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塞利格曼自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208799
- 條形碼:9787572208799 ; 978-7-5722-0879-9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塞利格曼自傳 本書特色
● 積極心理學之父、美國心理協會終身成就獎獲得者馬丁·塞利格曼首部自傳。因為他,心理學進入了全新的時代! 塞利格曼是Z具影響力的還在世的心理學家之一,是當代心理學的一面旗幟,經歷并引領了當代心理學的轉向。正是他,讓幸福成為心理學的研究內容,讓追求幸福成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 一部塞利格曼傳,就是一部積極心理學發展史,以及半部當代心理學變革史。每一個心理學人和追求幸福的人都應該讀! 塞利格曼推動心理學完成了4大變革:一,心理學摒棄了行為主義并認真對待認知;二,心理學把研究的關注點從痛苦轉向幸福;三,心理學終于認真對待進化論和大腦;四,心理學從對過去的癡迷轉向研究如何思考未來。 自他開始,心理學從研究痛苦轉向研究幸福,從關注病人轉向關注普通人。可以說,想要了解當代心理學的發展和變革,就一定不能錯過塞利格曼的自傳。 ● 國內四大高校心理學領軍人聯袂推薦。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中國積極心理學發起人彭凱平擔綱主編并傾情推薦,南京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周仁來、西南大學心理學部部長陳紅、東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蓋笑松、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趙昱鯤聯袂推薦! ● 湛廬文化出品。
塞利格曼自傳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 起點: 初識心理學 ; 成長: 從研究狗到研究人 ; 成就: 積極心理學的創建 ; 蓬勃: 積極心理學讓世界大變樣 ; 展望: 從無助到希望的變革幾部分, 主要內容包括: 童年: 我是父母的樂觀主義宣言 (1942-1955) 、青春: 階層割裂下的無助與自卑 (1955-1960) 等。
塞利格曼自傳 目錄
推薦序 希望開創“人類第二個軸心時代”的心理學巨匠(彭凱平) -001
引言 希望之路 -013
**部分 起點:初識心理學
第1章 童年:我是父母的樂觀主義宣言(1942—1955) -021
第2章 青春:階層割裂下的無助與自卑(1955—1960) -032
第3章 普林斯頓求學生涯:淪為悲觀主義者(1960—1964) -045
第4章 心理學界*轟動的鬧劇(1964) -061
第5章 對習得性無助的研究(1964—1967) -069
第6章 邁向臨床心理學的**步(1967) -078
第二部分 成長:從研究狗到研究人
第7章 康奈爾大學:創造力的孵化器(1967—1969) -087
第8章 賓夕法尼亞大學:確立精神病學的研究方向(1970—1972) -100
第9章 實驗心理學:聲名遠揚,但無法用于現實生活(1972) -108
第10章 聲域:認識自己,接納自己(1973—1974) -116
第11章 英格蘭:到一流學府學習臨床心理學(1975) -125
第12章 高級研究中心:研究痛苦,更要研究幸福(1978—1979) -135
第13章 抑郁癥:精神健康遠比沒有罹患精神疾病更重要 -145
第14章 臨床心理學:只有將心理學應用到人身上才有意義(1980—1983) -155
第三部分 成就:積極心理學的創建
第15章 曼迪:一生摯愛(1988—?? ) -173
第16章 活出*樂觀的自己(1989—1993) -183
第17章 當選美國心理協會主席(1995—1999) -196
第18章 創建積極心理學(1998—2001) -200
第19章 優勢與美德:召喚人性中的善良天使(2000—2004) -210
第四部分 蓬勃:積極心理學讓世界大變樣
第20章 耳順之年:持續的幸福(2002) -219
第21章 積極心理學的進步和批評(2001—2011) -224
第22章 積極教育:教出樂觀的孩子(1992—?? ) -242
第23章 中央情報局:我絕不會幫助使用酷刑(2002) -254
第24章 軍隊:打造一支心理健康的軍隊(2008—2017) -267
第25章 身體健康:樂觀會帶來健康和幸福(2007—2017) -280
第五部分 展望:從無助到希望的變革
第26章 人類,永遠不會停止憧憬未來(2008—2016) -297
第27章 大腦中的希望回路(2016) -312
