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軍功爵制研究(增訂版)(精)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49839
- 條形碼:9787100149839 ; 978-7-100-14983-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軍功爵制研究(增訂版)(精)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古代史研究者;相關專業大學生本書1980年曾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30年間經過三次修訂,此次是本書第4次修訂,作者已年過90,這也是他關于軍功爵制度的集大成之作。此次增訂,是作者經過認真詳細的審讀,發現《軍功爵制考論》中確有失誤和用詞立論不準確之處。如對軍功爵廢除時間問題、對秦時通侯有無封國問題,等等,在本次修訂中,作者都做了更正和詳述。作者提出,過去在軍功爵制研究中所提出的意見和論點,都以本書為準;本書的出版,可謂是作者對軍功爵研究的“封箱”之作。
軍功爵制研究(增訂版)(精)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關于軍功爵制度的集大成之作。軍功爵制就是根據軍功的大小賞賜不同數量的田宅和不同爵位的制度,它萌芽于春秋,確立于戰國,在新興地主集團與宗法貴族爭權斗爭中,在秦統一六國戰爭中,曾起過積極促進作用。本書根據歷史文獻和秦漢簡牘,對軍功爵制的產生、發展、演變及衰亡的全過程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
軍功爵制研究(增訂版)(精) 目錄
上編 軍功爵制史考辨
春秋時期軍功爵制的產生..............3
戰國時期各國變法與軍功爵制的確立..............................13
商鞅變法與秦國早期軍功爵制....21
“計首授爵”之弊與呂不韋、尉繚在秦統一戰爭中的貢獻..................................30
秦統一后的二十等軍功爵制........46
軍功爵制的頒賜程序和管理機構57
軍功爵制在秦人政治生活中的地位..................................66
秦末軍功爵制的衰落....................77
西漢初期劉邦呂后時的軍功爵制85
漢初軍功爵制與秦代的不同........99
文景至武帝前期軍功爵制的演變.................................... 109
西漢中晚期軍功爵制的輕濫...... 118
軍功爵制在西漢的變化.............. 126
西漢末及王莽時期軍功爵制的衰亡................................ 145
東漢時期軍功爵制的恢復與沒落.................................... 153
曹操對爵制的改革與軍功爵制的廢除
—兼論民爵八級制的保留與延續......................... 162
對軍功爵制歷史的綜論.............. 168
下編 對軍功爵制的專題論述
軍功爵制探源............................. 175
再論商鞅變法與秦國早期軍功爵制................................ 181
《史記·商君列傳》中有關軍功爵制兩條律文句讀商榷................................... 193
劉邦起兵后施行過楚爵制已有實證................................ 198
從《奏讞書》看漢初軍功爵制的幾個問題..................... 203
《奏讞書》新信案例中的爵制釋疑............................. 213
西漢初年軍功爵制的等級劃分.. 217
《秦漢時期的“賜民爵”及“小爵”》讀后
—兼論漢代爵制與婦女的關系............................ 224
呂后二年賜田宅制度試探.......... 236
從《二年律令》看與軍功爵制有關的三個問題............. 246
從《二年律令》看漢初二十等軍功爵制的價值............. 256
從三組漢簡看軍功爵制的演變.. 269
軍功爵制與名田制的關系.......... 282
論漢代名田(受田)制及其破壞.................................... 297
關于漢代的吏爵與民爵問題...... 309
從居延漢簡看漢代民爵八級的政治地位......................... 317
曹魏至唐代賜民爵的資料匯編及幾點說明..................... 337
對賜民爵八級制的再認識.......... 347
西漢的功勞、閥閱制度.............. 356
關內侯在漢代爵制中的地位...... 374
漢代封君衣食租稅制蠡測.......... 382
士伍身份考辨............................. 395
對劉劭《爵制》的評議.............. 404
對王粲《爵論》的評議.............. 414
秦漢簡牘與軍功爵制研究.......... 420
從古籍中探討軍功爵制演變的軌跡................................ 432
附 錄
附錄一 秦漢非軍功賜爵詔令匯編及說明..................... 451
附錄二 關于賜爵制的級別計算問題............................ 484
附錄三 對西漢中央政府打擊同姓諸王的政策策略研究................................... 487
