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非洲文化交流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512726
- 條形碼:9787512512726 ; 978-7-5125-1272-6
- 裝幀:8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非洲文化交流史 本書特色
大家寫給大家的中外文化交流史,匯聚北大領軍名師,講透傳承與變革中的中國與各國之間的文明交流! 本套書由多位北大亞太研究院的名師學者共同撰寫,是一套大家寫給大家的中外文化交流通史讀本。每位導師都著眼于自己的專攻領域,以嚴謹、科學的方法梳理中外文化交流史的演進,分析不同時期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多方面多層次發展情況,幫助讀者了解中外文化交流歷史文化的概貌,把握其中的發展脈絡和規律。本套書內容豐富,資料可靠,是中西方歷史交流愛好者、學生、職場人士的極佳讀本。
中國非洲文化交流史 內容簡介
何芳川老校長主編的《中外文化交流史》將要再版。這套叢書,是他生命中*后一段時間的心血結晶,或者可以說,這套叢書是他的生命與思想、人格與才華的延續。只要書還有人讀,學人的精魂就不散。 何校長編《中外文化交流史》,還是向他的老師周一良先生的致敬之舉。周先生晚年也曾主編過一部《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影響較大。馬克垚、郝斌、林被甸三位老師曾經聯名在《世界歷史》上發過一篇評介文章,其中就提到過這前后兩種交流史之間的關系。 過了二十年,何校長再把這個“接力棒”接過來,把這個領域新的研究成果集合起來,體現了北京大學史學的薪火相傳。
中國非洲文化交流史 目錄
第二章 兩大古文明在希臘化世界面前尷尬的“接觸”
第三章 中國絲綢與東地中海服飾文化
第四章 中國與非洲直接聯系的紐帶——海上絲綢之路初通
第五章 唐宋時期中非交流區域顯著擴大
第六章 中國“四大發明”傳入非洲和在交流中的地位
第七章 陸道海道俱暢通的元代中非文化交流
第八章 鄭和下西洋開辟了與非洲交往的新時期
第九章 近代中國與非洲的文化交流
第十章 薪火相傳,文化交流友好合作傳萬世
主要參考文獻
中國非洲文化交流史 作者簡介
何芳川,原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北京大學亞太研究院院長。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歷史學系主任,中國史學會副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科專家組副組長等職。曾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斯坦福大學、加州伯克利大學等校任高級訪問學者和客座教授。日本櫻美林大學榮譽博士。長期從事世界近代史、東方歷史、環太平洋地區史和中外文明交流史教學與研究。主要著作有《崛起的太平洋》《澳門與葡萄牙大商帆》《中外文明的交匯》(香港版)、《太平洋貿易網500年》(主編)、《非洲通史·古代卷》(主編)、《世界歷史·亞非拉近代部分》(合著)等。2006年6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鄭家馨,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非洲歷史教學與研究。著有《世界歷史·亞非拉近代部分》(合著)、《非洲通史·近代卷》(主編)等。2017年在北京逝世。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