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企業與消費者協同演化動態能力:案例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75595
- 條形碼:9787509675595 ; 978-7-5096-755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企業與消費者協同演化動態能力:案例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案例研究闡述數智時代企業構建怎樣的動態能力來贏得競爭, 提出企業與消費者協同演化動態能力理論, 強調企業與消費者協同演化動態能力, 即基于數字化技術企業與消費者形成應對彼此變化的適應性調整能力, 構成數智時代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能力基礎, 深刻影響企業數字化戰略與運營轉型。
企業與消費者協同演化動態能力:案例研究 目錄
**節 主流理論與“中國故事”
第二節 用“中國故事”拓主流理論
第三節 本書“中國故事”的理論拓展
第二章 數智時代的企業與消費者的互動特征
**節 技術賦能與消費者增權
第二節 競爭生態
第三節 數字化轉型
第三章 企業與消費者協同演化動態能力的理論基礎
**節 基于單向關系的動態能力
一、動態能力的定義
二、動態能力研究的理論流派
三、動態能力與環境因素
四、動態能力的形成機制
五、動態能力的主要類型
第二節 協同演化理論
一、協同演化理論
二、協同演化理論與演化理論
三、組織層面的協同演化研究
四、組織層面的能力演化研究
第三節 企業與消費者價值共創
一、價值共創與服務主導邏輯
二、參與價值共創的消費者類型
三、信息技術對價值共創的影響
第四章 案例研究設計
**節 哲學基礎與方法設計
一、實證主義哲學基礎
二、方法選擇
第二節 案例選擇與數據收集
一、案例選擇
二、案例介紹
三、數據收集
第三節 數據編碼與分析
一、數據簡化及編碼舉例
二、數據陳列及編碼舉例
三、結論驗證及編碼舉例
……
第五章 企業與消費者協同演化動態能力形成與演化
第六章 企業與消費者協同演化動態能力價值創造
第七章 理論應用與拓展
參考文獻
后記
企業與消費者協同演化動態能力:案例研究 作者簡介
吳瑤,中山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山大學管理學院互聯網管理創新團隊科研博士后,2019年入選廣東省100個博士博士后創新人物,擔任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理事和秘書處學術秘書。主要從事企業數字化轉型與管理創新研究。主持國家自科基金青年項目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在I&M和《管理世界》發表8篇企業管理案例與質性研究論文。2019年獲廣東省哲社優秀成果管理學一等獎,2020年獲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管理學一等獎。 肖靜華,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導,中山大學信息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副秘書長兼數字經濟創新聯盟專委會主任。主要從事企業數字化轉型與事企業數字化轉型與管理創新研究、電子商務等研究。主持國家自科基金重點項目等近10項,出版《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理論與方法》等專著、教材8部,發表論文60多篇,獲廣東省哲社優秀成果管理學一等獎(2019)和經濟學二等獎,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管理學一等獎(2020)和經濟學二等獎。 謝康,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導,中山大學信息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理事長,中國信息經濟學烏家培資助計劃評選委委員會主任。長期從事企業數字化轉型與管理創新、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等教學研究,出版《知識優勢》《信息經濟學》等著作、教材、譯著25部,發表論文120多篇,獲廣東省哲社優秀成果管理學一等獎(2019)和經濟學二等獎,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管理學一等獎(2020)、經濟學二、三等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