間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貓城記》《離婚》《駱駝祥子》,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微神》《斷魂槍》等。抗日戰爭爆發后到武漢和重慶組織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對內總理會務,對外代表“文協”,創作長篇小說《四世同堂》,并對現代曲藝進行改良。1946年赴美講學,四年后回國,主要從事話劇劇本創作,代表作有《龍須溝》《茶館》,榮獲“人民藝術家”稱號,被譽為語言大師,任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全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及北京文聯主席。1966年“文革”初受嚴重迫害后自沉于太平湖中,有《老舍全集》十九卷。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