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西洋鏡-第十六輯:5—14世紀中國雕塑(毛邊本)(全2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33836
- 條形碼:9787218133836 ; 978-7-218-13383-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洋鏡-第十六輯:5—14世紀中國雕塑(毛邊本)(全2冊) 本書特色
★16開平裝,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對梁思成影響至深的雕塑史研究圣經
★西方中國藝術史研究第*代領軍人物喜仁龍代表作
★書中收錄的很多文物已經下落不明,更有一些名勝古跡今已絕跡世間,足見本書之珍貴
★國內首版
★魯迅也對喜仁龍的藝術史贊不絕口
【毛邊本】是一種別致的收藏級版本。裝訂成冊的書籍不加裁切,使得書邊不齊,毛茸茸的,讀者在閱讀時,需要親自動手裁切開來,別有一番雅趣。魯迅先生就是毛邊本的資深愛好者
西洋鏡-第十六輯:5—14世紀中國雕塑(毛邊本)(全2冊) 內容簡介
本書初版于1925年,為西方中國藝術史研究巨擘喜仁龍的名作,直至今天仍被西方學者奉為研究中國古代雕塑的“圣經”。文字部分主要介紹了5—14世紀中國雕塑的歷史演變,以及各個時期的藝術特征和代表作品。圖錄部分近千張圖片按照時間和省份編排,既集中展示了同一時期不同地域雕塑的藝術特征,又呈現了不同時期同一地域的風格演變。這些海外博物館、美術館以及古董商、私人收藏家珍藏的中國文物,相當一部分已經下落不明,更有一些名勝古跡和文物珍藏屢遭劫難,今已絕跡世間,足見本書之珍貴。
西洋鏡-第十六輯:5—14世紀中國雕塑(毛邊本)(全2冊) 目錄
前言 001
總體特征 001
古拙時期 011
過渡時期 034
成熟時期 052
衰微以及復興時期 070
圖像注解 082
附圖 097
西洋鏡-第十六輯:5—14世紀中國雕塑(毛邊本)(全2冊) 節選
西洋鏡-第十六輯:5—14世紀中國雕塑(毛邊本)(全2冊) 作者簡介
趙省偉:“西洋鏡”“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系列叢書主編。廈門大學歷史系畢業,自2011年起專注于中國歷史影像的收藏和出版,藏有海量中國主題的法國、德國報紙和書籍。 喜仁龍 (Osvald Sirén,1879—1966):20 世紀西方極為重要的中國美術史專家,首屆查爾斯?蘭?弗利爾獎章獲得者。曾擔任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藝術史教授、瑞典國家博物館繪畫與雕塑部主任館員等職。1916年起,先后赴美國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和日本的諸多名校講學。1920年起六次來華,曾在末代皇帝溥儀陪同下拍攝故宮,對中國古代建筑、雕塑、繪畫藝術研究極深,代表作有《北京的城墻和城門》(1924)、《中國雕塑》(1925)、《中國北京皇城寫真全圖》(1926)、《中國早期藝術史》(1929)、《中國繪畫史》(1929—1930)、《中國園林》(1949)等。 欒曉敏:北京外國語大學語言學碩士,中外影視譯制與傳播國際合作倡議論壇譯員,翻譯有央視系列紀錄片《鑄夢》等影視作品。 邱麗媛: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現任教于北京華文學院,研究方向為中外文化交流傳播。譯有《西洋鏡:中國衣冠舉止圖解》《西洋鏡:中國園林》等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