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做出好選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750807
- 條形碼:9787505750807 ; 978-7-5057-508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做出好選擇 本書特色
選對了方向的人,真的會信“努力大于選擇”,但大部分的人問題不是不想努力,而是在糾結“選什么路好”。普通人*怕選錯路,做了無用功。好在馬華興和王鵬兩位資深職業規劃專家,把他們多年的個人和企業咨詢經驗變成了這本書,一定能幫你在人生中做個好選擇。 ——秋葉 秋葉商學院、秋葉PPT創始人 人生*遺憾的莫過于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如何做出選擇?馬華興和王鵬老師用一本詳盡的教程讓你看清方向,看透本質,做出職場每一步的*好選擇! ——王慶俊 混沌大學合伙人&HRVP 我的工作就是幫助個體高效對接企業,幫助企業精準遴選人才,因此經常會面對客戶的職業選擇問題。馬華興老師和王鵬老師都是在這方面的資深大咖。他們把我們獵頭甄選候選人時經常遇到的問題用更系統獨特的視角解讀答疑,給我豁然開朗的感覺。這本書有趣、有用、有料。 ——楊COCO 知名獵頭顧問 工作這么多年,無論是之前做營銷還是之后做手機攝影和短視頻,我都經常跟王鵬和馬華興兩位老師聊天,他們講的內容和寫的內容都特別務實接地氣,能*直接地幫到你。這回看到他們合作寫了這本書,內容都是多年職業發展咨詢經驗的積累。如何做一個靠譜的選擇?你的問題都在這本書里找到答案。 ——卷毛佟 知名手機攝影師,抖音400萬大V 對于所有存在職業困惑的人而言,這是一本讓你耳目一新的書。王鵬和馬華興兩位服務職業發展行業十年的資深導師以一種不同的方式分析了困擾很多人多年的典型選擇難題。它總讓你忍不住去翻下一頁。 ——趙偉 萃智指南者教育科技創始人
做出好選擇 內容簡介
從踏入職場的那一刻開始,人們就將面臨各式各樣的困惑與煩惱。然而,在觀望、規劃、入行、磨煉、轉型、再起這條幾乎統一的職場發展道路上,有一些問題卻是大部分職場人都會經歷或正在經歷的。 所有的職場難題,本質上都是選擇題。 如何在迷茫與困惑中看清問題本質,發現表象之下的隱藏選項,進而做出有利于職場發展的好選擇?你需要職業規劃專家為你打開思路。 本書兩位作者皆為資深職業咨詢師,有著充足的大公司和教育行業的咨詢經驗。他們總結了37個高頻的職場困惑,分為五個部分,分別討論行業的趨勢和發展、職業規劃、職場關系和人際矛盾、職業發展與晉升、工作去留與平衡的各種選擇題。 不論你處于什么階段,你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進而發現破局的思路。它將指導你行動,讓你重拾熱情與信心,在職場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做出好選擇 目錄
01 風口上的豬,是飛得更高還是摔得更慘
人工智能時代來臨,哪些是低危職業/ 003
“斜杠”會成為未來年輕人職業發展的趨勢嗎/ 010
自由職業者如何發展職業/ 015
考上公務員該怎么發展職業/ 023
在中小家族企業該如何發展職業/ 031
進修學歷對職場提升有幫助嗎/ 038
專家和管理,哪個更有利于職業發展/ 045
通才和專才,哪個更值錢/ 053
02 理想與面包,究竟哪個更重要
我對未來很迷茫,怎么辦/ 061
工作選擇該聽父母的意見嗎/ 069
按自己的天賦優勢去求職,失敗了怎么辦/ 075
面試不被錄用,除了能力還有哪些原因/ 081
努力拼搏賺錢,還是平淡生活,隨遇而安/ 088
努力找自己喜歡的工作,還是喜歡上自己的工作/ 093
工作十幾年一直找不到自己的理想怎么辦/ 099
30 歲之前要確定職業方向,否則就沒機會了嗎 / 104
03 飛來橫鍋,應該怎么應對
領導總是針對我怎么辦/ 113
溝通中無意和上級起了沖突怎么辦/ 119
如何成為領導喜歡的下屬/ 125
工作中為什么往往“會說的”人占便宜/ 132
如何判斷領導是在培養你,還是在壓榨你/ 138
領導給我的崗位,和我自己的發展目標沖突怎么辦/ 144
跟客戶的意見有沖突,應該堅持自己的專業判斷,
還是聽客戶的/ 150
