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預見未來:2049中國綜合國力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23946
- 條形碼:9787521723946 ; 978-7-5217-2394-6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預見未來:2049中國綜合國力研究 本書特色
1. 2049是新中國成立一百年之年,是中國夢的實現之年,本書選取2049中國綜合國力進行研究能夠吸引讀者關注。 2. 作者通過定量模型和定性分析,比較可續預測2049中國的綜合國力。 3. 業內多位專家學者作序推薦。
預見未來:2049中國綜合國力研究 內容簡介
2049年,是新中國成立100年的特殊年份,也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第二個百年目標的實現之年,2049年我國將要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因此,本書選取2049這樣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對中國綜合國力進行研究。 本書先分析了綜合國力的三個組成部分,即硬實力、軟實力、巧實力,及其相互關系,在此基礎上構建綜合國力預測模型,然后通過歷史的縱向比較和與西方國家的橫向比較,對中國綜合國力的動態發展歷程和比較優劣勢作了深入觀察。同時,重點分析了2049年中國綜合國力目標實現的制約因素。很后,結合國家發展戰略,對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提出了政策方案和對策建議。
預見未來:2049中國綜合國力研究 目錄
序二
**章 進入新時代的中國
**節 引言
第二節 中國綜合國力的時代價值
第三節 中國綜合國力的理論與實踐內涵
第四節 中國綜合國力的價值取向
第二章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詮釋綜合國力
**節 綜合國力的基本內涵
第二節 綜合國力的構成要素
第三節 綜合國力的評價指標
第三章 綜合國力形成機制探索
**節 資源是綜合國力的基石
第二節 轉換機制是形成綜合國力的關鍵
第三節 綜合國力的核心內容
第四節 科學把握硬實力、軟實力和巧實力
第四章 國內外綜合國力測算模型分析
**節 綜合國力測算模型:度量綜合國力的標尺
第二節 多維視角下的綜合國力模型
第三節 綜合國力測算模型的比較
第五章 科學測算2049年中國綜合國力
**節 綜合國力指標權重系數的確定
第二節 綜合國力指數模型構建
第三節 中國特色的綜合國力測算模型
第六章 中美綜合國力對比
**節 中國綜合國力測算基準的選定
第二節 中美競爭力比較
第三節 綜合國力測算基準指數分析
第七章 2049年中國綜合國力的預測分析和總體展望
**節 2049年中國綜合國力預測
第二節 2049年的世界格局與中國
第三節 2019-2049年中國綜合國力發展目標展望
……
第八章 未來30年中國綜合國力目標實現的制約因素
第九章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硬實力
第十章 堅定文化自信,著力提高軟實力
第十一章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高巧實力
參考文獻
后記
預見未來:2049中國綜合國力研究 節選
《預見未來:2049中國綜合國力研究》: 政治現代化評價標準具體分為六個方面: (1)政治制度化。政治制度是國家政權的基本組織形式及其相關制度,它規定一國的根本制度,支配國家的整個政治生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衡量一個國家政治現代化程度高低的主要標志就是看該國是否建立了一個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民主政治制度。 (2)政治法治化。政治法治化就是要牢固樹立并強化依法執政意識,其核心就是確立憲法和法律的絕對權威,實現政治運行的規則化。政治法治化衡量標準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依法執政意識的確立、行政立法的制度化和依法行政的規范化。 (3)政治穩定化。政治穩定化是政治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準和標志。政治穩定有四項重要指標:一是群體性事件的發生頻度和激烈程度;二是社會結構的變遷結果;三是政權交替時的平穩程度;四是權力監督機制的健全程度。對于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在現代化進程中一個很嚴重的威脅是激烈的政治現代化變革引發的社會動蕩。 (4)政治和平化。政治和平化首先要求穩定周邊局勢,建立睦鄰友好的伙伴關系,要求各個國家之間能夠本著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精神來和平談判,*終的目標是普遍安全、持久和平。政治和平化還要求在解決國際爭端上,盡量采取和平協商的方式。首先,這不僅要求國家無論強弱,不以武力來解決沖突。其次,要加強與國際社會和世界各國的緊密合作和聯系,努力融人國際社會,參與締結各種國際公約,學會利用國際組織的機制和舞臺來解決彼此之間的爭端。*后,政治和平化要求政府在處理國內各種事務時,也能盡量避免采取過激手段,以協商調解等柔性手段化解危機。 (5)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衡量:首先是民眾政治參與的廣度和深度,具體又包括參與人數、參與渠道、參與層次和參與強度四個方面。人數和渠道越多,層次越高,強度越大,相對的民主化程度也越高。其次是政府行政方式的變革程度,要求政府的行政方式實現由“命令型”向“指導型”的轉變。再次是實行政務公開的程度。政務公開是行政主體主動將有關行政信息通過合法的途徑告之行政對象,使之能通過對政府公布的信息的主動選擇,積極有效地參與行政活動,維護自身利益,并監督行政權力的運行和評價行政效果的過程。政務公開既是行政民主的內在要求,又是廉政建設的前提。實踐中,可以通過建立政府門戶網站、開通熱線電話、定期通過媒體公布政府有關信息、重大行政決策事先公示、召開社會聽證會等方式實行。 (6)行政高效化。從工業社會到信息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分化加速,都對政府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行政高效化要求政府在行政過程中要有成本概念和效益意識,強化行政技能,提高行政效率,用*少的錢、*短的時間辦*多*好的事。行政高效化的具體衡量可以有以下幾個標準:公務員制度是否健全,行政結構是否合理,行政體制是否通暢,行政手段是否科學。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個國家的國內事務越來越具有國際屬性,全球化對一國國內的政治文化和政治體制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同時,國家的政治發展也離不開世界,比如中國的政治現代化建設必然面臨復雜多變、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外部環境,從全球化角度審視中國的政治現代化發展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全球化所帶來的各種效應對中國政治現代化發展的影響;二是中國的政治現代化建設對世界政治民主化的影響。從這樣一種國際政治與國內政治互動的角度去理解和審視中國的政治現代化發展,不僅是政治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更是為中國的政治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國際視域。中國的政治現代化程度越高,對綜合國力轉換越有利。 ……
預見未來:2049中國綜合國力研究 作者簡介
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國是智庫秘書長兼首席專家,現任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管理專家委員會秘書長、中國現代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