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說武當秘技系列:武當密傳短棍
-
>
國際象棋入門 修訂本
-
>
西北八門拳技蹤述
-
>
健身氣功圖解:八段錦 五禽戲 易筋經 六字訣
-
>
實用武術擒拿訓練教程:擒拿解脫和反擒拿
-
>
武當流通門技擊闡秘
-
>
武當流通門武功闡秘
海上奕道叢書:見龍在田:清一圍棋研究報告之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517710
- 條形碼:9787547517710 ; 978-7-5475-1771-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上奕道叢書:見龍在田:清一圍棋研究報告之二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本書是清一圍棋研究會集體研究的又一成果,視角獨特,別具一格,是他們智慧與心血之結晶。對業余棋手拓寬思路,放開手腳,尤有助益。
海上奕道叢書:見龍在田:清一圍棋研究報告之二 內容簡介
清一圍棋研究會成立于2012年,由胡煜清8段和劉軼一二段牽頭,以上海的職業棋手和業余高手們為班底。大家志同道合,只要聚集在一起,便氣氛熱烈、火花四濺。本書即以圍棋人工智能阿爾法狗驚艷出世后,各路AI在對局中出人意料的招法為素材,擷取其中新式招法做了詳盡細致的研究,殫精竭慮,推演里面可能蘊藏的復雜變化和玄機,以多人參與對談與討論的形式,結集而成的第二冊圍棋研究報告。內容別開生面,圖文并茂,逸趣橫飛,文采盎然,是一本很有價值的圍棋推廣讀物。也是清一圍棋研究會以全體成員的心血,融合人工智能新布局招法的智慧結晶。
海上奕道叢書:見龍在田:清一圍棋研究報告之二 目錄
目錄
序:圍棋人的執著/1
第壹式“羋式飛刀”正篇(一)/1
第貳式“羋式飛刀”正篇(二)/26
第叁式小目一間高夾/45
第肆式小目二間低夾/67
第伍式小目二間高夾/96
第陸式小雪崩/124
第柒式雙飛燕/145
第捌式小飛掛星靠壓/168
第玖式星位下托連扳/184
跋:AI時代圍棋的自由/195
跋:AI時代圍棋的自由
曾有朋友問我: 隨著AI的面世,布局的套路被AI制定,招法的優劣在**時間被勝率所審判,圍棋是否越來越不自由了。
我回答,可能是,但又不是。
盧梭在《社會契約論》序言中這樣說:人生而自由,卻又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圍棋亦是生而自由,361個交叉點百無禁忌,任人隨心所欲地揮灑。
但另一方面,作為簡單的零和游戲,圍棋又不免被套上名為“勝負”的枷鎖。
勝負并非AI的特質,而是從始至終貫穿在圍棋演化的歷史長河里。在前AI時代,棋手也會用“兩分”“稍好”“可戰”等詞匯來表達對棋盤上局勢的判斷,布局套路與局部定式也是在這樣的體系之下才得以產生。AI的出現并沒有打破這個規則,只是用勝率數字的形勢將原本模糊的判斷具體化了。
那么AI所帶來的是什么呢?**版“強AI”AlphaGo問世距今已有四年。我覺得比起規則的制定與審判,AI在棋盤上其實更多扮演了“拓荒者”的角色。*顯著的例子就是點三三,其變化在AI出現的前后呈現出極大的反差。
縱觀整個圍棋布局發展的歷史,這種時代更迭對特定定式帶來的強大沖擊堪稱亙古未有。原本簡單取地的下法,在人工智能與人類棋手的通力開發之下誕生了“羋刀”這種變化圖累十上百,動輒蔓延整個半盤的序盤大殺器,AI在其中巨大的推動力顯而易見。但即便如此,變化圖也不會隨著圍棋人工智能的誕生而憑空出現,人類棋手的探索與嘗試依然不可或缺。所以與其說AI決定了“應該這樣下”,不如說AI告訴人類“還可以這樣下”。
而這種進化源自于AI跨越時代的特性。諾蘭在《信條》中描繪了不可思議的時空逆轉,現實世界中圍棋的人工智能也仿佛帶著百年之后的棋譜逆向而來,與正向行進的我們在21世紀初形成了交匯與碰撞,穿越時空的招法為我們展示了棋盤上更多的可能。
誠然,圍棋的自由無法凌駕于勝負之上,但所謂勝率卻也只是*粗淺、*表象的一面。柯潔的靈機,樸廷桓的縝密,申真谞的剛猛,世界*強者的圍棋依然有血有肉。
趙治勛說:“小林光一一定會應。”
羅洗河說:“從沒想過大龍會死。”
李世石說:“昌鎬兄的力量*差。”
這才是一直以來圍棋的生命和魅力。
以及我們是否意識到,如今我們在棋盤上的招法,來自于另外的時空。
這也是圍棋,*大的自由。
何天凝2020年10月1日
海上奕道叢書:見龍在田:清一圍棋研究報告之二 作者簡介
胡煜清,上海財大管理碩士。圍棋業余8段,三屆世界業余圍棋錦標賽冠軍,多次全國業余冠軍獲得者,中央電視臺“誰是棋王”總冠軍。目前擔任城市圍棋聯盟秘書長,上海圍棋協會副秘書長,上海清一圍棋俱樂部執行總監。王琛,上海財畢業。圍棋業余7段,中國業余四大天王之一,多次獲得全國業余冠軍。何天凝,圍棋業余6段,復旦大學畢業,目前任上海清一圍棋俱樂部5段班教練。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