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jīng)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jīng)
-
>
傳習(xí)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王陽明心學(xué)口訣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47739136
- 條形碼:9787547739136 ; 978-7-5477-3913-6
- 裝幀:一般純質(zhì)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王陽明心學(xué)口訣 本書特色
◆說透陽明心學(xué)的99句口訣! ◆熟讀王陽明心學(xué)口訣,你就能遇事當(dāng)機立斷,行事勢如破竹! ◆將晦澀難懂的陽明心學(xué)濃縮成一本通俗易懂,可以每天翻練的隨身讀物! ◆百萬冊暢銷書《知行合一王陽明》作者度陰山逐句解讀! ◆立志、格物、心即理、知行合一、事上練、致良知,陽明心學(xué)6大主題全收錄! ◆句句大白話!句句是重點!讓你迅速掌握陽明心學(xué)的核心智慧! ◆輕松回歸清凈光明心,挖掘心靈深處的巨大潛能!
王陽明心學(xué)口訣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將王陽明的學(xué)說分為立志、格物、心即理、知行合一、事上練、致良知6個主題, 通過深入研究每一個主題, 摘選了其中*精辟的句子, 每一句都由知名作者度陰山進行專業(yè)講解, 由淺入深, 幫助讀者在*短的時間理清王陽明學(xué)說的脈絡(luò), 掌握陽明心學(xué)的精髓。
王陽明心學(xué)口訣 目錄
**章 立 志 001
第二章 格 物 031
第三章 心即理 063
第四章 知行合一 103
第五章 事上磨練 139
第六章 致良知 175
王陽明心學(xué)口訣 節(jié)選
夫茍有必為圣人之志,然后能加為己 謹(jǐn)獨之功。能加為己謹(jǐn)獨之功,然后于天理 人欲之辨日精日密,而于古人論學(xué)之得失, 孰為支離,孰為空寂,孰為似是而非,孰為 似誠而偽,不待辯說而自明。何者?其心必 欲實有諸己也。必欲實有諸己,則殊途而同 歸,其非且偽者,自不得而強入。 ——《書汪進之卷》 立志必須謹(jǐn)獨,一群人在一起制造出氣氛,大多數(shù)人都會反省自己,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孤身一人時也能懂得反省,并且反省得要透徹,這就是謹(jǐn)獨。只有做到這點,才能看透天理人欲,才能看透他人是真是偽。人必須有這種反省的心,而這種心絕對不是做給別人看的。——摘自本書第017頁 吾人為學(xué),緊要大頭腦,只是立志。所 謂困、忘之病,亦只是志欠真切。今好色之 人,未嘗病于困忘,只是一真切耳。 ——《傳習(xí)錄·啟問道通書》 很多人的志向容易失去,是因為志向不真切。好色的人喜歡美色這個志向,從來不忘,那是因為真切。如果你喜歡自己的志向如好色之人喜歡美色一樣,那志向不可能墜落。有人說,好色是本能。可優(yōu)秀的拳擊手防御時也是本能,但這種本能是千萬次訓(xùn)練得出來的。事實上,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可以訓(xùn)練成本能。——摘自本書第013頁 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答聶文蔚》 人的面貌不同,性情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我們的心。你喜歡的東西,別人也喜歡,你厭惡的東西,別人也厭惡,大體如此。所以想要取得人心,就必須先光明自己的心,然后才能明白別人的心。格物,就是要先格自己,才能格明白別人。——摘自本書第57頁 所謂汝心,亦不專是那一團血肉。若是 那一團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團血肉還 在,緣何不能視聽言動?所謂汝心,卻是那 能視聽言動的,這個便是性,便是天理。 ——《傳習(xí)錄·薛侃錄》 心,在中國傳統(tǒng)思想中,絕不是心臟這個器官,而是能感知萬事萬物的一種靈。它在,萬物就在,它不在,萬物對于它而言就消失了。所以心之外能有什么?同時,它和我們的頭腦恰好互補。心去感知,頭腦為心服務(wù),使感知更加透徹。頭腦思考出來的是術(shù),心感知出來的則是道。——摘自本書第075頁 心一也,未雜于人謂之道心,雜以人偽謂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除非有二心也。——《傳習(xí)錄·徐愛錄》 人心只是一顆心,真誠用此心去待人接物,就是道心;虛偽地去待人接物,就是人心。人心可轉(zhuǎn)化成道心,道心也會滑落為人心。沒有灰色地帶,要么是人心,要么是道心。一念為善就是圣人,一念為惡就是惡人。——摘自本書第83頁 凡謀其力之所不及,而強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為致良知。——《傳習(xí)錄·答歐陽崇一》 致良知實際上有個限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成大事,只要能把身邊的小事做好,而且心安,就是致良知。所以對任何自己無法做到的事,不必太苛求自己。有些東西,是強求不得的,即使得到,也會很快失去。致良知,簡單而言,就是將那些當(dāng)下的事做好就是了。——摘自本書第99頁 知得良知卻是誰?自家痛癢自家知。 ——《答人問良知二首》 自己的痛癢,別人即使知道,因為不能身受,所以無法感同。你做了什么好事,做了什么虧心事,別人很難知道,只有你自己知道。那么,我們就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良知是誰?它是永遠(yuǎn)都保護你,指點你的人生導(dǎo)師。——摘自本書第131頁 欲念無生,則念愈生。 ——《傳習(xí)錄·答陸原靜書·又》 你越是不想有雜念,雜念就越會出現(xiàn)。因為你不想有雜念,就是雜念。消除雜念的辦法不是讓自己不要有雜念,而是釜底抽薪,凈化自己的心靈,心靈純凈后,雜七雜八的念頭自然會消失。——摘自本書第167頁 登山即是學(xué)。雖登千仞之山,面前止見一步,只登一步,不做高山欲速之想,即是學(xué)。——《稽山承語》 關(guān)注當(dāng)下,身在心在。不要身在這里,心卻飄去那里,不能身心合一,肯定心累身累。事上磨練,就是磨練我們?nèi)松拿恳徊剑坏且徊剑 员緯?73頁 良知感應(yīng)神速,無有等待,本心之明即知,不欺本心之明即行也。——《傳習(xí)錄拾遺》 良知的反應(yīng)非常迅速,剎那之間就能給出事物是非善惡的答案,它是我們的一種本能反應(yīng),要比我們思考迅疾得多。——摘自本書第181頁
王陽明心學(xué)口訣 作者簡介
度陰山,中國人民大學(xué)史學(xué)碩士,知名歷史作家,當(dāng)世陽明心學(xué)領(lǐng)軍人。他的代表作《知行合一王陽明》系列狂銷百萬冊,已成為多數(shù)人了解王陽明及其學(xué)說的首要選擇!
- >
經(jīng)典常談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