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高功能孤獨癥兒童養育指南:發現孩子先天優勢,實現人生飛躍(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411176
- 條形碼:9787571411176 ; 978-7-5714-1117-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功能孤獨癥兒童養育指南:發現孩子先天優勢,實現人生飛躍(第2版) 本書特色
從兒童到成年、從診斷到干預,全景式介紹高功能孤獨癥兒童的科學養育方法。在當下對高功能孤獨癥兒童養育缺乏統一指導性書籍和理論的情況下,這本書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國內孤獨癥研究和干預領域專家郭延慶教授等人作序推薦! 美國亞馬遜孤獨癥類第4位、心理健康類第4位,特殊教育類第5位;全球銷量超過15萬冊。
高功能孤獨癥兒童養育指南:發現孩子先天優勢,實現人生飛躍(第2版) 內容簡介
這本書是養育高功能孤獨癥人士的推薦指南,至今已經使超過15萬家庭受益。本書作者、孤獨癥領域的世界有名專家,將向讀者介紹如何應對高功能孤獨癥孩子的獨特缺陷,以及利用好他們的特殊才能、發揮他們的優勢。 作者在書中引用了大量源自現實生活的生動故事,結合專業知識的介紹,闡述了高功能孤獨癥人士如何與同伴相處、進行社交活動、學習行為規范以及順利完成學業等內容。通過閱讀本書,你將了解孤獨癥譜系障礙的診斷方法、干預措施以及特殊教育支持有哪些。這個近期新修訂的版本增加了近期新的研究成果和資源,包括DSM-5診斷標準的變化。
高功能孤獨癥兒童養育指南:發現孩子先天優勢,實現人生飛躍(第2版) 目錄
**部分 了解高功能孤獨癥
**章??什么是高功能孤獨癥?/2
孤獨癥看起來是什么樣的?/8
社交互動和溝通的問題/8
異常興趣和重復刻板行為/12
與挑戰并存的優勢/14
未來會怎樣?/16
為自己找到社會支持/18
第二章??孤獨癥的診斷過程/21
診斷圣經:《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23
DSM-4/24
新研究給DSM帶來的主要改變/25
DSM-5/27
DSM-5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30
DSM-5會帶來什么好處?/33
診斷真的準確嗎?/34
診斷過程/43
誰有資格診斷孤獨癥?/43
詢問孩子的生長發育史/45
對孩子進行觀察/46
醫學檢查:能提供一定信息,但通常不能作為診斷
????依據/47
心理測試/48
額外測試/50
診斷之后/51
我應該把診斷結果告訴孩子嗎?/53
第三章??孤獨癥的起因/55
孤獨癥人士大腦的差異/56
尸檢研究/58
結構成像技術/58
功能成像技術/59
結??論/62
孤獨癥的遺傳影響/63
環境因素是否與孤獨癥有關/66
第四章??高功能孤獨癥的干預方法/70
那么,現在該怎么辦?/71
學齡前的干預選擇/73
應用行為分析/80
早期干預丹佛模式/82
結構化教學/83
學齡期及之后的干預/85
社交干預/86
教學支持/88
語用溝通訓練/91
對挑戰性行為的干預/92
藥物治療/100
感覺統合訓練/103
個人心理治療/106
飲食療法/107
家庭支持/109
父母是干預的主要負責人/110
第二部分 高功能孤獨癥孩子的生活
第五章??如何發揮孩子的優勢——指導原則/114
第六章??高功能孤獨癥孩子的居家生活/133
第七章??高功能孤獨癥孩子的學業/163
第八章??高功能孤獨癥兒童和青少年的社交世界/192
第九章??展望未來:高功能孤獨癥青少年后期及成年后的生活/221
高功能孤獨癥兒童養育指南:發現孩子先天優勢,實現人生飛躍(第2版) 節選
