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情報搜集的五大科目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519364
- 條形碼:9787515519364 ; 978-7-5155-193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情報搜集的五大科目 本書特色
《情報搜集的五大科目(全新中文譯本)》涵蓋開源情報、人力情報、信號情報、地理空間情報、測量與特征情報等五大搜集科目,并對情報搜集的定義、歷史、流程、管理和趨勢等進行了系統介紹。這是一部重要的情報搜集專著,由五位情報實戰專家撰稿,兩位情報理論家擔綱主編,有助于正確認識美國情報搜集理論和方法,對我國情報和安全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情報搜集的五大科目 內容簡介
本書涵蓋開源情報、人力情報、信號情報、地理空間情報、測量與特征情報等五大搜集科目,并對情報搜集的定義、歷史、流程、管理和趨勢等進行了系統介紹。這是一部重要的情報搜集專著,由五位情報實戰專家撰稿,兩位知名情報理論家擔綱主編,有助于正確認識美國情報搜集理論和方法,對我國情報和安全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情報搜集的五大科目 目錄
第1章 引 言
一些重要的定義
第2章 開源情報
一、開源情報的定義
二、開源情報的歷史
三、開源情報的管理
四、誰來生產開源情報
五、國際開源情報
六、私人行業的開源情報
七、開源情報*理想的目標類型
八、開源情報的未來趨勢
第3章 人力情報
一、人力情報的定義
二、人力情報的歷史
三、人力情報的管理
四、各國人力情報搜集概況
五、理想的目標
六、未來趨勢
第4章 信號情報
一、信號情報:以密碼術為基礎
二、從莫爾斯碼到一戰
三、一戰期間
四、信號情報進一步發展:兩次世界大戰之間
五、信號情報的演化:二戰時期
六、冷戰中的信號情報
七、信號情報的評估
八、信息革命與信號情報:計算機、互聯網和網絡空間
第5章 地理空間情報
一、地理空間情報的定義
二、地理空間情報的歷史
三、地理空間情報的主要特性和組成
四、地理空間情報的管理
五、國際地理空間情報
六、地理空間情報*理想的情報目標類型
七、趨勢
第6章 測量與特征情報
一、測量與特征情報的定義
二、測量與特征情報的歷史
三、測量與特征情報的主要子科目
四、測量與特征情報的管理
五、國際測量與特征情報
六、測量與特征情報*理想的情報目標類型
第7章 搜集管理
一、設計和預算
二、國家情報總監的角色
三、任務、處理、開發和分發
四、國會和搜集
五、展望
致 謝
主編簡介
撰稿人簡介
英漢人名對照
英漢術語對照
情報搜集的五大科目 節選
第1章 引 言 和戰爭一樣,情報搜集也是有據可查的*早的人類有組織活動之一。情報搜集領域*早的著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 世紀至公元前6 世紀:《民數記》中的間諜迦勒和孫武的《孫子兵法》。令人驚訝的是,希伯來和中國這兩大古代文明,雖然在地理上相隔甚遠,而且肯定互不了解,卻在人類歷史的早期時代,幾乎同時開始討論情報搜集的重要性。其核心觀點非常簡單——情報產生力量(information confers power)。誰*擅長搜集(和開發)相關的情報,誰就有可能獲得勝利。到了21 世紀,美國情報界在這兩方面的能力都是首屈一指的。 情報界所說的搜集,通常指的是五大科目(來源):開源情報(Open Source Intelligence, OSINT)、人力情報(Human Intelligence,HUMINT)、信號情報(Signals Intelligence,SIGINT)、地理空間情報(Geospatial Intelligence,GEOINT) 和測量與特征情報(Measurement and Signature Intelligence,MASINT)。關于它們的來源、能力或是秘而不宣的用途,外界都有許許多多的傳說乃至神話。很多流傳甚廣的說法其實都與事實相去甚遠,而這就是我們撰寫本書的原因。我們的目的是為讀者提供通俗易懂而又詳細全面的介紹,幫助他們了解美國的情報搜集能力。為此,本書所有章節都采用類似的結構。我們會介紹每種情報(或者說每個情報搜集科目)所特有的起源和歷史發展,因為這對了解其發展歷程和今天的用途具有重要意義。我們還會討論每個情報搜集科目*適用的情報類型,以及人們基本上束手無策的情報類型。我們還將討論每個情報搜集科目的管理問題,介紹有時被稱為TPED 或TCPED的流程:任務、搜集、處理、開發和分發。所有情報,不論它的獲取來源到底是什么,也不論它是技術情報還是非技術情報,都必須通過TPED 流程,才能生產出可供分析人員和決策者使用的情報。 