第28章 讓心理學成為建構幸福的學科 -320
致謝 -327
參考文獻 -329
譯者后記 追求幸福的相伴 -345
塞利格曼自傳 節選
引言 希望之路 1996年的暮春,我和家人正驅車穿行在黃石公園里,突然,我收到了一條足以改變我人生軌跡的消息。我通過一部公用電話,得知自己當選了美國心理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主席。自彼時起,直至今日,這依然是我一生中所獲得的*高榮譽之一。 數月后,作為下下屆當選主席(第二年我將成為候任主席,第三年方上任就職),我出席了在多倫多舉行的APA年會。年會上,我被告知學會理事會并沒有我的席位。盡管多數學會會員待我很友好,甚至有些過分熱情,但學會的權威大佬們個個都很冷漠,因為在學會主席的競選中,我以壓倒性的優勢擊敗了他們所指定的候選人。離開多倫多時,我非常沮喪,不知道自己在這樣一個國家級的平臺上能否有所作為。 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頓悟了。 “沒做錯”不等于“做得對” “趕緊干活去,妮基·塞利格曼(Nikki Seligman)!”我不耐煩地咆哮著。那時,多倫多年會已經過去三周了,我依舊情緒低落。當時,家里正忙著除草,可妮基玩得正歡,她不停地跳著、唱著,還把雜草拋向空中。聽到我的怒吼,妮基又驚又怕,連忙轉身跑開。過了一會兒,她又慢慢地走了過來。 “爸爸,我可以跟您說會兒話嗎?” 我點了點頭。 “爸爸,您還記不記得,5歲前,我一直是個愛哭鬼,每天都哭個不停?” 我又點了點頭。 “那您有沒有發現,從5歲生日以后,我就一次都沒有哭過了?” 我再次點了點頭。 “在我生日那天,我下定了決心,以后再也不要哭哭啼啼的了。后來我做到了,這對我來說是很難的事。所以,如果我都能做到不哭,您肯定也可以做到不發脾氣。” 我聽得目瞪口呆,因為妮基說得對極了。 首先,那時我脾氣不好,還為此揚揚得意。但我破天荒地**次意識到,我以往之所以會成功,或許并非因為自己擁有所謂能夠覺察每一個瑕疵的“關鍵能力”,而是這種能力沒有影響我取得成功。如果妮基能夠改變自己,我應該也能。所以,我決定做出改變。 其次,我的這種“矯正”式的育兒觀是錯誤的。如果我能夠糾正孩子所有的錯誤,比如通過訓斥讓妮基不再懶惰,那我理應培養出一個完美無瑕的孩子才對。不過,這真是一派胡言。相反,我應該挖掘妮基的長處。正如我所了解的,妮基善于洞察人心,我應該對這一點大加贊許,這樣能夠幫助妮基揚其所長,而不必將大量的時間浪費在彌補她的短板上。 *后,也*重要的是,我悟到了在今后始終激勵自己的信念:在構建美好生活方面,心理學應該發揮顯而易見的作用。現行的心理學科學和理論實踐還不夠成熟。心理學始于這樣一個前提:“沒做錯”等于“做得對”。可是,如果心理學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消除世間所有的弊病,諸如精神疾病、偏見、無知、悲觀、孤獨等,那么人類的生活理應是完美無缺的。但是,弊病的消除并不等于幸福的降臨。心理學不應該僅僅是一門用于化解悲傷和憂愁的學科,還應該是一門呈現幸福和快樂的學科。所以我要再次強調,“沒做錯”并不等于“做得對”。 積極心理學的愿景 1997年1月,我以APA候任主席的身份開始任職。與此同時,創辦一門名為“積極心理學”的新學科的想法也在我腦海中醞釀起來。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加上我也希望能夠在自己的任期內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于是在上任的那一天,我先迅速啟動了另外一個沒那么冒險和激進的計劃。我去拜訪了斯蒂夫·海曼(Steve Hyman)。海曼年輕有為,時任美國國家精神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NIMH)所長,但他絕非寡淡無趣的華盛頓官僚,而是一位世界級的才子,曾任哈佛大學神經精神病學教授。我和海曼均熱衷于一種治療方法:循 證治療。 “海曼,”我說道,“我贏得了APA史上*多的選票,我現在肩負著一個使命。我們如今有機會改變APA的航向,讓我們共同啟動循證心理治療的計劃吧。” “如果你能搞定APA那幫頑固不化的老家伙們,馬丁,”海曼回應道,“我就負責籌集4000 萬美元來支持你的這項研究計劃。” 科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以及有志于重鼓APA的士氣,此番愿景同時在我的腦海中躍動。我申請出席個人實踐與科學促進委員會(Counci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rivate Practice and Science,CAPPS)的會議,該委員會曾在APA主席競選中支持敗于我的候選人,但于我而言,更重要的是向委員會闡述我的愿景。委員會允許我做15分鐘的發言,那是我首次與機構里的權威們正面交鋒。 