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斷舍離:物·事·人·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933956
- 條形碼:9787569933956 ; 978-7-5699-339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斷舍離:物·事·人·心 本書特色
1.人生整理概念“斷舍離”創始人山下英子的初心之作,也是累計銷量超400萬冊暢銷書“斷舍離”書系的奠基之作; 2.由多位“斷舍離”學員的真實經歷和體驗書寫而成,是*豐富和*容易拿來實踐的斷舍離方法; 3.想要真正讀懂斷舍離,并且運用斷舍離整理方法改變現狀,就要先了解你與這世界的關系,即物品、事業、人際關系、心靈狀態四個方面; 4.這是一本給你的人生做減法,幫助你創造美好新生活的*實用法則。
斷舍離:物·事·人·心 內容簡介
《斷舍離:物??事??人??心》是斷舍離創始人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初心之作,它是由山下英子從2007年到2009年,與斷舍離講座同時進行的博客的文章匯編總結。書中詳細記敘了作者的斷舍離理念的完整形成過程,從接觸理念到自身實踐再到舉辦講座分享斷舍離方法,*后成為斷舍離的全球推廣者。本書以斷舍離講座上的參與者的親身體驗為基點,詳細記載了作者對“斷舍離與物、事、人、心”之間的關系的思考過程。
斷舍離:物·事·人·心 目錄
序之章 斬斷、舍棄、遠離
Clutter、垃圾、亂七八糟/3
斬斷、舍棄、遠離/5
舍之章 我為什么要拼命收納
01. 家中的外人/8
02. 該有的沒有,不該有的到處都是/9
03. 家的主角是誰?/11
04. 收下鮮花/12
05. 空無一物,所以舒適/14
06. 好浪費/15
07. 作為工具的存在/22
08. 以調和為目標/24
09. 多種多樣的能力/26
10. “腐朽”與“停滯”/28
11. 發現假牙。31
12. 三種舍不得扔東西的人/32
13. 扔掉不要的東西/37
14. 聽天由命/40
15. 送往別處/42
16. 狗與電線桿/43
17. 環境的力量/44
18. 陪嫁家具/45
19. 死海與加利利海/47
20. 老人的獨白/50
21. 色即是空/51
22. 減少物品以后/53
23. 出入口理論/54
24. 大型觀光巴士/55
25. 可怕的食品庫/57
26. 收拾?整理?還是打掃?/60
27. 歡迎光臨/61
28. 被物品耗得精疲力竭的我們/64
29. 在倉庫里生活?/65
30. 臨時的落腳處/67
31. 本能、意識與現實/69
32. 水閘守門人/70
33. 出口的看門人/72
34. 運/74
35. 內外反差/75
36. 選擇力、決斷力/77
37. 拋棄的自由/79
38. 沒了也不礙事/82
斷之章 你在家的時候會嘆氣嗎?
01. 良好發展的一年/86
02. 有備有患/88
03. 家人和斷舍離/90
04. 接受變化,享受變化/92
05. 做個深呼吸/94
06. 一無所有的日子/95
07. 新陳代謝/104
08. 相似不相同/106
09. 24小時營業/108
10. 從自己做起/112
11. 減肥,重復減肥/115
12. 不知道該從哪里入手?/118
13. 從反向改為正向/120
14. 收拾得真不錯/122
15. 要有自信/124
16. 《攝入營養的誓言》/126
17. 郁悶/129
18. 選擇收還是不收?/132
19. 沒有電器的生活/134
離之章 可見的世界與不可見的世界
01. 垃圾和廢品也分等級/140
02. 家與自己/141
03. 物品是一面鏡子/145
04. 何為斷舍離?/153
05. “需要的東西”和“不需要的東西”/155
06. 可有可無/158
07. 決心與催化劑/161
08. 從父母的人生中畢業/163
09. 來勁兒的時候和停止的時候/185
10. 放下過往/190
11. 向未來邁進/203
12. 房間的凌亂是一種報復/206
13. 物品的“磁力”/208
14. 我是如何改善居住環境的/210
15. 觀念的斷舍離/213
終之章 培養信任,放下執著
01. 為什么如此地……/220
02. 信任的寶箱/223
03. 變化的精髓/235
斷舍離實踐筆記 各自的斷舍離
美津子女士的斷舍離課程/238