應當注意,盡管本書以美國為中心開展討論,但美國并不是唯一使用這些技術的國家。目前,許多國家在太空搜集地理空間情報,許多國家也具備信號情報和測量與特征情報的力量。人力情報和開源情報是*“民主”的情報科目,因為它們并不需要先進的技術。很難想象一個國家會不搜集人力情報,不關注開源情報。 請注意本書所說的組織(organization)。我們在介紹每個情報搜集科目時,選擇在其傳統的“煙囪”中加以討論。換言之,它們是并行但不相交的活動。我們將按科目逐一介紹。這是*好的介紹方式,因為這樣才能以統一的方式詳細介紹其核心能力。另外必須了解的是,這是搜集人員(collector)的觀點。下面我們將提供相關背景,介紹這些“井”,或者說這些專業組織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正確地講,美國情報界不應當被稱為一個組織。雖然它有一個名義主管(國家情報總監[DNI]),但其內部還有許多獨立機構,而且這些機構的組織結構、作用和任務也各不相同。今天的美國情報界并不是規劃出來的。它能發展成為現在的形式,經歷了漫長的時間,是立法、行政決策、經驗積累以及新增能力等因素綜合的結果。 美國情報界是在二戰和《1947 年國家安全法》出臺(該法授權成立中央情報局[CIA],并設中央情報總監[DCI]一職)后發展起來的。此后的幾十年間,美國又成立多個組織,專門負責搜集處理不同類型的情報。比如,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專門負責信號情報,尤其是針對敵方通信進行搜集、處理、解密和分析。美國中央情報局行動處在發現、征募、審查、派遣和管理秘密人力資源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美國國家影像解譯中心(NPIC)已成為圖像解譯領域的技術專家——起初是航拍,后來是衛星成像。再次重申,這些專業組織以“信息井”的形式工作,因此被稱為“煙囪”。每個組織都在對原始情報的TPED 流程進行管理,互不干擾。在當時,這是一種快速高效的工作方法,可以用來執行多種高難度的搜集任務。不過,隨著情報搜集工作的工作量和復雜程度不斷增加,每個情報搜集科目都開始有多個機構涉足。國家安全局和中央情報局都在搜集信號情報。中央情報局、國防情報局(DIA)及軍方各軍種都在搜集人力情報。另外,所有機構都在搜集開源情報。其結果就是重復勞動、浪費資源,往往還要爭奪預算,導致情報藩籬而非情報共享。跨情報科目管理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將在本書*后一章討論。 我們在本書各章都會提醒讀者注意,有些人負責制定策略,負責集中管理搜集工作,這樣各個情報搜集科目才能以更統一的方式發揮效力。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尋找和彌補搜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也是為了讓各個情報搜集科目支持或質疑彼此搜集到的情報——二者對分析工作極為重要。搜集人員首先應當承認,自己必須了解搜集工作的總體目標,這樣才能以*有效的方式回應情報需求。在這里,分析人員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不進行分析,就無法詳細指出缺失的部分,無法評估搜集工作,也無法提供相關背景,搜集工作的效果將大打折扣。因此,分析人員必須熟悉搜集系統的能力,這樣才能有效地將它們應用于自己的情報問題當中。通常,分析人員對目標的了解*為深入,因此可以幫助制定搜集策略,以獲取想要掌握的情報。我們既需要搜集,也需要分析,正如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詹姆斯?克拉珀(James Clapper)在強調必須實現情報一體化(intelligence integration)時所敦促的那樣。 ……
情報搜集的五大科目 作者簡介
馬克·洛文塔爾(Mark M. Lowenthal)博士,擁有近50年的美國情報工作經驗。曾任中央情報助理總監(ADCI),國家情報委員會(NIC)副主席,眾議院情報常設特別委員會秘書長,國務院情報研究司(INR)辦公室主任、副助理國務卿等職。在情報研究和國家安全領域頗有建樹,代表作《情報:從秘密到政策》一書已成為美國高校標準教材。羅伯特·克拉克(Robert M. Clark)博士,擁有50多年的美國情報工作經驗。曾任空軍中校電子作戰官和情報官,中情局高級分析師、分析方法組組長。在西方情報界享有極高聲譽,代表作有《情報分析:以目標為中心的方法》《情報搜集技術》《情報搜集》等。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