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堯臣集編年校注(典藏版)(全3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97611
- 條形碼:9787532597611 ; 978-7-5325-976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梅堯臣集編年校注(典藏版)(全3冊)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古典文學研究者、愛好者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詩集,復旦先賢朱東潤先生編年校注。
梅堯臣集編年校注(典藏版)(全3冊) 內容簡介
本書以殘宋本和萬歷本為底本,參校宋犖本、順治本、康熙本、正統本等,所收的作品超過以往的《宛陵文集》,是目前很完備的一個本子。每卷包括年譜和作品,注文為夏敬觀的遺稿,朱東潤先生重新編年作補注,并撰寫4篇敘論,在正文后附錄116篇參考資料。
梅堯臣集編年校注(典藏版)(全3冊) 目錄
前言
敘論一 梅堯臣詩的評價;二 如何進行編年;三 梅堯臣集的版本;四 原注和由原注引起的推測
卷一 天圣九年(一〇三一年)
卷二 天圣十年,一稱明道元年(一〇三二年)
卷三 明道二年(一〇三三年)
卷四 景祐元年(一〇三四年)
卷五 景祐二年(一〇三五年)
卷六 景祐三年(一〇三六年)
卷七 景祐四年(一〇三七年)
卷八 景祐五年,一稱寶元(一〇三八年)
卷九 寶元二年(一〇三九年)
卷十 寶元三年,一稱康定(一〇四〇年)
卷十一 康定二年,一稱慶歷(一〇四一年)
卷十二 慶歷二年(一〇四二年)
卷十三 慶歷三年(一〇四三年)
卷十四 慶歷四年(一〇四四年)
卷十五 慶歷五年(一〇四五年)
卷十六 慶歷六年(一〇四六年)
卷十七 慶歷七年(一〇四七年)
卷十八 慶歷八年(一〇四八年)
卷十九 皇祐元年(一〇四九年)
卷二十 皇祐二年(一〇五〇年)
卷二十一 皇祐三年(一〇五一年)
卷二十二 皇祐四年(一〇五二年)
卷二十三 皇祐五年(一〇五三年)
卷二十四 皇祐六年,一稱至和元年(一〇五四年)
卷二十五 至和二年(一〇五五年)
卷二十六 至和三年,一稱嘉祐元年(一〇五六年)
卷二十七 嘉祐二年(一〇五七年)
卷二十八 嘉祐三年(一〇五八年)
卷二十九 嘉祐四年(一〇五九年)
卷三十 嘉祐五年(一〇六〇年)
拾遺
迻錄 各版序跋
梅堯臣集編年校注(典藏版)(全3冊) 作者簡介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稱梅宛陵。北宋中期詩人,與蘇舜欽并稱“蘇梅”。創作風格力求平淡,在很多方面開啟了宋詩不同于唐詩的風貌,南宋劉克莊曾謂“本朝詩惟宛陵為開山祖師”。 朱東潤(1896-1988),生前為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以其對傳記文學、文學批評史建設的貢獻而著稱于世,著有《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梅堯臣傳》《張居正大傳》等。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經典常談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