孤獨癥一詞源于希臘語“autos”,即“自我”的意思。這個詞是由巴爾的摩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兒童精神科醫生利奧·凱納在1943年首次提出來的,用來概括一系列特定的行為。在凱納醫生那篇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論文里,他描述了11名兒童,這些兒童對他人幾乎毫無興趣、喜歡固定的行為模式,同時還展現出不尋常的肢體動作,比如來回晃動雙手。很多孩子會說話,有些能說出周圍事物的名稱,有些會數數或說出字母,還有一些能憑記憶把整本書一字不差背誦下來。但是,他們卻很少用語言和他人交流。除了上述的異常行為以外,這些兒童還有不同程度的學習障礙。 在凱納醫生首次描述孤獨癥后的很多年里,只有行為類型和嚴重程度與他的原始案例非常相近的孩子才被診斷為孤獨癥。然而,人們逐漸意識到,孤獨癥的“面目”各式各樣,有的孤獨癥孩子具有良好的溝通技巧,他們智力正常,在學習上也很少出現問題,和凱納醫生描述的相比,他們表現出的癥狀程度更輕。這些孩子我們稱之為高功能孤獨癥人士。關于這個名稱具體定義的說法不一,但總的來說,是指擁有正常智力,同時語言能力較強的孤獨癥人士。我們現在知道,孤獨癥的定義并非那么狹窄,而是一個譜系,涵蓋了各種程度,既有利奧·凱納描述的那樣的典型類型,也有語言和認知(思考)能力良好、程度更輕的類型。因此,我們現在采用的是孤獨癥譜系障礙(在本書中簡稱孤獨癥)這一術語,本書主題涉及的是譜系里高功能的部分。 對于很多孤獨癥孩子而言,比如約瑟夫和勞倫,良好的語言和認知能力意味著他們在學校表現良好,同時他們往往和大人相處得還算融洽。但在其他很多方面,約瑟夫與眾不同的行為往往令人非常頭疼。比如,約瑟夫對自己的愛好過于癡迷,經常會影響到他們家庭的日常生活。當他沉迷于鉆研科學項目時,父母很難讓他停下來,哪怕去上廁所或者來到餐桌前。在塞斯被診斷為孤獨癥后,塞斯媽媽確信,是她之前的所作所為導致她的兒子難以對他人及其情緒做出恰當的回應。塞斯很小的時候,在餐廳里總愛大聲說話,還有一些異常舉動(比如,當看到別人盤子里有自己喜歡的食物,就直接把它拿走),有時會導致他們全家被趕出餐廳。塞斯媽媽記得,有一次她正在安慰一個鄰居,因為鄰居的女兒需要坐輪椅,使得家庭活動安排受到很大限制。鄰居列舉了自己家不能做的種種活動,比如一起徒步旅行,然后不解地問塞斯一家:“那你們又有什么不能做的呢?”聽到這話,塞斯媽媽驚呆了,說:“什么?我們什么事都沒法做!塞斯在外面表現得太活躍、太奇怪,但他外表看上去又那么正常。這樣一來,所有人都不給我們好臉色看。這對我們來說太難了,尤其是對塞斯的兄弟姐妹們。”的確,無論對個人還是家庭,這些麻煩都會令人備感壓力。 幾乎在同一時間,科學家們開始意識到,孤獨癥是一個譜系障礙,里面涵蓋了高功能類型。英國著名學者、倫敦精神病學研究中心的洛娜·溫博士,把阿斯伯格綜合征帶到了英語世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高功能孤獨癥兒童養育指南:發現孩子先天優勢,實現人生飛躍(第2版)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薩莉·奧佐諾夫,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精神病學研究所[孤獨癥譜系障礙(ASD)國家研究和治療中心]教授、副主席;是ASD早期診斷和評估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專家;致力于ASD的臨床積極干預。 杰拉爾丁·道森,美國杜克大學精神病學教授、孤獨癥診斷和干預研究中心主任;美國華盛頓大學孤獨癥中心創始人;國際公認的孤獨癥領域專家,專注于孤獨癥的早期發現、干預及大腦可塑性與孤獨癥關系的研究;孤獨癥兒童家庭干預的積極倡導者;《孤獨癥兒童早期干預丹佛模式》一書的合著者。 詹姆斯·C.??麥克帕特蘭,美國耶魯大學兒童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兒童發育障礙診所主任;已經為孤獨癥兒童及其家庭工作了15年以上;研究重點是孤獨癥譜系障礙人士的大腦發育并因此而獲獎,致力于開發孤獨癥診斷和干預的新方法。 譯者介紹: 加州小胖媽,大學主修英語專業,畢業后曾在上海某外企工作多年,2014年底移居美國;近年來在美國從事兒童行為干預工作,同時攻讀特殊教育(應用行為分析方向)碩士學位;目前在加州一家ABA機構擔任項目督導,主要負責制訂訓練計劃、培訓干預師,并對家長進行輔導等。其兒子3歲時被確診為孤獨癥,在上海及加州接受干預多年,目前就讀于加州某公立小學普通班。作為家長,小胖媽曾在國內孤獨癥領域公眾號發表文章多篇,2018年創辦個人公眾號“星寶在加州”,以致力于孤獨癥知識的科普及干預經驗的推廣。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