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事件名詞和詞類類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616207
- 條形碼:9787548616207 ; 978-7-5486-162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事件名詞和詞類類型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高等院校語言學專業師生及研究人員本書的出版在如下幾個領域產生一定的社會效應: 1.對漢語語法理論的建構方面,可以重新認識漢語詞類的本質問題,解決長期爭議,對建立符合漢語實際的漢語語法體系提高借鑒和參考;2.對詞典編撰中的詞性標注也有借鑒作用,詞典中的詞可以直接標注既是名詞也是動詞;3.對于語言教學和計算機信息處理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漢語詞類教學要根據漢語詞類特點進行教學,漢語動詞雖然是從動詞分化而來,但是還仍然保留一定的名詞性。 本書雖然研究事件名詞和詞類都是從類型學視角觀察的,但是對漢語事件名詞和詞類的認識仍然是從漢語的客觀實際出發的,通過類型差異的比較,找出漢語詞類的本質特征,而不是比附國外語言來看漢語詞類,從方法論上講,對漢語語法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事件名詞和詞類類型 內容簡介
《事件名詞和詞類類型》是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的研究成果,重點討論了事件名詞的類型學特征、世界語言的詞類系統和詞類分化假說及其證據。 該書的主要創新之處是明確提出世界語言的詞類系統根據指物詞和指事詞在充當指稱語和陳述語時的形態—句法表現,可以分為彈性詞類系統、去彈性詞類系統和剛性詞類系統。 另一個創新之處是提出了詞類系統的形成假說:名詞具有初始性,動詞從名詞中分化出來的,該書從上古漢語詞類、符號語詞類、混合語詞類、兒童語言習得、語言的演化等不同角度找到一些有力的證據予以支持。
事件名詞和詞類類型 目錄
目 錄
上篇 研究背景及意義
**章 緒論
1.1研究綜述和選題意義
1.2本課題的研究目標
1.3 本課題的語料問題
第二章 理論背景
2.1形式主義和認知功能主義
2.2基于使用的語法理論
2.3彈性具有普遍性
中篇 事件名詞的類型學特征
第三章 事件名詞的以往研究
3.1關于名詞化的研究
3.2關于事件名詞的研究
第四章 事件名詞從何而來
4.1施事名詞與事件名詞的差異
4.2事件名詞的標記類型
4.3事件名詞不具有語言共性
第五章 事件名詞的類型學特征
5.1形式共性與功能共性
5.2事件名詞與語言類型
5.3事件名詞的類型學特征
下篇 詞類類型學
第六章 詞類研究的歷程
6.1國外詞類研究簡史
6.2國內詞類研究簡史
第七章 詞類爭議之一——南島語系的名詞主義
7.1何為名詞主義
7.2湯加語的名詞和動詞
7.3他加祿語的名詞和動詞
7.4南島語系詞類與漢語詞類之比較
第八章 詞類爭議之二——北美土著語的動詞主義
8.1何為動詞主義
8.2薩利希語的名詞和動詞
8.3易洛魁語的名詞和動詞
8.4北美土著語詞類與漢語詞類之比較
第九章 世界語言詞類系統的類型
9.1世界語言詞類系統的差異
9.2如何看待詞類的共性主義
9.3詞類范疇的形成與事件名詞
續篇 詞類分化的證據
第十章 古漢語證據:古漢語“者”和古漢語詞類
10.1古漢語的詞類研究綜述
10.2上古漢語“者”字的功能
10.3如何看待上古漢語的詞類問題
第十一章 符號語、混合語和語言習得方面的證據
11.1符號語的詞類
11.2混合語的詞類
11.3名詞動詞的習得順序
第十二章 從語言演化看詞類分化
12.1語言產生的三個假說
12.2語言的發展:語法的形成
12.3名詞初始性再思考
第十三章 主要觀點與研究展望
13.1本文的主要觀點
13.2未來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事件名詞和詞類類型 作者簡介
吳懷成,男,安徽淮南人,2012年畢業于上海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獲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2014至2017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現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務外語學院副教授,中東歐合作漢語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曾在《中國語文》《語言科學》《外國語》《現代中國語研究》(日本)等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兩部(含合著),主持并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和博士后科研資助項目各1項,主要研究興趣為漢語語法學和功能主義語言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