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民國社會組織對小區域流通貨幣的管理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005959
- 條形碼:9787522005959 ; 978-7-5220-059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國社會組織對小區域流通貨幣的管理研究 本書特色
民國時期商會、同業公會等是當時重要的社會組織,清末以后,它們在社會化管理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書將以民國幣制混亂為背景,以商會等社會組織對小區域貨幣的管理為切入點,探討社會組織在協調、管理經濟及社會的職能及得失,因為市場經濟需要因商會等為社會各階層作“代言人”。 筆者意欲拓展自己的研究視野,使對已有的探索不至于太狹隘,所以試圖將歷史與現實結合起來,達到以史為鑒的目的。當前,國家治理現代化已成為新時代的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方向和主題,作為史學工作者,希望從自己的研究出發,為社會發展盡些綿薄之力,也是深感欣慰的。
民國社會組織對小區域流通貨幣的管理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民國多元本位為背景,在社會組織為主體參與對小區域貨幣管理的特殊語境下,分析社會組織的成長及其社會治理能力的發展歷程,探討“第三部門”對社會治理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為當下行政職能的轉變、社會組織職能的強化提供經驗借鑒和歷史依據。
民國社會組織對小區域流通貨幣的管理研究 目錄
**章 導論 1
**節 社會組織及小區域貨幣的學理支撐及相關文獻 1
一、 市民社會的相關理論 2
二、 回顧商會、 同業公會史研究 8
三、 社會精英與地方治理及自治問題的探討 14
四、 小區域貨幣監管的研究概述 20
第二節 研究內容的展開 24
一、 相關概念及基本思路 25
二、 主題的導出及研究基本框架 31
三、 本書創新 33
第二章 社會組織直接參與錢票的發行 34
**節 商會對貨幣的發行 34
一、 商會錢票的區域性 35
二、 商會錢票的階段性 46
三、 商會發行錢票的類型和作用 53
第二節 其他社會組織對貨幣的發行 60
一、 政治組織及其貨幣發行 60
二、 經濟組織及其貨幣發行 64
三、 其他組織發行的錢票 70
第三章 社會組織對區域貨幣發行的管理 75
**節 商會對小區域貨幣的管理與統一 75
一、 商會管理的階段性和區域性 75
二、 商會管理錢票的方式 82
第二節 其他組織對小區域貨幣的監管 90
一、 自發組織下的區域貨幣 91
二、 地方自治下的區域貨幣 94
第三節 匯劃制度和內匯市場 97
一、 票號與央行體制的雛形——寶豐社模式 98
二、 河北新保安鎮商務會管理模式 101
三、 萬全縣洗馬林鎮模式——撥鋪子 103
四、 上海、 漢口、 寧波等地的匯劃制度 104
第四章 社會組織對市場的維護和金融危機的整頓 109
**節 社會組織對貨幣市場秩序的維護 109
一、 為幣制統一及物價穩定建言獻策 110
二、 商會籌劃發行流通券以滿足市場急需 114
第二節 社會組織對地方金融危機的整頓 120
一、 從七兌票到保證紙幣 120
二、 廣東取締臺山縣商號憑票 125
三、 其他省商會對金融危機的整頓 128
第五章 多元本位下社會組織與政治 138
**節 社會組織與政府的合作 138
一、 社會組織與政府利益的一致性 139
二、 政治自治下的貨幣自治 149
第二節 社會組織與政府之間的矛盾與沖突 154
一、 態度上的沖突 154
二、 官票與商會票信用上的差異 170
第三節 權力結構與貨幣結構 175
一、 民國時期鄉村權力結構及其演變 175
二、 民國的貨幣結構及其演進 178
三、 權力結構與貨幣結構的統一性 181
第六章 多元本位下社會組織與軍閥 185
**節 社會組織與軍閥在脅迫下的合作 185
一、 商會淪為軍閥籌款的工具 185
二、 軍閥籌款提現, 商會收拾殘局 196
第二節 社會組織對地方軍閥的有限抗爭 201
一、 實力不對等的抵抗 201
二、 有效的對抗 206
第七章 多元本位下各社會組織的對內對外關系 210
**節 社會組織與銀錢業的關系 210
一、 商會與銀行的關系 211
二、 商會與錢莊、 公錢局的關系 216
第二節 商會與同業公會的關系 219
一、 金融業同業組織的演變 219
二、 金融風潮中銀錢業公會與商會的關系 225
第三節 商會與士紳的關系 228
一、 紳商走向聯合之路 229
二、 紳商利用商會等組織發展壯大 233
三、 商會逐漸成為小區域貨幣管理的核心 234
第八章 社會組織對小區域貨幣管理的效果 236
**節 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 236
一、 保證市場之需 維護錢票信譽 236
二、 保護了地方商戶的利益 239
三、 整頓錢票的主要依靠力量 242
四、 被夸大的 “惡名” 245
第二節 社會組織貨幣監管的局限性 248
一、 商會監督流于形式 248
二、 造成幣制更加混亂及通貨膨脹 250
三、 對商人利益的保護每況愈下 252
余論 254
參考文獻 257
后記 273
民國社會組織對小區域流通貨幣的管理研究 作者簡介
陳曉榮,河北經貿大學金融學院教師 出生日期1969年9月25日。學歷:經濟史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貨幣史、金融理論、互聯網金融研究。近8年來,主持省部級課題6項,參與課題4項。自2005年至2015年先后6次獲得河北經貿大學優秀教師稱號,2019年獲得學校優秀教學獎。先后在《經濟日報》、《中國經濟史研究》、《史林》、《江西社會科學》等報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出版著作(含合作)共計14部,其中獨立專著2部。 本書是2017年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預期成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