然而,事情進展得并不順利。 APA新落成的辦公大樓奢華氣派,會議室眾多且設施齊全,在其中一間會議室里,大約有20位委員圍坐在一張巨大的圓桌邊,他們個個面無表情。APA的財務主管杰克·麥凱(Jack MacKay)明智地在華盛頓特區投資了房地產,使APA的市值達到了一億美元。在當時所有的美國國家級專業組織中,APA或許是唯一一家盈利良好的協會。 我開始發言了。委員會的這幫大佬目不轉睛地盯著我,仿佛我是一只來自外星球的奇怪大鳥。我的嗓門不由自主地越來越大。大佬們還在盯著我,我沒法讓自己的聲音多些柔和,少點尖銳。“這幫家伙討厭我,”我思忖著,“我在競選中打敗了他們,他們一定會報復我的。”在我描述將心理療法放置在一個持久的循證平臺上的可行性時,大佬們的臉色愈發黯淡,眼神也愈發充滿敵意。*后,我總結道,NIMH 愿意投入4000萬美元來為這項工作提供資助,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 這本是能引起鼓掌喝彩的一句話,現場卻是死一般的沉寂。*終,即將上任的下一屆委員會主席斯坦·莫多斯基(Stan Moldawsky)用一個問題打破了沉寂:“如果出來的證據對我們不利,怎么辦?” 會后,莫多斯基的得力干將羅恩·勒旺(Ron Levant)邀我出去喝了一杯。在一番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后,勒旺說道:“馬丁,你小子麻煩大了。” 一生當中,我曾聽過諸多金玉良言,但自學生時代起,能稱得上良師益友的只有一位,那就是雷·福勒(Ray Fowler)。福勒曾擔任APA的CEO,與那些走馬燈式的主席不同,他對APA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認為自己*大的職責便是幫助APA培養*好的主席。在參加那次CAPPS的會議多年后,福勒悄悄告訴我,他*大的長處便是樂于與蠢人周旋,在那一刻,我明白了他說的是什么人。 福勒來自亞拉巴馬州,是當地著名的人格心理學家,曾對很多名人進行過人格分析,并在亞拉巴馬州的大學擔任過心理系主任,隨后被選為APA主席。那個時候,APA遭遇了解體危機。由于為雜志《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投入了重金,APA山窮水盡。當時,APA的整個管理層被解雇,福勒臨危受命擔任CEO。他的確不辱使命,拯救了整個協會,*終成為APA任期*長的CEO之一。 福勒極其誨人不倦、平易近人。在我競選APA主席時,他是APA高層中唯一對我抱有希望并鼓勵我勇于嘗試的人。 如今,深陷困境的我找到了福勒,希望他能提供幫助。 “這世界上有兩種類型的領導,”在耐心地聽完我那場大潰敗的故事后,福勒告訴我,“一種是錙銖必較事務型,另一種是大刀闊斧變革型。你不大可能把委員會的這幫人完全掃地出門。他們位高權重。與你相比,他們在如今的位置上會坐得更長久、更穩固。如果不想落敗,你就必須成為一個‘大刀闊斧變革型’主席。馬丁,你的職責就是要讓美國的心理學從此走上新的道路。” 從我首次接觸心理學到成為APA主席的30多年里,心理學領域的兩個敵對派系——行為主義學派和精神分析學派,始終處于對峙狀態。雖然他們各執己見,但有著諸多相同的信條。二者皆聚焦于對痛苦的研究,卻從未認真、嚴謹地考慮過“進化”這個概念;二者均篤信往昔,尤其相信童年創傷所帶來的影響;二者皆把思考和意識視為夢幻泡影;此外,二者皆在幸福、美德、自由意志、意義、創造力和成功等諸多認知領域存在共同的盲點。簡而言之,行為主義學派和精神分析學派都遺漏了讓人生有意義的東西。 我本人見證了心理學的變革,并在諸多緊要關頭引領了這些變革。在我的職業生涯中,心理學否定了諸多假設,清除了四大認知盲點。**,摒棄行為主義學派的戒律,接納認知和意識;第二,接納進化論并認識到大腦對人類學習的限制;第三,不再局限于對錯誤的一面予以治療,還構建了引領人們走向正確與積極的體系;第四,著眼于未來,而非僅執著于往昔。 綜上所述,這些內容構成了令人滿懷憧憬與向往的全新心理學。 本書將講述在過去50多年中,心理學領域發生的諸多巨大變化,并以我是如何改變的為例子,來講述心理學這個領域是如何被改造的。
塞利格曼自傳 作者簡介
[美]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 ● 知名心理學家,積極心理學的創建人,被公認為“積極心理學之父”,國際積極心理協會(IPPA)終身榮譽主席。 ● 美國心理協會前主席,美國心理協會終身成就獎獲得者,還曾榮獲美國心理協會兩項大獎——威廉姆斯獎和詹姆斯·卡特爾獎。 ● 暢銷書作家,作品《真實的幸福》《活出最樂觀的自己》《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教出樂觀的孩子》等被譯為多種語言,暢銷全球。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