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奔跑吧,爸媽:心理學工作者的人格教育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6069016
- 條形碼:9787306069016 ; 978-7-306-0690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奔跑吧,爸媽:心理學工作者的人格教育實踐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了關于人格教育的文章,通過案例從理論和實踐方面進行研究和探討,生動講解了什么是人格教育以及該如何去實踐等。本書案例豐富,語言通俗易懂,行文邏輯嚴謹,能夠充分論證所要闡述的觀點,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和現實的指導意義,適合為人父母的或即將為人父母的群體認真閱讀。
奔跑吧,爸媽:心理學工作者的人格教育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人格的三大關系、六大子人格和十大能力的框架, 通過點面結合的理論和實踐, 闡述“人格”對“家庭教育”的影響。收錄了十篇關于人格教育的文章, 通過案例從理論和實踐方面進行研究和探討, 生動講解了什么是人格教育以及該如何去實踐等。
奔跑吧,爸媽:心理學工作者的人格教育實踐 目錄
無邊界不父母
愛在我家——用薩提亞模式探索原生家庭對個人成長的影響
創造力與全民創新
說說“語遲”這件事
修煉“無我狀態” 積極傾聽孩子
花季有雨青春無悔
第二部分 人格教育實踐
“心”教育愛無痕
愛與成長的旅途——母女旅行札記
愛伴成長
逃離舒適區
心出發新自己——送給所有陪伴孩子的父母
奔跑吧,爸媽:心理學工作者的人格教育實踐 節選
一個“偉大”的媽媽的故事 坐在我面前的來訪者是一位60多歲的母親,她是街道的文娛骨干,頭-上白發已過半,但講話時仍然中氣十足。已經退休的她本來可以安享天倫之樂,此時卻一臉沮喪地坐在沙發上,訴說她遇到的煩惱。 她的兒子和媳婦關系冷淡,經常吵架。他們平時上班的地點相隔很遠,周末也經常不在一起。兒子甚至在長假時找其他朋友到外地旅游,完全忽略媳婦的存在。 在她的眼里,媳婦非常好,溫柔體貼又孝順。她不想讓媳婦受委屈,更不想看到兒子的婚姻走向死胡同,于是慕名前來咨詢。 “能講一講你兒子成長的故事嗎?”我說。 “他呀,從小到大都是一個特別優秀的孩子!”談到兒子的成長故事,母親一改剛才的沮喪,臉上洋溢著自豪,眼里露出別樣的光彩。 的確,她的兒子很優秀,從小就聽話,成績也很好,985高校本科畢業后去澳大利亞留學,學成后服從母親意愿進入了公務員隊伍。 兒子唯一的缺點,就是性格內向,遲遲沒有找到女朋友。母親就給他安排相親,他現在的媳婦就是母親介紹的。 兒子和媳婦均是高學歷人才,公務員身份令人尊敬,經濟基礎也非常好。在很多人眼里,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應該很幸福,是令人羨慕的對象。 如果不是兒子和媳婦遲遲沒有生育孩子,作為母親的她,還不會發現他們的問題。 “作為母親,我能做的都已經做了。洪老師,你說我還可以怎么做?”她長嘆一口氣,臉上的神采又暗淡了下去。 這又是一個“偉大”母親的套路——為孩子的學習、工作、婚姻操碎了心。 這樣“偉大”的母親,中國并不缺乏。 但是,這樣的母親真的“偉大”嗎? 后來我也見到了這位母親所說的兒子——一個很帥氣的大男孩,談話聲音很小。 “我不喜歡公務員上班的單調!我不喜歡被安排的媳婦!我不喜歡現在的生活!我不喜歡自己現在唯唯諾諾的樣子!我也不喜歡整天干涉我生活的媽媽!” 談到母親,他眼中有迷茫、有憤怒,更有無奈。 他并沒有按照“偉大”的母親設計的套路繼續走下去。 在他身上,我看到一個沒有完全成長的內心,更看到了家庭教育中邊界的混淆帶來的后果。 一、邊界與人格 (一)邊界 邊界,是指一條實際存在或者假想出來的界線,用以分割兩個不同的區域。在心理學上,邊界是用以區分自己與他人的界線。 家長和孩子的邊界,就是在家庭教育中要懂得區分哪些是家長的分內事,哪些是孩子本身的事情。 孩子剛出生時,是不能區分自己和外界的,通俗點說就是“天人合一”的狀態。他們對自己的手和腳與他們睡的床、穿的衣服沒有區別,對自己和媽媽沒有區別。他們的典型特征是把外部所有物品的歸屬權都劃歸自己:自己從別人那里拿走東西很自然,但別人拿走自己的東西就可能號啕大哭。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認知能力逐漸發展。特別是自我認知的發展,讓他們逐漸懂得自己和外界是不同的。這就形成了邊界的概念,并用以區分自我和外界。 邊界是我們與人交往、與外界互動的基礎,邊界的建立也是人格形成與完善的重要標志。 (二)人格 隨著人的不斷成熟與發展,人的邊界會越來越多,其人格也會越來越豐富并趨向穩定,形成一個個棱角分明、個性鮮明的人。 家長沒有處理好自己和孩子的邊界問題,是家長還沒有形成健康的人格,也會影響孩子日后形成健康的人格。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無邊界,不父母”。 在日常咨詢中,我們經?吹胶芏噙@樣的來訪者,孩子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跟家長不恰當地處理自己和孩子的邊界有很大的關系。 因此,家長合理處理自己與孩子的邊界問題,不僅僅對孩子健康人格的培養非常重要,也對完善家長自身的健康人格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有邊界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具有健康人格的孩子。有健康人格的家長,自己才能幸福,孩子才能幸福。 家長不幸福,委曲求全,孩子長大以后也很難擁有幸福。 案例中的“偉大”母親,兒子家庭不幸福,她自己也掉進不幸福的深淵。兒子已經覺醒并做出反抗;如果她不調整自己與孩子的邊界,還可能醞釀出更大的不幸。 (三)家長和孩子的邊界類型 家長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不斷形成并調整自己與孩子的邊界?傮w而言,家長與孩子的邊界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健康的邊界:家長能恰如其分地區分自己與孩子的邊界,懂得如何與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也懂得在適當的時機從孩子的親密關系中退位、讓位。 不健康的邊界:家長自身的人格并不完善,加上對孩子的愛之深(可以為孩子付出一切)、痛之切(孩子的問題不能不管)、恨之極(孩子的問題已經管不了,于是由愛到冷漠,出現暴力甚至拋棄),導致家長與孩子長期處在不健康的、畸形的邊界關系中。 不健康的邊界中,有三個誤區是家長容易踏入卻并沒有覺察的,分別是缺位、越位和錯位。家長在處理自己和孩子的邊界問題時,應盡量避免缺位、越位和錯位,才有可
奔跑吧,爸媽:心理學工作者的人格教育實踐 作者簡介
洪偉,臨床心理學博士,愛普希心理資本機構創始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知名心理危機干預專家,EAP專家,家庭教育專家。 擁有十余年世界500強中高層管理經驗,多家高校就業與心理顧問、客座教授。 參與編著《孩子去哪兒》,多次充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與鳳凰衛視節目嘉賓,多次接受《心理醫生》專訪。
- >
朝聞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