領導不兌現獎勵承諾怎么辦/ 155
04 百轉千回,如何更進一步
為什么我很努力了,就是賺不到錢/ 165
聽了很多課,看了很多書,為什么生活
還是沒有大的改變/ 169
我的顏值不高,該怎么發展/ 175
在大城市打拼如何發展自己的人脈/ 182
怎么讓公司更多的人,特別是大老板認識我/ 188
在公司里是該追求升職還是加薪/ 194
05 走還是留?這一直是個問題
剛入職有激情,工作半年后激情不在想離開,
怎么辦/ 201
手頭的項目不受重視,沒有資源,又必須要做,
怎么辦/ 208
行業在走下坡路,我應該走還是留/ 213
原有部門取消并入新部門,該留下還是離開/ 220
如何為可能的裁員準備PLAN B / 227
老公說,“別工作了,養你一輩子”,該信嗎/ 235
事業上升期突然懷孕,該怎么辦/ 241
后 記/ 246
做出好選擇 節選
“斜杠”會成為未來年輕人職業發展的趨勢嗎 “這是我工作的第四個年頭,我對本職工作說不上熱愛,只能算是謀生手段吧。我周圍很多同事都有兼職工作,就是大家說的‘斜杠青年’。有朋友勸我說‘斜杠青年’是未來的趨勢,讓我早做準備,別在一個崗位上耗盡精力。我有些心動,但是又不知道能做什么兼職?” 有天,我找了一個著名的手相大師給我看手相。 他看了看我的手說:“你皮膚挺干啊! 沒等我回應他就繼續說道:“要不試試這款護手霜吧! 我:…… 你看,連大師都要做副業。這個時代,大家都流行斜杠,好像你不在業余時間做點什么,就顯得很沒上進心。 在對斜杠這件事的態度上,社會普遍有兩種典型的觀點: **,我們應該專注主業,斜杠很不靠譜。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全部投入主業都不一定能做出成績來,還要分出一部分去做兼職?相當于一份精力兩個工作分,很容易出現一個都做不好的情況,這就是舍本逐末,怎么會有好結果? 第二,斜杠非常有必要,是主業的“B計劃”。萬一遇到主業發展不順利,比如裁員,有一份兼職工作至少有個保底。而且還有可能通過兼職鏈接更多的職場人脈和職場資源,對主業反而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拋開具體情況談對錯是沒有意義的。所以要不要斜杠,以及要做什么斜杠得從自己的情況出發。我將從三個方面幫你逐一分析“斜杠”這件事。 斜杠只在某些領域是趨勢 斜杠是不是趨勢得看你兼職的雇主是誰。我把雇主大致分為兩類:個 人和企業。一般來說,如果你“斜杠”的雇主是企業,那沒準不是趨勢。 羅輯思維曾經定義過一類新型人才,叫U盤型人才——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簡單說就是企業不需要給這類員工固定崗位,員工也不追求在企業有一席之地,員工自帶專業與技術,企業需要的時候就像U盤一樣插上去,工作結束后可以拔下來。U盤也不需要固定在某一臺主機上,在這臺主機上工作完了就可以隨時插到下一臺主機的接口中。這種觀點一度十分流行。 如果一個人天賦異稟,同時斜杠多家企業,收入翻十倍不是夢。但是你仔細想想, U盤里裝的從來都是不頻繁使用的文件,有誰會把操作系統裝在U盤上?更不用說萬一U盤自帶病毒,整個電腦系統都得癱瘓。 企業能外包的都是非核心業務。做一個U盤型人才也就意味著這類人只能做企業的非核心工作,而那些核心、值錢的項目永遠做不了,因為很有可能你轉頭就去競爭對手的公司繼續做U盤,這對企業來說要冒巨大的風險。不過,非核心業務也有可能變為核心,那就會出現“外包變自雇” 的角色變化。比如:一些電商公司原本是把設計外包給兼職的設計師,設計師就是U盤;但當電商公司規模變大,設計工作變得更為重要,他們往往就會改變策略,變外包為自雇,自己招聘全職設計師。 反之,如果服務的是個人客戶,那兼職確實是個趨勢。其原因在于:當互聯網成為基礎設施的時候,會成倍放大個人的工作效率。比如你想要當個作家出本書,從選題開始,到寫作、修改、刊印、營銷,*后到達讀者手里,每一個環節都有一堆人相互配合,短則一年,長的甚至幾年才能完成一本書的出版。但是微信公眾號的出現打破了這個煩瑣的流程,從文章創作到排版上傳,從公眾號群發到打賞收錢,整個流程一個人就可以完成,一個人堪比一家公司。 所以,多數斜杠能堅持下來,都是因為在為個人服務,比如:斜杠寫文章、斜杠做課程、斜杠社群運營、斜杠開小店、斜杠帶貨…… 三種典型斜杠模式優缺點分析 雖然斜杠在個人領域的確是一個趨勢,但不代表人人都能賺到錢。