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書的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0156690
- 條形碼:9787200156690 ; 978-7-200-1566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書的故事 本書特色
書是充滿故事的—— 書的生活中,有喜劇,有悲劇,有冒險的事跡,有悲慘的遭遇,更有*美麗的軼事。 它有時穿著雄偉的金裝,受人們禮拜;有時被棄在塵垢之中,視同廢物;有時在黑暗的地窖中度過那悠久的歲月,有時忽然走出光明,訴述給我們古昔的可珍可貴的史實。 你所有關于書的疑問,在《書的故事》中都能找到答案,因為—— 這本薄薄的小書是有趣的,它的作者是寫出了《十萬個為什么》的大作家伊林; 這個譯筆是可信賴的,這是“合肥四姐妹”中的二姐、“*后的閨秀”張允和的唯一譯作; 這本書是好讀的,書中提到的每一種形態的書都配有精美的版畫,活人作書、結繩作書、泥版的書、樺樹皮書、難以保存的書、不朽的書……每一種書,都有一個故事在等著你召喚。 讓我們讀書,讓我們先讀《書的故事》!
書的故事 內容簡介
《書的故事》的作者伊林是蘇聯著名的科普作家,也是大名鼎鼎的《十萬個為什么》的作者,譯者是被稱為“*后的閨秀”,“合肥四姐妹”,著名語言文字學家百歲老人周有光先生的夫人,張家“二姐”張允和。《書的故事》用一個又一個的有趣的小故事引出主題,或在知識的介紹中間穿插相關的故事,介紹了文字和書籍的發展史,例如文字是如何產生的,書籍是如何演變成今日我們所看到的樣子的。全書分為“上篇”和“下篇”兩部分。“上篇”從神話傳說講起,經過結繩記事,以物品、圖畫和符號來記錄和傳達意見,直至講到文字的出現及其演變。“下篇”講述書的載體、書寫工具以及書籍制作的演變過程。人們先在石頭與金屬上刻字,后來發現了蘆葉、蠟版、羊皮等新的載體,直到真正意義上的紙張的發明。本書以故事作為講述的線索,可讀性極強,并附有數十幅以各種文字和各種形態的書籍為內容的版畫,趣味盎然。
書的故事 目錄
上 卷
**章 / 活的書 / 003 一個活圖書館的故事
第二章 / 幫助記憶的東西 / 011
第三章 / 會說話的東西 / 會告密的紙 / 019
第四章 / 圖畫文字 / 探險隊迷途的故事 / 026
第五章 / 啞謎的文字 / 035
第六章 / 文字的遷徙 / 045
下 卷
**章 / 不朽的書 / 059
第二章 / 帶狀的書 / 一個書記生的故事 / 076
第三章 / 蠟的書 / 081
第四章 / 革的書 / 087
第五章 / 紙——得勝者 / 097
第六章 / 書的命運 / 109
書的故事 節選
*古的一本書是怎樣的一個樣兒?是印刷的還是手寫的?是紙做的還是拿別的東西做的?假如這本書還存在著,現在是藏在哪一個圖書館里? 據說,從前真的有一個傻子,他尋遍了全世界的圖書館,想找出這本*古的書。他日復一日在生了霉泛了黃的舊書堆里找尋。他的衣服和鞋上厚厚地蒙上了一層塵灰,好像曾在多塵灰的路上走了許多里路一般。*后他從靠在書架上的一張長梯上跌下而死了!可是,就是他再多活一百年,他的找尋也不曾有什么結果。因為*古的一本書在他生出之前幾千年就早已腐爛于地下了。 *古的書和現在的書是完全不同的。它有手有足,它并不臥在書架上。它能說話,甚至還能唱歌。簡言之,它是一本活的書,一本“人書”。 ……
書的故事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伊林(1895—1953),本名伊利亞·雅科甫列維奇·馬爾夏克,伊林是他的筆名,蘇聯作家,1925年畢業于列寧格勒工藝學院,1927年開始創作,著有《十萬個為什么》《書的故事》(英譯名《黑與白》)等幾十部科學文藝作品。 譯者簡介 張允和(1909—2002),安徽合肥人,長于蘇州。當代著名昆曲研究家,著名的“張家四姐妹”(“合肥四姊妹”)中的“二姐”,中國語言文字專家、漢語拼音的締造者之一周有光先生的夫人。1932年畢業于上海光華大學。1956年參加俞平伯主持的北京昆曲研習社,1980年至1987年間任北京昆曲研習社主任委員,著有《多情人不老》《最后的閨秀》《張家舊事》《昆曲日記》《浪花集》等,并主辦家庭刊物《水》雜志。
- >
經典常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