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莉莉絲的孩子1:破曉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556971
- 條形碼:9787545556971 ; 978-7-5455-5697-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莉莉絲的孩子1:破曉 本書特色
★雨果獎、星云獎、軌跡獎、麥克阿瑟天才獎獲得者奧克塔維婭·E.巴特勒代表作; ★《星球大戰》女導演維多利亞·馬奧尼正在制作劇集; ★《你一生的故事》作者特德·姜和《雷切帝國》作者安??萊基推崇并追隨的寫作導師; ★吳巖、劉宇昆、奧普拉、約翰·格林、尼迪·奧科拉弗、N·K·杰米辛贊譽并推薦的作家; ★沒有一部作品能如此深刻地以外星人的視角審視人類的局限性、矛盾與未來; ★或許人類只有在瀕臨滅絕之時,才會了解自己的高貴與渺小之處; ★一個關于基因工程、物種進化與人類未來的暢想; ★《啟示人類進化新階段的20部精華著作》之一; ★《莉莉絲的孩子》系列不僅長期作為小說和寫作課程的主教材(康涅狄格大學、佛羅里達大學、杜克大學),還被用于人類學(MIT)、哲學(密歇根州立大學)、性別教育(布朗大學)和其它跨學科課程。
莉莉絲的孩子1:破曉 內容簡介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莉莉絲從長達幾十年的睡眠中醒來,發現自己身處外星人歐安卡利人的太空飛船上。歐安卡利人從因戰爭毀于一旦的地球上救下了所有幸存的人。他們想與人類做一筆“交易”,若人類同意,他們將會幫助人類重建地球,若人類不同意,他們將任由人類慢慢消亡。莉莉絲被選為,去喚醒一批還在沉睡的人類同胞,開始“交易計劃”……
莉莉絲的孩子1:破曉 目錄
1
2
3
4
5
Ⅱ家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Ⅲ育兒室
Ⅳ訓練場
莉莉絲的孩子1:破曉 節選
她坐在床上,穿著衣服,等待著,疲憊不堪——是比身體上的疲憊更深沉、更空虛的精神倦怠。反正遲早會有人跟她說話。她等得太久。當一個聲音叫她的名字時,她都快躺著睡著了。 “莉莉絲?”那種熟悉的、柔和的、雌雄莫辨的聲音。 她深深地、疲倦地吸了一口氣,“干什么?”她問道。但是當她說話的時候,她意識到這個聲音并不是像以前那樣從上方傳下來。她一骨碌坐起來,環顧四周。在一個角落里,她發現了一個模糊的身影——一名瘦瘦的長發男子。 那么,是因為他他們才給了她衣服?他似乎穿著一套類似的服裝。當他倆都熟悉對方時,就把它給脫了?天哪! “我想,”她輕輕地說,“你就是那*后一根稻草了。” “我不是來傷害你的。”他說。 “不。你當然不是。” “我是來帶你出去的。” 她立刻站起來,使勁地瞪著他,希望光線能更明亮一點兒。 他是在開玩笑嗎,或者是在嘲笑她? “出去干嗎?” “教育,工作,開始嶄新的生活。” 她向他走近了一步,然后停了下來。他讓她莫名其妙地感到害怕。她無法強迫自己靠近他。“這不對勁,”她說,“你是誰?” 他略微動彈了一下:“我是什么?” 她跳了起來,因為她剛才差點兒就要這么說了。 “我不是個男人,”他說,“我也不是人類。” 她往后退到床邊,但沒有坐下:“告訴我,你到底是什么?” “我就是來告訴你……來向你展示的。你現在想看看我嗎?” 因為她就在看他——它,于是她皺了皺眉頭:“這光線……” “當你做好準備時,燈會調亮的。” “你是……什么東西?從別的世界來的嗎?” “我來自其他一些世界。在講英語的人中,只有幾個從沒想過自己落入了外星人手中,你是其中之一。” “我其實想過,”莉莉絲低聲說,“還想過我可能被關在監獄里,在瘋人院里,在 FBI、CIA或克格勃的手里。只是,似乎不管怎樣,其他的可能性都沒這么荒謬。” 那個生物什么也沒說。它一動不動地站在角落里。她從多次清醒中知道,直到她按照它的意愿行事,它才會再次與她談話——直到她說她準備好要看它,然后,在更明亮的光線下,強迫她看一眼。這些東西,不管它們是什么,都非常善于等待。她讓這一位等上了幾分鐘。它不僅僅是沉默,而是連一塊肌肉都不動。是紀律使然還是生理原因? 她并不害怕。早在被捕之前,她就克服了因被“丑陋”的面孔嚇到而產生的恐懼。未知嚇到了她,關她的籠子嚇到了她。她寧愿和各種丑陋面孔朝夕相處,也不愿意被困在籠子里。 “好吧,”她說,“讓我看看。” 如她所想的那樣,燈光亮了起來,那似乎高瘦的類人生物,它沒有鼻子——沒有鼻梁,也沒有鼻孔——只有扁平的灰色皮膚。它全身都是灰色的,皮膚是淺灰色的,頭上的毛發是深一些的灰色。毛發順著它的眼睛、耳朵和喉嚨周圍長出來。那么多毛發蓋住了眼睛,這讓她想不明白這個生物是怎么看東西的。長長的、濃密的耳毛似乎從耳朵里和耳朵周圍生長出來,往上和眼部的毛發接在一起,往下和往后與頭發連成一片。喉部的一團毛發似乎在輕微擺動,她想那可能是這個生物呼吸的地方——一種天然的氣管造口術。 莉莉絲瞥了一眼那個人形體,想知道它到底有多像人。“我無意冒犯,”她說,“但你是男性還是女性?” “假設我一定具有某種你熟悉的性別,這是有問題的。”它說,“但碰巧的是,我是位男性。” 很好。“它”又可以變成“他”了。少了些尷尬。 “你應該注意到,”他說,“你看到的像是頭發的東西根本就不是頭發,我沒有頭發。這似乎會讓人類感到迷惑不解。” “什么?” “你走近點看看。” 她不想離他再近哪怕一絲一毫。她之前不知道是什么阻止她上前,現在她確信這是因為他是個異類,他的異乎尋常,他完全就不是地球生物。她發現自己仍然無法再向他邁出一步。 “天哪!”她喃喃道。毛發動了——管它到底是什么呢,其中的一些似乎在朝她飄過來,就像給風吹來一樣——盡管房間里沒有空氣流動。 她皺起眉頭,緊張地觀察著,想搞明白。然后,突然間她就明白過來。她退避著,繞過床奪路而逃,直退到遠處的墻邊。她不能再離得更遠了,就靠墻站著,瞪著他。美杜莎。 那些“毛發”各自蠕動著,如同一窩受驚的蛇,四散逃竄。她厭惡地把臉轉向墻壁。 “它們不是獨立的動物,”他說,“它們是感覺器官,并不危險,跟你的鼻子或眼睛一樣。它們對我的意愿、情感或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是很自然的。我們的身體上同樣分布著這種感覺器官,我們需要它們,就像你需要耳朵、鼻子和眼睛一樣。” “可是……”她再次面向他,無法相信。為什么他需要這種像觸須一樣的東西來完善他的感官呢? “如果可以的話,”他說,“走近點,再看看我。我曾讓你們人類相信過他們在我頭上看到的是類似人類的感覺器官,當他們意識到自己錯了的時候,就會沖我發火。” “我做不到!”她嘀咕道,盡管現在她挺想這么做。她會不會真錯了,被自己的眼睛欺騙了? “你能的,”他說,“我的感覺器官對你來說并不危險。你會習慣它們的。” “不!” 觸須十分靈活。在她的喊聲中,有的觸須延長了向她伸過來。她想到巨大的、緩慢蠕動的、垂死的夜行爬蟲,沿著雨后的人行道蜿蜒而行。她又想到長著觸手的小型海蛞蝓——裸鰓蛞蝓——難以置信地長到了人類的大小和形狀,很惡心,可它們似乎比某些人更像人類。她想要聽他說話,他卻沉默不語,完全不像個人類。 她咽了口唾沫:“聽著,別對我沉默。說話!” “嗯?” “你的英語為什么說得這么好?不管怎樣,你至少應該有點兒非同尋常的口音。” “和你差不多的人教會了我。我會說幾種人類語言,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了。” “你們這兒還有多少人?這是在哪里?” “這是我的家。你可以把它稱為一艘船——與你們人類建造的飛船相比,這是一艘太空巨艦。我無法解釋清楚它到底是什么,稱之為‘船’,你會容易理解。它在環繞地球的軌道上,略微超出了月球軌道。至于這里有多少人,你們所有戰爭中的幸存者都在。我們盡可能多地收集他們……
莉莉絲的孩子1:破曉 作者簡介
出版了《語音》《血孩子》《傍晚、清晨、黑夜》、“莉莉絲的孩子”三部曲、“地球之種”二部曲(《播種者寓言》《天賦寓言》)、《羽翼未豐》等作品,為她獲得了包括雨果獎(2次)、星云獎(2次)、軌跡獎(1次),以及美國筆會的文學寫作終身成就獎在內的多項大獎。她在1995年成為第一位以科幻小說獲頒麥克阿瑟天才獎的作家。2010年入選“科幻名人堂”。2018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冥王星的衛星卡戎(Charon)的一座山命名為巴特勒山,以紀念作者。2019年,小行星7052號以她的名字命名。巴特勒曾在有“科幻黃埔軍校”之稱的號角科幻寫作班學習寫作,后在此授課,她的學生有《你一生的故事》作者特德·姜和《雷切帝國》三部曲作者安??萊基等科幻界名人。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