一位女老師的斷舍離/242
夫妻一同斷舍離/254
小米媽媽的斷舍離/260
小紗的斷舍離/281
后記 物品和人都是可愛的/292
斷舍離:物·事·人·心 節選
01.家中的外人 這是一堂斷舍離定期講座。 這天的講座在“斷舍離之家”舉辦,面向的是一些參加過我的講座并希望進一步提升的學員。讓我感到驚訝并無比感動的是,來聽講座的人中有部分學員是從六年前的**堂斷舍離講座就見過的“老面孔”。 回想起**堂斷舍離講座,那天的情形真的令我難以忘懷。 我記得在談到如何處理雜亂的物品時,明希女士說:“想干脆把整個屋子全燒了”,雅子女士說:“所有東西都堆在一起”,優子女士說:“*不好扔的是美術工藝品。雖不至于當成寶貝,但也都價值不菲! 這些學員都被堆滿整個家的雜物弄得暈頭轉向,看起來甚至有些崩潰。 而這些讓人煩惱的雜物,它們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多為別人贈送的禮品。 比如日本的中元節、春節以及婚喪節慶時的禮品、答謝品等。 這些東西都是別人的“心意”,并不是我們自己主觀的“意愿”。 換句話說,房子就好像是一個被外人的“心意”塞得滿滿當當的儲物空間,而主人對這個空間是很無奈的。 為得到過多禮品而苦惱,這聽來有些矯情,可一堆自己不想要、不喜歡、又扔不掉的東西,一年一年不容拒絕地進入自己的生活中,又確實是一件讓人感到煩心的事。 每個人在收納上的煩惱各不相同,問題也多種多樣。 當然了,外人的“心意”堆積如山,也是原因之一。 02.該有的沒有,不該有的到處都是 春回大地,百花盛放,各式各樣的春裝我都打包買回家。然而春天像一只飛鳥,一眨眼就只剩“羽毛”。 到了夏天,我又開始苦惱沒衣服穿。 可衣柜里的衣服明明多得塞不下,該有的沒有,不該有的到處都是。 沒錯,去年的衣服還在衣櫥,但衣服得搭配心情穿,今年的心情不適合穿舊衣服。 想穿的衣服找不到,能找到的全不想穿。 這種情況很正常,大部分人的解決方法是:每年都去買很多新衣服來代替舊的。 但是那些我們不穿的衣服又沒壞,扔了又可惜,就只能這么放著。所以我家里還存著很多十年前的衣物。照這樣循環的買法,我們怎么收拾都不可能收拾完。 因為不舍得、扔了可惜,不知不覺間這些東西慢慢堆積起來,占據了我們原本寬敞的生活空間。 家就這樣一天天變成了“倉庫”,而家的主人——我們也慢慢被“物品”所取代。每一次我想著咬咬牙扔點什么的時候,我的焦點就會從自身轉到要什么不要什么、留什么扔掉什么上。 在這樣的重復中,在一次次的取舍選擇中,我才能逐漸看清現在的“自己”。因為取舍選擇的標準不是別的,而是“我”。 扔完后留下的那些東西,就是現在的“我”的代表。 是的,當我開始斷舍離之后,我才突然意識到這其實是一份認清自己與物品間之間關系的工作。 斷行、舍行、離行,從整理衣櫥開始。 03.家的主角是誰? 當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物品之間的關系后,我意識到,家早已不知不覺被物品所占領。這里的“不知不覺”可是個壞家伙。一個不留神,大量物品就溜進家中“占山為王”。 我家的每一個縫隙都被塞滿,地上亂作一團,從桌子、櫥柜、箱子到餐具架的頂上,只要是水平面就無一例外地放滿了東西。 這種狀態的房子已經不能再被稱之為家了,它更適合被叫做“倉庫”,而人只能在物品與物品的縫隙間艱難地棲息著。 我們每天的生活,就是在物品與物品之間鋪開被褥,然后把礙事的東西掃到一邊,在好不容易擠出的空間里“靈活”生存。 這一切都發生在不知不覺間。房屋已經不再能夠為人的生活提供便利,而成了物品的擺放空間。 物品,成了我們家中的主角。 讓我們重新成為家的主角吧,奪回被物品占據的空間、時間和精力。只有寬裕的空間、時間和精力,才能讓人放松身心。 這就是斷舍離的*終目標。
斷舍離:物·事·人·心 作者簡介
[日] 山下英子 山下英子(YAMASHITA HIDEKO)出生于東京都,現居石川縣。畢業于早稻田大學。學生時代邂逅瑜伽的行法哲學“斷行、舍行、離行”,并由此歸納出“斷舍離”整理術,提倡將其運用到日常的“整理”中。在日本各地舉辦研討會和講座,此外還通過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等多種媒體開展豐富的活動。暢銷書籍有《斷舍離》《俯瞰力》《斷舍離(心靈篇)》《自在力》《歡迎來到斷舍離的世界》《斷舍離減肥法》《斷舍離??人生清單》等。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