因為斜杠也有章法,這里有三種典型的斜杠模式。 **種模式是賣時間。比如,白天上班,晚上或者周末跑滴滴、送外賣、擺地攤等。簡而言之就是利用業余時間,多打一份工。這種模式的優點在于門檻低,易于操作,只要你愿意,總會有各種兼職的機會。但是缺點也非常明顯,工作辛苦但是收入提升不多。一方面你的時間有限,一天24小時,主業8小時,吃飯睡覺6~8小時,*多你還能擠出8~10個小時的時間兼職。另一方面由于兼職門檻低,一小時的工作酬勞往往也不會太高。這種賣時間的斜杠,總給人一種“其實在加班”的錯覺。 第二種模式是賣興趣。比如,我喜歡寫作,我就開個公眾號,不斷地寫。我也不指望一定能靠寫作養活自己,但是我持續寫,有人持續看,我就挺高興。說不定粉絲越來越多之后,我可能就把興趣變成主業了。手機攝影、心理咨詢、寫作演講,基本都是這種模式。這種模式的優點是起步快,如果有一定數量的粉絲認可還能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但是這種模式回報周期長,很難堅持下來。從興趣愛好,到能夠賺錢,到*后完全養活自己,除了靠長期投入時間,還得拼個人技能和經驗,畢竟你是在拿自己的業余水平挑戰別人的專業水平。 第三種模式是賣關系。拿兼職賣保險做例子。兼職賣保險能賣出好業績的人,都具備一個前提條件:他認識的人足夠多,相信他的人也足夠多。保險、微商的本質是做漏斗篩選:你認識1000個人,里面恰好有100個人對你的產品有需求,這100個人里恰好有10個相信你,于是成交了。賣關系的模式優點是變現快,銷售話術都是現成的,只要肯學,賺錢不會特別難。但如果沒有新的關系補充,很快就會陷入瓶頸,而信任都是靠時間堆出來的,舊的關系賣完了,新的關系信任度又不夠,中間這段時間就青黃不接了。 做斜杠的正確思路 如果真的想做斜杠,正確思路應該是怎么樣的呢? 一切職業的本質都是交換:我們賣出時間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換回錢。而斜杠這件事無非也就是要在賣時間和賣能力上下功夫,我總結了兩個斜杠思路,供你參考。 思路一,同一份時間,賣出更多次。工作就是把8個小時打包賣給公司。那有沒有可能8個小時同時賣給很多公司呢?一個方法就是“產品化”。比如一個人花了10個小時錄制了一門網課,網上售價99元,如果有100個人買就相當于把這10個小時的勞動成果賣了100次。所以,斜杠的**個思路是一定要去做那些投入一次能夠反復售賣的事情。一方面會放大你的勞動成果,另一方面不會一直占用你的精力,不影響主業的發展。這叫“副業”變“復業”,重復的“復”。 思路二,賣給更高客單價的客戶。如果你提供的服務很難產品化,那能不能賣更貴的價格。我有一個朋友在職業發展和職業規劃領域很專業,她曾經開過一個公司,專門面向大學生提供職業規劃的咨詢和培訓業務,也拿到了一點種子投資,但是苦撐了兩年,完全沒做起來。她后來分析原因,并不是她的能力有問題,她咨詢過的畢業生都能抓住不錯的機會入職心儀的公司,問題應該在客戶定位上。本來就缺錢的大學生在職業方面根本不愿意花錢。于是她果斷轉型,某頭部大學MBA出身的她,開始做名校MBA輔導,從準備材料到備考再到面試輔導,一個客戶就收3~4萬元,一個人一年服務30個客戶,反而做得小而美。畢竟能花30~40萬元讀MBA的群體,并不太抗拒再多花10%買個輔導作為保險。 所以,如果提供的服務沒法產品化,那就要學會挑客戶,盡可能地去服務高客單價的客戶群體,讓單位時間的效益*大化。這叫“副業”變 “富業”,富裕的“富”。 沒有副業,只有復業,或富業。
做出好選擇 作者簡介
馬華興 資深生涯規劃培訓師、咨詢師、言職有理(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 曾任央企研發總監,《環球人物》開腔欄目嘉賓。 已幫助近千名職場人士做出最靠譜選擇,他們或升職加薪,或成功轉型。 著有《思維破局》《現在的淚,都是當年腦子進的水》《老馬的職業“鬼”話》等暢銷書。 王鵬 北京大學心理學碩士,言職有理(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連續十年為企業內講授職業發展課程,培訓學員超百萬。 阿里巴巴、百度、新浪、京東、小米、貝殼網、順豐、惠普、華潤、豐田、新東方、渤海銀行等知名企業特邀職業發展專家。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