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演化語言學論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95112
- 條形碼:9787100095112 ; 978-7-100-09511-2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演化語言學論集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語言學研究者、學習者《演化語言學的新進展》;《語言學習與大腦:一些新進展》;《從模擬仿真角度看詞匯與句法的共同演化(合著)》;《語言演變中的橫向傳遞與縱向傳遞(合著)》;《演化語言學中的電腦建模》;《語言是一個復雜適應系統》;《語言馬賽克及其生物基礎》;《語言變化和社會網絡(合著)》;《演化論與中國語言學》;《演化語言學的演化》《演化語言學論集》(作者王士元)收錄了這些文章。
演化語言學論集 內容簡介
本書共收錄24篇論文,為作者三十年來在語言涌現、演化、模擬方面的作品選集。通讀全書,可理解語言由多種認知能力組成,猶如馬賽克鑲嵌,也可獲悉近十年來腦神經科學的進展,增進對語言的結構和演化的了解。
演化語言學論集 目錄
語言的涌現與傳播
索緒爾與雅柯布森
語言演化的探索
迷上語言
演化語言學的新進展
語言學習與大腦:一些*新進展
從模擬仿真角度看詞匯與句法的共同演化(合著)
語言演變中的與縱向傳遞(合著)
演化語言學中的電腦建模
語言是一個復雜適應系統
語言馬賽克及其生物基礎
語言變化和社會網絡(合著)
演化論與中國語言學
演化語言學的演化
大腦半球偏側化受雙語狀態和詞的合成性的影響(合著)
憑空出現的語言器官
演化原則和句法的產生(合著)
語言的異質性和自我組織意識(合著)
在智能主體中產生感知范疇及其對實踐研究的指導(合著)
擬構人類演化歷史
《人類溝通的起源》中文版序
《語言演化生態學》中文版序
《語言涌現、發展與演化》原序
《語言涌現、發展與演化》導論
附錄:本書論文出處一覽
演化語言學論集 節選
直到近些年前,所有歷史語言研究的主題,還是考察語音x如何以新語法學派假設的方式變成語音y,這大約是120年前由一群歐洲學者提出的(Baldi & Werth1978)。假定這種語言中有一百個詞含有語音x,新語法學派的假設是,所有這一百個詞中的x,完全是嚴格按照同一個時間表進行變化。也就是說,這一百個詞范圍內的這個音,是整體地以相當一致的方式發生變化。這個假設的重要結果就是,這種歷史變化的規則性得以保證。 顯然,如果大量的詞語像這樣全面地改變發音,那么必定會引起說這種語言的人和研究這種語言的語言學家的注意。可是目前還沒有見到有關這類情況的可靠的觀察或報導。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新語法學派在詞匯的一致變化后面,又附加了一條推論:即語音是漸變的。這種推論認為100個詞的x變成y,是以極小的程度逐漸積累的方式實現。事實上,由于這種音變積累的程度太小,很難通過兩三代人的時間窗口觀察到這種語音差別。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新語法學派提出的語音漸變論,跟達爾文首次提出的生物漸變論之間,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處。Thomas Huxley和其他的生物學家,對達爾文的漸變論提出質疑。在生物學上,達爾文的漸變論已經越來越不合情理,部分原因是由于可用于說明這種變化方式的化石記錄,沒有任何連續性(Gould & Eldredge1977)。 同樣,語音漸變論也不能輕易接受,因為即使現在有了現代語音學*有力的測量儀器,還是難以證明這些極小的音變積累的存在。 ……
演化語言學論集 作者簡介
王士元,于美國密歇根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曾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語言學講座教授三十余年。目前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北京大學榮譽教授、臺灣“中研院”院士。創辦國際期刊《中國語言學報》,并任總編輯至今。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朝聞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