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精)嶺南文庫:南音與粵謳之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075662
- 條形碼:9787218075662 ; 978-7-218-07566-2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嶺南文庫:南音與粵謳之研究 本書特色
梁培熾先生的《南音與粵謳之研究》,是目前所見對粵調說唱文學論述*為深入詳贍的專著。其論述的重點在南音與粵謳,而對同是粵調說唱歌體,同源同流的木魚歌和龍舟歌,亦相提并論。書中探究了粵調說唱文學的淵源、沿革、發展及其流變,揭示它是中國民間文學的寶典(鄭振鐸、譚正璧、陳汝衡等著名學者,都在他們的相關研究著述中對木魚歌、龍舟歌、南音和粵謳給予很高的評價),使我們知道,粵調說唱文學是中國俗文學發展史上重要的一頁。
(精)嶺南文庫:南音與粵謳之研究 內容簡介
南音與粵謳是廣泛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民間說唱藝術,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在清代至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前的珠江三角洲地區,可以說是凡有井水處,就能聽到南音與粵謳。在粵地家喻戶曉的《客途秋恨》,就是著名的南音唱本。而南音與粵謳唱本又是中國說唱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鄭振鐸、譚正璧等中國現代著名的民間文學大師,都在他們的著作中對南音與粵謳給予高度的評價。南音與粵謳這種藝術形式源遠流長,它與敦煌發現的變文、寶卷、佛經以及后來的子弟書、話本、鼓詞、彈詞有共同的淵源。南音與粵謳唱詞古雅動聽。一代史學大師陳寅恪所論的彈詞《再生緣》其藝術形式與南音和粵謳關系密切。
(精)嶺南文庫:南音與粵謳之研究 目錄
譚序
自序
導言 粵調說唱文學發展概略
**篇 南音之研究
**章 南音的體例
第二章 南音的產生及其發展
一、南音產生的時代背景
二、南音的產生
三、南音稱謂的由來
四、南音的發展——嘆五更體的出現
第三章 南音的內容
一、南音的一般內容
二、嘆五更的一般內容
第四章 《客途秋恨》及其作者問題
一、《客途秋恨》的流傳及其本事
二、繆蓮仙與《客途秋恨》
三、繆蓮仙與麥秋娟
四、《客途秋恨》為繆蓮仙所作之非是
五、《客途秋恨》為宋湘所作之非是
六、《客途秋恨》乃葉瑞伯所作
第五章 何惠群及其《嘆五更》
一、《嘆五更》及其作者何惠群
二、《又嘆五更》為何惠群所作之非是
二、《嘆五更》寫作之成因
四、何惠群及其《嘆五更》之評價
第六章 歌手鍾德及其《今夢曲》
一、關於歌手瞽師鍾德
二、《今夢曲》及其匯刊
三、《增刻今夢曲》及其匯刊
四、《今夢曲》匯刊之前因後果
五、《今夢曲》之內容及其評價
第七章 香海爐峯的歌唱
一、數十年來歌不停
二、終生演唱南音的杜煥
三、獨創一格的歌者白駒榮
第二篇 粵謳之研究
**章 粵謳的體例
第二章 粵謳的產生及其發展
一、粵諶產生的時代背景與珠江風月
二、粵謳非始自於招子庸
三、關於粵謳與解心
第三章 粵謳與招子庸
一、招子庸的家世及其人其事
二、招子庸編著之《粵嶇》及其出版
三、招子庸《粵謳》之內容
四、招子庸及其《吊秋喜》
五、招子庸及其《粵謳》的評價
六、《粵謳》之傳布及其在海內外文壇之影響
第四章 《除卻了阿九》及其作者問題
第五章 香迷子及其《再粵譫》
一、關於《再粵諶>>的刊刻
二、關於《再粵謳》的作者
二、《再粵謳》的體例及前人的評論
四、《再粵謳》之內容及其評價
第六章 廖鳳舒與粵謳
一、廖鳳舒的家世及其人其事
二、廖鳳舒的粵嫗創作及其《新粵謳解心》
三、《新粵諶解心》之內容及其價值
第三篇 南音與粵謳之展拓
**章 粵調說唱文學發展的新階段
第二章 反封建的號角和新思想的傳播者
第三章 晚清白話文運動的推動者
第四章 粵劇舞臺上的新血輪
第五章 與反美華工禁約運動的關系
一、反美華工禁約運動的背景
二、反美華工禁約運動的急先鋒
插圖目次
參考書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