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陪孩子趣讀量子力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8325168
- 條形碼:9787558325168 ; 978-7-5583-2516-8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陪孩子趣讀量子力學 本書特色
一本書陪孩子讀懂量子力學 日本累計銷售百萬冊的科普讀物 通俗易懂的文字,簡單有趣的漫畫,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物理問題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蔡一夫審校推薦 那些科幻小說迷、力爭未來進入科學世界的孩子們,歡迎你來讀這本書! 從宇宙的誕生,到微生物的世界,到哆啦A夢的時間機器,量子為我們提供了了解世界的眼睛。智能手機、激光、磁懸浮列車、光合作用……這個宇宙的一切都處于“量子”世界的操縱下,關系到人類未來的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等領域的新技術,雖然充滿復雜的公式和專業術語,但它們的內核都涉及到量子力學。 不管你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也不管你是成年人還是小朋友,這本書都能帶你輕松愉快地探索量子世界的奧秘與美好,激發孩子的童心、好奇心和想象力!
陪孩子趣讀量子力學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針對孩子的量子力學科普讀物。是一本從小朋友的角度出發, 為所有孩子和家長獻上量子力學趣味讀物。作者將原本艱深難懂的物理知識, 轉化為孩子聽得懂的語言。用日常生活的普通事物舉例, 拉近科學與孩子的距離。又用諸如哆啦A夢的神奇道具和擁有穿墻術的忍者等比喻, 激發起讀者的童心、好奇心和想象力。
陪孩子趣讀量子力學 目錄
**章量子的真面目001
到底什么是量子? 002
20世紀*美的實驗——雙縫實驗005
光微粒究竟是如何運動的? 010
同時具有不同可能性的量子 012
悄悄走進量子的世界014
出現條紋形狀的原因 017
“光是一種顆粒”帶來的沖擊020
對微小顆粒的認知023
玩兔子蹦的忍者026
刻畫時間的忍者029
你的時鐘準不準? 031
量子穿墻術035
到底為什么會撞到墻上呢? 037
薛定諤的貓040
如果能看到量子的世界,那大掃除將更徹底043
為什么我們能繪畫? 046
光會在橫縱方向上振動049
令人吃驚的量子世界052
量子隱形傳態055
量子世界的日常057
比南極還冷的世界061
時間不會停止064
第二章通過量子思考宇宙與生命之謎067
何謂“看得見”? 068
觀察中微子071
看不見的黑洞075
在黑洞中沉睡著過去的宇宙077
如果被吸進黑洞的話079
宇宙是如何誕生的? 081
宇宙究竟有沒有起點? 083
“創世之初,要有光!”這句話是對的086
只有一個宇宙嗎? 090
黑洞是宇宙的回收站093
人體為何會如此龐大? 096
微小顆粒與龐大生物098
生物靠微小的機械生存著101
光合作用也需要“忍者”的參與103
我們能做出自己的復制品嗎? 106
第三章藤子??F.不二雄與量子的世界109
哆啦A夢與量子的世界110
穿透環112
格列佛隧道115
如果電話亭117
時間暫停器 121
創世套件125
平行宇宙同學會127
那家伙的時間機器130
那個笨蛋朝荒野前進134
四海鏡與時光照相機136
時間機器真的能造出來嗎? 139
梅菲斯特的挽歌142
第四章面向未來的挑戰145
摩爾定律已接近極限146
電子產品到底是如何工作的? 150
太陽能電池源自光與電子的交會154
計算機的原理是鬼腳圖游戲158
再做一次雙縫實驗163
能操縱“條紋”的量子計算機166
如何操縱量子世界的“居民”? 169
有點兒不同的計算方法——量子退火算法172
量子退火算法很難嗎? 175
讓微小顆粒去解謎 178
動腦筋也是自然的安排181
生物不停進食的理由185
癌癥將不復存在嗎? 188
人工智能之夢190
昨天做了什么夢? 194
機器與人互聯的時代197
黑客帝國的世界199
人類的意識從何而生? 202
科學家的心態206
后 記 - 208
陪孩子趣讀量子力學 節選
如果被吸進黑洞的話 假如在你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個黑洞,你會怎么辦? 當然,真到了那個時候,肯定是二話不說趕緊逃走啊。這里提出這樣的假設,只是為了研究能將光都吞噬掉的黑洞的性質。 剛才還能看到的星星,會被這個黑洞吞進去。從遠處來觀察的話,就是這顆星星發出的光突然中斷了。這是由于從這顆星星發出的光,無法抵達地球所導致的。 當我們嘗試靠近某個星星進行觀察時,會觀察到星星自轉時的樣子。不過,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發現它與平時相比出現了某種變化——自轉的速度變得越來越慢,*后變成一片漆黑。!這時我們就會意識到它已經被吞噬了。之所以*后會變成一片漆黑,原因已經在前面說過了。因為黑洞可以連光都吞噬進去,所以光就無法抵達我們的眼睛。那么,為什么在消失之前,自轉的速度看起來會變慢呢? 這是因為,當光正趕往我們的眼睛時,其背后出現了能吞噬光的黑洞。此時的光,為了逃脫不得不拼命地掙扎,這就會使光前進的路線變得扭曲。當黑洞形成時,距離它還有一定距離的光,并不會受到影響,所以仍能以光速抵達我們的眼睛,但接近黑洞的光到達的時間就會變晚,就如同時刻表被打亂的火車一樣,發生了晚點。因此,*初還能以相同的間隔依次抵達的光微粒,會越來越晚到。所以,這樣會讓人覺得自轉的速度變慢了。 說不定還有未能抵達的光微粒呢。如果我們更近一些觀察的話,就能看到那些尚未抵達的光微粒被黑洞抓住了,它們記錄了剛被吞噬后不久的那顆星星的樣子。以這種形式被保存下來,也可以說是這顆星星在宇宙中留下的*后身影。如果我們能看到這些,就能知道在黑洞的周邊曾經存在過什么,從而了解它們過去的模樣。 接下來,我們克服再也回不了頭的恐懼心理,繼續朝黑洞的內部前進,將會看到那里還有未能逃脫出來的光,它們記錄的是黑洞形成后不久的狀態。所以,也可以說黑洞是記錄宇宙的一個裝置。 ??
陪孩子趣讀量子力學 作者簡介
[日]大關真之 1982年出生于日本東京。畢業于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理學部物理學專業,2008年進入該大學研究生院進修博士課程。曾任日本駿臺預備學校物理系兼職講師、日本京都大學研究生院情報學系研究科系統科學專職助教、羅馬大學物理系研究員等職,現為日本東北大學研究生院情報科學研究科的應用情報科學系副教授。已獲博士學位(理學)。2016年獲得日本“文部科學大臣表彰青年科學家獎”,此外,還榮獲多項大獎。著有《機器學習入門:從“玻爾茲曼機器學習”到“深層學習”》(歐姆出版社)等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