《軍功爵制考論》后記.............. 501
后 記... 505
軍功爵制研究(增訂版)(精) 節選
對軍功爵制歷史的綜論根據歷史文獻資料和新發掘的簡牘資料,我們探討了軍功爵制的產生、發展和衰亡沒落的簡略過程,也分析了軍功爵制的階級本質和歷史作用。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概括出以下幾點認識。1.軍功爵制是隨著新興地主的產生而出現的一種新興的軍政制度。在春秋時期,齊、楚、晉、秦幾個大國都建立了軍功爵制。在春秋早中期,軍功爵制成了新興地主階級代表人物參政的階梯,以后又成了新興地主階級向奴隸主舊貴族奪取政權,爭取人民支持的工具。在當時,軍功爵制比起奴隸主舊貴族的世襲五等爵制和世卿世祿制來說,是一種進步的制度。它不僅對新興地主階級奪取政權起過作用,就是對受奴役的人民擺脫奴隸制枷鎖,獲得一小塊土地也帶來了希望,因此,人民對這種制度也是支持的。2.在戰國時代,軍功爵制又成為新興地主階級鞏固政權,反對奴隸主舊貴族復辟的工具。因此,當時的政治家、思想家都非常強調軍功爵制的重要性,把它當作“立政三本”和“為政三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時期,各國的軍功爵制都趨于完善,但對后世影響*大的還是商鞅變法所建立的早期軍功爵制。其他各國的軍功爵制和全部爵稱,由于資料的殘缺,已無法全部考知。3.秦國的二十等軍功爵制,基本上是商鞅變法建立的。但是,根據《商君書·境內篇》和《睡虎地秦墓竹簡·軍爵律》、《漢書·百官公卿表》等文獻綜合對比考察,秦國的軍功爵制在商鞅變法以后是有變化的。就目前所知,商鞅變法時所建立的軍功爵制,在一級公士以下還有一級小夫爵,即校、徒、操等勤雜人員的爵位,而在高爵中沒有侯爵。這種情況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是分不開的。在商鞅變法時,新興地主階級正在進行鞏固政權,反對奴隸主舊貴族復辟的激烈斗爭,地主階級還在廣泛地爭取群眾,也包括爭取奴隸和罪犯(準奴隸)的支持。因此,也允許奴隸和罪犯立軍功獲得爵位。另外,在商鞅變法時,秦國的國君尚且稱公而沒有稱王,按五等爵制的等級劃分標準,公和侯處于同等地位,所以在秦孝公時所建立的軍功爵制中,沒有侯爵是理所當然的。為了與秦漢二十等軍功爵制相區別,我們稱商鞅變法所建立的軍功爵制為秦國早期軍功爵制。關于秦漢時期的軍功爵制,可能是秦統一后,或者是秦國國君稱王以后建立的。甚至可能是西漢初年綜合秦的爵制而確立下來的。4.軍功爵制在秦漢王朝建立封建統一中央集權制國家的過程中,也發揮了積極作用。它是秦始皇、漢高祖在實現統一的戰爭中,獎勵臣下,鼓舞士氣,提高軍隊戰斗力的工具。當時有很多在統一戰爭中立有戰功的人物,通過軍功爵制爬上了王侯將相封君食邑的高位,甚至一般士卒也能通過軍功爵制獲得若干畝土地,或取得一些法律上的和賦役方面的優待。在秦漢時代,通過軍功爵制培養了一大批軍功貴族和軍功地主,也培養了大量的自耕農。這些在軍功爵制下培植起來的封建地主階級和自耕農民之間,雖然存在著階級矛盾,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在封建社會處于上升的歷史時期,他們之間的關系與生產力發展水平是基本相適應的,因此,在秦漢時代,中國封建社會出現一個新的發展時期。5.在秦漢之際,軍功爵制也是有變化的。首先,秦始皇時期的倫侯,在漢代不見了。倫侯是否就是關內侯的別稱,這還是個沒有得到解決的懸案。其次,劉邦入關前后所推行的爵制也不一樣。直到楚漢戰爭時,劉邦采用的仍是楚國軍功爵制,在漢五年五月頒布“復故爵田宅”詔書之后,才改用秦制,但也不是照抄秦制,而是有因有革。在漢代,軍功爵制*大的變化,是在二十等爵位之外,又增加一個王爵。同時對于所謂的高爵級別也有改變。秦時七大夫以上都是高爵,劉邦也曾承認這種政策,然而不久就改為五大夫以上才是高爵。八級爵公乘以下則稱為民爵。民爵、吏爵、官爵、王侯貴族爵的區分,反映了漢代既得利益的地主集團逐漸縮小,而皇權與封建貴族,主要是與王侯之間的矛盾擴大。這樣,軍功爵制就成了統治階級集團之間既斗爭又要保持平衡的工具。6.漢自文帝、景帝以后,軍功爵制逐漸趨于輕濫。大量賜爵、賣爵使軍功爵制與獎勵軍功失去必然聯系,成為政府增加財政收入的廉價商品,成為皇帝歡慶節日的點綴品。軍功爵制失去了原有的價值和榮譽,已不被人們所重視。但漢武帝發動對外戰爭時,還想利用軍功爵制以鼓舞士氣,然而由于軍功爵已趨輕濫,故又改頭換面建立武功爵制。而這個與軍功爵并行的武功爵制,也由于可以買賣和濫賜,在歷史上僅僅是曇花一現便自行消亡了,軍功爵制從此更加輕濫,王莽改制恢復周代五等爵制,廢除了軍功爵制,軍功爵制已走至沒落。7.漢光武帝劉秀雖然恢復了軍功爵制,但由于豪強地主勢力壯大,東漢政府根據政治形勢,施行了適應豪強地主需要的察舉、征辟的任官制,更由于募兵制的推行,軍功爵制已與任官服役斷絕了聯系,而成為沒有實際價值的空頭文書。因此,人民得爵不喜,奪爵不懼,甚至對于賜民爵八級的作用與目的,已感到茫然無知。軍功爵制名存實亡。這說明當地主階級已牢牢掌握政權的時候,就不肯再用什么實際代價去籠絡人民,這就是民爵八級成為虛設的榮譽頭銜的根本原因。……
軍功爵制研究(增訂版)(精) 作者簡介
朱紹侯,1926年生,教授,著名歷史學家,歷任河南大學歷史系主任,河南大學出版社總編輯,曾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河南史學會會長。曾主編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國古代史》,出版過《軍功爵制試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軍功爵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軍功爵制考論》(商務印書館2008年版)等著作。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