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傅雷與翻譯文學經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207652
- 條形碼:9787308207652 ; 978-7-308-2076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傅雷與翻譯文學經典研究 內容簡介
《傅雷與翻譯文學經典研究》筆者希望通過經典視角下的傅雷翻譯研究,進一步探討傅雷翻譯思想和翻譯成就的歷史價值、現實意義和未來生命力,繼而探討從外國文學經典原著到翻譯文學經典的內部生成轉換和外部傳播接受,努力為我國學界深入研究翻譯文學經典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傅雷與翻譯文學經典研究 目錄
**節 引論
第二節 何謂翻譯文學經典?
第三節 翻譯文學經典研究中的問題與思考
第二章 研究場域與外部關系
**節 翻譯文學經典研究的大場域——文學經典研究在中國
第二節 翻譯文學經典研究的小場域——外國文學經典研究在中國
第三節 翻譯文學經典與外國文學經典及世界文學經典的關系
第三章 歷史鉤沉與當下撮要
**節 傅雷翻譯研究述要
第二節 傅雷翻譯研究中的幾度波瀾
第三節 傅雷與翻譯文學經典研究中的幾個要點
第四章 實踐性分析與過程性解剖
**節 巴氏三譯家的共同遭遇與不同反應
第二節 傅譯《藝術哲學》的互文性解讀
第三節 傅雷文學翻譯的精神與藝術追求——以《都爾的本堂神甫》翻譯手稿為例
第五章 理論性追問與探索性拓展
**節 “神似說”的再認識空間
第二節 試論傅雷與“化境”
第三節 人文學:傅雷翻譯研究的新視角
第六章 傅譯影響啟示與未來研究空間
**節 傅雷翻譯的歷史影響
第二節 傅雷給當代學人的啟示
第三節 傅雷翻譯研究的未來空間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本專著已發表論文題目一覽
附錄2:對傅雷翻譯活動的再認識
附錄3:傅雷如何翻譯羅曼·羅蘭和巴爾扎克
傅雷與翻譯文學經典研究 節選
《傅雷與翻譯文學經典研究》: 三、經典的消解與去經典化 隨著西方的解構主義、女性主義、后殖民主義、文化相對主義等理論思潮涌進中國,有論者開始在全球化語境中考察中國的經典問題。如朱立元就對20世紀90年代中國審美文化中的經典及其觀念的消解進行了審視和分析。他首先描述了顛覆經典的種種現象,如大眾文化全面開花后對經典作品生存空間的擠壓,“經典”的觀念、意識和趣味的日趨淡化,對“經典”的反諷等,繼而分析了經典及其觀念消解的原因:全球化語境中的多元化的生態環境和文化格局,作者中心論與文本中心論的顛覆,作家的寫作受到讀者市場的決定性制約,文藝自身的目標和性質的“變革”,在疾步迅跑中缺乏沉淀、積蓄、深化和提升等。*后他認為,“經典的時代暫告結束,這正是中國90年代審美文化的一個新的重要特征”。在人們普遍感到人文精神缺失的當今,也有論者對文學經典主義進行了旗幟鮮明的批評。《從文學信仰時代到文學失仰時代——對文學經典主義的批判》一文認為,文學經典主義是一種產生于人類經典文學時代的文學價值觀和文學理論信仰體系,其實質是人類對文學的神學崇拜和信仰。在一個“后文學時代”里,文學由神學傳統所制造的神圣光環已經逝去不再。在文學被社會經濟主流“邊緣化”的當代,信仰被拋棄是文學無法回避的歷史命運。當人類社會走進了以數字技術為支撐的現代社會后,如果我們再堅持文學經典主義,再堅持文學信仰,是極其錯誤的。我們應當是一個文學的歷史主義者,必須看到人類文學生存條件所發生的歷史性變化。如今,我們所身處的就是這樣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因此,我們不僅沒有必要,也再無可能去對文學加以信仰了。在一個文學“失仰時代”里,文學邊緣化、文學社會教化功能的降低,都是一種歷史的必然趨勢。也有論者指出,“前現代和現代是生產經典的時代。后現代的商業與消費時代則是文本解構和經典對抗的時代。……從前現代到后現代,文本生產的總體風格發生了根本的轉變”。當下的文本特征迥異于傳統的經典文本生產規范,文本生產策略已轉變為:大眾化的娛樂,內部技術向外轉(從模仿走向戲仿、自足走向拼貼、隱喻走向反諷)、自我中心主義和求淺、求怪、求幻。所以在一個大眾文化的時代,“作為人類文化傳承之重要路徑的文學經典不僅不再被人閱讀,也已無法生產出新的經典。鑒此,今天我們所遭遇的無疑是一個后經典時代”。 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就有論者撰文指出,文學經典機制在當代社會轉型期內的式微,“既表現在過去的文學經典的示范作用已大大減弱,還表現在新的文學經典形成過程的滯緩”。無論是內因還是外因,都使得經典機制不太可能像以前那樣有效地運作。“可以認為,在當代的文學生活中,文學經典已不再有多少影響當代創作的規范力量了……它更多的是被人當成了古董,成為人們懷舊情愫的寄托物。反過來,后文學經典機制卻在并不具備前者的權威性的情況下,(通過文學的評獎制、文學演進中的潮流化趨勢和視覺文化的迅速崛起,)在實際中發揮著對它的補償、替代作用。”文學經典已儼然失去過去照耀文學的光彩,經典的和非經典的界限正在模糊。黃浩認為,經典文學時代的有限傳播方式已經被消解,“‘經典文學時代’正在離我們遠去,而一個新的‘后文學時代’則正在向我們走來”。“在文學的歷史看來,‘后文學時代’是一個沒有文學英雄和巨人的時代,是一個充滿了普通‘作者’的時代”。孟繁華認為:“對中國而言,20世紀既是現代小說發生的世紀,也是現代小說成熟和終結的世紀。” ……
傅雷與翻譯文學經典研究 作者簡介
宋學智,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翻譯協會翻譯理論與教學委員會委員.南京翻譯家協會副會長,上海浦東傅雷文化研究中心顧問,中國生態翻譯與認知翻譯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譯有《在馬熱拉尼》《小王子》《副領事》等作品。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