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效率悖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19598
- 條形碼:9787521719598 ; 978-7-5217-195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效率悖論 本書特色
1、“新時代”與“高效率”仿佛是一對迷人的雙生子,二者共同誕生,一路高歌,帶來了諸多繁榮景象。“效率”擁有如此多的擁護者,是當今世界諸多國家的核心價值,但讓我們來看看反對者們怎么說?《效率悖論》是大時代的反思佳作,在算法壟斷之下,洞察效率悖論,提出一種全新的融合策略。 2、作者超強的眼光的體現:20 多年前互聯網興起之初,他在普林斯頓大學就寫了一本關于技術帶來的意外后果的書——《技術的報復》。這本書于 1996 年出版,可謂是前瞻。同時他還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首批信息史的授課老師。可以說作者的遠見和卓識以及研究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值得推薦的。 3、近日,《人物》雜志社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的文章成為關注熱點。文章指出,在外賣平臺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動下,外賣騎手的配送時間被大大壓短,而騎手為了避免差評、維持收入,不得不選擇逆行、闖紅燈等,極大限度地壓榨自己的身心健康。關于外賣員處境的討論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輿論普遍把“罪惡”指向平臺的算法。這是關于“效率”的悖論*直接的一個觸發和討論。《奇葩說》中的辯手梁秋陽也曾發表了對這一問題的深度思考,很有溫度,引發熱議。
效率悖論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現代社會強調效率的反思。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算法的發展,我們對于高效率的追求已經越來越很好,甚至有時都能表現出來一絲絲的“病態”。單純地追求高效率是否讓我們獲得了優選的收益呢?這點從來沒有人質疑過,但作者通過列舉醫療、交通、媒體、教育等方面的案例,促使讀者反思當下大數據、新技術的發展究竟帶給了我們什么?作者通過本書清晰闡釋了一系列振聾發聵的觀點:過度迷信效率,反而會失去效率;不要放棄對無效率的關注。他揭示了效率的七宗罪,在提出質疑的同時,也提出了具體的平衡效率與無效率的方法,即六大策略,分別為“完美5”的概念、物理體現、創造性浪費、模擬偶然性、可取的困難、認知引導。
效率悖論 目錄
前言?? 效率的七宗罪
**章?? 從工廠到平臺????
第二章?? 信息爆炸的初衷落空????
第三章?? 教學機器的幻影??
第四章?? 移動目標????
第五章?? 身體管理????
第六章?? 缺乏靈感????
致謝??
注釋
效率悖論 作者簡介
愛德華特納(Edward Tenner) 他是史密森學會萊梅爾森發明與創新研究中心的杰出學者,羅格斯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訪問學者。他曾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客座講師,教授首批信息史課程。他的文章常出現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大西洋月刊》《威爾遜季刊》《福布斯》上,他還在許多組織發表過演講,包括微軟、AT&T、國家白領犯罪研究所、史密森學會和TED。他的著作《技術的報復:墨菲法則和事與愿違》曾得到古根海姆獎學金的資助,已被翻譯成德文、日文、中文、意大利文、葡萄牙文和捷克文。他的著作《我們自己的裝置:技術如何改造人類》被《紐約時報》評為 2003 年100種著名圖書之一。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