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長風破浪——鄭和下西洋航海技術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110001
- 條形碼:9787570110001 ; 978-7-5701-1000-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長風破浪——鄭和下西洋航海技術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立足于古代航海科技整體發展背景之中, 分析下西洋船隊所用航海技術的來源和使用方法。下西洋期間, 船隊對當時中外航海技術做了全面整理、借鑒和吸收, 其成果向中國民間流傳、普及, 形成了此后幾個世紀里中國航海技術的基本形態。鄭和下西洋事業建立在宋元以來中國航海事業快速發展的基礎上, 書中研究了相關技術細節和重要事件, 力圖展現其發展和應用的動態過程, 對今天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研究具有參考意義。
長風破浪——鄭和下西洋航海技術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于古代世界航海科技整體發展背景之中, 分析下西洋船隊所用航海技術的來源和使用方法。下西洋期間, 船隊對當時中外先進航海技術做了全面整理、借鑒和吸收, 其成果向中國民間流傳、普及, 形成了此后幾個世紀里中國航海技術的基本形態。鄭和下西洋事業建立在宋元以來中國航海事業快速發展的基礎上, 書中研究了相關技術細節和重要事件, 力圖展現其發展和應用的動態過程, 對今天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研究具有參考意義。
長風破浪——鄭和下西洋航海技術研究長風破浪——鄭和下西洋航海技術研究 前言
本書有兩條主要線索。一條線索是研究鄭和下西洋船隊所用航海技術的來源和使用方法,例如在鄭和下西洋前后,計程測速、測深、天文導航這三種定量航海技術在中國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本書考證了短時段計程、鉛錘測深和過洋牽星三種技術的來源,認為它們來自古代地中海和印度洋地區。短時段計程法和過洋牽星術很可能是由鄭和船隊直接}I.........
長風破浪——鄭和下西洋航海技術研究 目錄
**節從《大元海運記》和《海道經》看鄭和下西洋之前的
航海技術
第二節明初海運軍隊的組織與運轉方式:以《西洋朝貢典
錄》作者黃省曾家族為例
第二章鄭和船隊的航行陣型與信號傳遞
**節靖難宮軍與錦衣衛在下西洋船隊中的作用
第二節 明代水戰與航行中的船隊編組和指揮方式
第三節旗號與燈火在古代航海中的應用
第三章定量航海技術和航海指南在鄭和下西洋前后的變化
**節過洋牽星術:下西洋船隊對印度洋地區航海技術的借
鑒與吸收
第二節鉛錘測深與短時段計程技術的來源與傳播:兼論計量
單位“更”的演變
第三三節從航海指南書寫方式的變化看鄭和下西洋對中國航海
科技的影響
第四章下西洋航路上的航行風險與應對技術
**節 順風、候風與險風:風帆時代的航行動力和應急對策
第二節 “針迷舵失”與線縫船:古代航海者應對島礁區風險
的方式
第三節古代航海文獻中的海洋環境與生物導航
第四節從天妃與針、舵、水柜等諸神信仰看航行中的常見問題
第五章鄭和下西洋之后的明代官方航海事業衰退現象
**節遮洋海運與鄭和下西洋軍隊的*終去向
第二節成化十九年出使滿刺加海難事件對明朝海外交流的影響
第六章后世流傳的鄭和下西洋相關問題分析
**節鄭和航海檔案被焚傳聞之誤傳與變遷
第二節 “疑占”與“信古”之間的20世紀以來鄭和寶船技術
史研究
附錄
長風破浪——鄭和下西洋航海技術研究 節選
**章 洪武海運:前鄭和時代的明朝國家航海事業
明初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間,鄭和率領船隊七次遠航西洋和印度洋,其目標是增加與西洋各國的聯系,擴大明朝在這些地區的影響力。這是古代規模的長時間遠洋航行,體現了中國古代航海技術的高超成就。在前后七次遠航中.船隊曾到達東南亞、南亞、西亞和東非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括今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馬爾代夫、阿曼、也門、伊朗、索馬里等地。鄭和船隊海船數量常在百艘以上,人員多至27000余人,航程10萬余里,以今天的標準來看,其規模也龐大。向前追溯,可以看到明太祖洪武年間,曾連續20余行從江南太倉到遼東半島的長途海運,常動用船只數千艘,人員八九萬人,糧食運載量在每年70萬石左右。雖然洪武年問的海運船只大小不及鄭和寶船,航行范圍也只在中國海,但其人員數量為鄭和船隊數倍,船只總數也遠大于后者。從歷史傳承的角度來看,洪武海運實際是鄭和下西洋的基礎,二者在組織形式和人力調配方面都存在延續性。而在此之前,還可以看到元代持續數十年的長途海運,它是洪武海運的歷史淵源和基礎。從當時的信息中,還可以看到鄭和下西洋之前中國航海技術的特點。這是鄭和下西洋的技術基礎,以當時的情形對比鄭和下西洋之后中國航海術發生的變化.更能看出鄭和下西洋的意義,及其給中國15世紀之后的航海事業帶來的巨大改變。......
長風破浪——鄭和下西洋航海技術研究 作者簡介
陳曉珊,理學博士,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古代航海造船技術和歷史地理研究,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