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北京大學血管醫學臨床診療常規(2018北醫基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922305
- 條形碼:9787565922305 ; 978-7-5659-223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京大學血管醫學臨床診療常規(2018北醫基金) 內容簡介
作者編寫《北京大學血管醫學臨床診療常規》主要基于北京大學在血管醫學專業實踐的經驗,始終圍繞全身血管健康管理為核心,傳遞血管疾病治療到血管健康維護的新思路。參與編撰此診療常規的臨床專家,將血管發生、常見的血管疾病種類、血管疾病的發病機制和臨床診療和康復以全新的視角和編排思路通過不同章節展示給讀者,重點突出全身血管疾病系統治療和血管疾病早期檢測和全生命周期的血管健康管理理念,具有很好的臨床實用性,填補了國內這一領域的空白,可供血管相關專業人員的臨床實踐和職業發展參考,并有助于推動我國血管醫學專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
北京大學血管醫學臨床診療常規(2018北醫基金) 目錄
第二部分 人體主要血管分布
**節 腦的主要血管分布
一、腦血管的特點
二、腦的動脈
三、腦的靜脈
第二節 心臟的主要血管分布
一、心臟血管的特點
二、心臟的動脈
三、心臟的靜脈
第三節 主動脈及其分支
一、頸總動脈及其主要分支
二、鎖骨下動脈及其主要分支
三、胸主動脈
四、腹主動脈
五、髂內動脈
六、髂外動脈
第四節 靜脈系統
一、肺循環的靜脈
二、體循環的靜脈
第三部分 中國血管健康評估系統應用指南(2018年第三次報告)
一、血管健康評估及血管病變(血管事件再發)早期檢測適用人群
二、血管健康評估和血管病變早期綜合評價指標
三、北京血管健康分級
第四部分 常用血管檢測技術
**節 無創血管內皮功能學檢測
一、血流介導的血管擴張
二、低血流量介導的血管收縮
三、反應性充血外周動脈壓力測定
第二節 動脈硬化檢測
一、脈搏波傳導速度
二、脈搏波形分析
三、踝肱指數
四、心踝血管指數
五、動態動脈硬化指數
第三節 血管影像學檢查
一、血管超聲
二、CT血管造影
三、磁共振血管成像
第四節 侵入性檢測技術
一、血流儲備分數
二、血管內超聲
三、光學相干斷層成像
……
第五部分 血管性疾病的臨床表現與診斷
第七部分 常見血管急癥的處理
第八部分 自身免疫病相關的血管疾病
第九部分 血管性疾病的護理及康復
參考文獻
北京大學血管醫學臨床診療常規(2018北醫基金) 節選
《北京大學血管醫學臨床診療常規》: (二)下腔靜脈系由下腔靜脈及其屬支組成,收集腹部、盆部、會陰和下肢等下半身的靜脈血。下肢靜脈的瓣膜比上肢靜脈多,淺靜脈與深靜脈之間的交通豐富。 1.下肢淺靜脈 下肢淺靜脈包括小隱靜脈和大隱靜脈及其屬支。 (1)小隱靜脈:在足外側緣起自足背靜脈弓,經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上行,至胭窩下角處穿深筋膜,再經腓腸肌兩頭之間上行,注入胭靜脈。小隱靜脈收集足外側部和小腿后部淺層結構的靜脈血。 (2)大隱靜脈:是全身*長的靜脈。在足內側緣起自足背靜脈弓,經內踝前方,沿小腿內側面、膝關節內后方、大腿內側面上行,至恥骨結節外下方3~4cm處穿闊筋膜的隱靜脈裂孔,注入股靜脈。大隱靜脈在注入股靜脈前接受股內側淺靜脈、股外側淺靜脈、陰部外靜脈、腹壁淺靜脈和旋髂淺靜脈5條屬支。大隱靜脈收集足、小腿和大腿的內側部以及大腿前部淺層結構的靜脈血。大隱靜脈在內踝前方的位置表淺而恒定,是輸液和注射的常用部位。 2.下肢深靜脈 足和小腿的深靜脈與同名動脈伴行,均為兩條。脛前靜脈和脛后靜脈匯合成胭靜脈。腘靜脈穿收肌腱裂孔移行為股靜脈。股靜脈伴股動脈上行,經腹股溝韌帶后方續為髂外靜脈。股靜脈接受大隱靜脈和與股動脈分支伴行的靜脈。股靜脈在腹股溝韌帶的稍下方位于股動脈內側,臨床上常在此處作靜脈穿刺插管。 3.盆部靜脈 盆部靜脈包括髂外靜脈、髂內靜脈和髂總靜脈及其屬支。 (1)髂外靜脈:是股靜脈的直接延續。左髂外靜脈沿髂外動脈內側上行,右髂外靜脈先沿髂外動脈內側,后沿動脈后方上行,至骶髂關節前方與髂內靜脈匯合成髂總靜脈。髂外靜脈接受腹壁下靜脈和旋髂深靜脈。 (2)髂內靜脈:沿髂內動脈后內側上行,與髂外靜脈匯合成髂總靜脈。髂內靜脈的屬支與同名動脈伴行,收集盆部和會陰的靜脈血。盆腔臟器的靜脈在器官壁內或表面形成豐富的靜脈叢,男性有膀胱靜脈叢和直腸靜脈叢,女性除有這些靜脈叢外,還有子宮靜脈叢和陰道靜脈叢。這些靜脈叢在盆腔器官擴張或受壓迫時有助于血液回流。 (3)髂總靜脈:由髂外靜脈和髂內靜脈匯合而成。兩側髂總靜脈伴髂總動脈上行至第5腰椎體右前方匯合成下腔靜脈。左髂總靜脈長而傾斜,先沿左髂總動脈內側,后沿右髂總動脈后方上行。右髂總靜脈短而垂直,先行于右髂總動脈后方,后行于動脈外側。4.腹部靜脈包括下腔靜脈和肝門靜脈及其屬支。(1)下腔靜脈:由左、右髂總靜脈在第4或第5腰椎椎體右前方匯合而成,沿腹主動脈右側和脊柱右前方上行,經肝的腔靜脈溝,穿膈的腔靜脈孔進入胸腔,再穿纖維心包注入右心房。下腔靜脈的屬支分壁支和臟支兩種,多數與同名動脈伴行: 1)壁支:包括膈下靜脈和腰靜脈,各腰靜脈之間的縱支連成腰升靜脈。左、右腰升靜脈向上分別續為半奇靜脈和奇靜脈,向下與髂外靜脈或髂總靜脈交通; 2)臟支:包括睪丸(卵巢)靜脈、腎靜脈、腎上腺靜脈和肝靜脈等。 ……
北京大學血管醫學臨床診療常規(2018北醫基金) 作者簡介
王宏宇,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漢族,1967年12月出生,山西大同人,醫學博士,北京大學教授,心臟和血管醫學專業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生導師。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人工智能輔助心腦血管疾病診療服務模式解決方案”課題負責人,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副院長兼血管醫學中心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血管疾病社區防治中心主任,北京大學臨床研究所心臟和血管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分子心血管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特聘教授,北京大學醫學部睡眠醫學中心和北京大學睡眠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副院長兼血管醫學中心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血管醫學”、北京大學“血管探秘”課程教研室主任。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