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文化轉型與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化轉型與中國現當代文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316849
- 條形碼:9787547316849 ; 978-7-5473-1684-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化轉型與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化轉型與中國現當代文學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教師
1. 本書是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發展的真實記錄。
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建設起步后,開展了一系列奠基性的研究著作和扎實的資料整理工作,先后出版《上海近代文學史》《上海現代文學史》《上海文學通史》等厚重之作。
2. 文學研究所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在上海文學乃至中國文學的歷史梳理、現代闡釋和理論重建等方面融合推進,走向城市文學與文化研究相結合的綜合性研究新格局。
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編輯出版全一本地方性文學發展報告《上海文學發展報告》,集中力量推出了《中國城市文學研究讀本》(四卷本)等成果,將扎根于上海文學研究的學科視野拓展為對中國城市文學和文化發展的整體性關注。
文化轉型與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化轉型與中國現當代文學 內容簡介
上海社科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編《文化轉型與中國現當代文學》是一部文學研究文章合輯,分為“鄉土民間與百年文學”“‘講話’精神與新中國文藝”“城市文化與文學建構”“作家研究與作品細讀”,以及“文獻考論與史料研究”五部分,容納20篇文章。每篇文章相對獨立,均已在文學刊物上發表或收錄進已出版書籍中。內容主題涉及民間、鄉土社會、新中國文藝實踐、城市文學、小說創作、晚晴改良新戲等等。作者包括王光東、袁紅濤、王進、朱鴻召、張煉紅等。
文化轉型與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化轉型與中國現當代文學 目錄
鄉土民間與百年文學
“民間” 的現代價值——中國現代文學與民間文化形態 王光東
紳權與中國鄉土社會——對魯迅小說《離婚》的一種解讀 袁紅濤
宗族村落與民族國家:重讀《白鹿原》 袁紅濤
“鄉土世界” 文學表達的新因素 王光東
民族國家與大眾文藝
延安戲劇藝術的洋氣與土氣 朱鴻召
“幽魂”與“革命”:從“李慧娘”鬼戲改編看新中國戲曲改革 張煉紅
“大團圓”之爭:傳統“人情戲”的藝術流變與生活政治 張煉紅
城市文化與文學建構
“70后”作家的城市敘事與文化認同 賈艷艷
城市文學:歷史、倫理與意義建構——2015年小說閱讀印象 賈艷艷
“城市文學”作為知識的批判 王進
作家研究與作品細讀
文明的鏡像:東方—西方——《**爐香》與《第二爐香》的一種對照解讀 王進
發現商州:一個“地方社會空間”——重讀賈平凹的一種方法 袁紅濤
“主題原型” 與新時期小說創作 王光東
概念與經驗之間的敘事困境——對小說創作現狀的一種思考 賈艷艷
文獻考論與史料研究
從“亡國淪種”到“歐亞同種” ——論嚴復《英文漢詁》的語言文化觀 曹曉華
晚清改良新戲和女學的互動——以《惠興女士傳》和《女子愛國》為中心 曹曉華
報章所見之周福清案 陳占彪
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路學堂考 陳占彪
附:本書作者簡介
文化轉型與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化轉型與中國現當代文學 節選
編輯緣起 1979年,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成立。建所之初即成立現代文學研究組,1982年成立當代文學研究室,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建設由此起步。1980到1990年代,學科研究重點從“孤島文學” “左聯時期文學”到“上海抗戰文學” “新時期上海作家”等,既不斷拓展,同時踏實而行,以一系列奠基性的研究著作和扎實的資料整理工作,整體確立了文學研究所在“上海文學研究”領域的優勢地位。《上海近代文學史》《上海現代文學史》《上海文學通史》等厚重之作的先后出版,更可謂是本所中國現當代文學與古代文學等基礎學科研究實績的集中體現。
進入21世紀以來,繼承學科特色和優勢,我們在上海文學乃至中國文學的歷史梳理、現代闡釋和理論重建等方面均有所發展,而且各方向之間日益融合推進,走向城市文學與文化研究相結合的綜合性研究新格局。
其一,依托上海文學史研究和當代文學批評方面的學科力量,自2006年起編輯出版《上海文學發展報告》,這是全國**本地方性文學發展報告,也是迄今唯一跟蹤上海文學發展現狀的年度考察報告。十余年來,該報告不但印刻著上海文學的年輪,從中也可感知中國文學的潮汐。
其二,聯合中國古代文學、文藝學等學科的相關研究,在共同建設“城市文學與文化”創新學科的過程中立足上海、面向中國,集中力量推出了《中國城市文學研究讀本》(四卷本)等成果,將扎根于上海文學研究的學科視野拓展為對中國城市文學和文化發展的整體性關注。
其三,秉持著共通的學科意識與學術自覺,各具特色的個人專長研究在具體領域和重大問題的深耕細作中支撐起學科發展的堅實基礎。
2019年,為紀念文學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本所在職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同仁擇其代表作結集成冊。盡管具體研究興趣各異,但是聚攏起來,共同的問題意識亦更加明晰,那就是對自近代以來中國社會變遷、文化轉型與文學發展的錯綜關系的認真思考。
謹以此書,作為文學研究所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發展在這一節點的真實記錄,更以此表達對本學科幾代學人孜孜矻矻創建實績的敬慕,和對前輩們沉潛篤實的治學精神的繼承。
2019年6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本書)
文化轉型與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化轉型與中國現當代文學 作者簡介
本書編者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團隊。作者包括:
王進,湖南岳陽人,文學博士,上海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王光東,山東臨朐人,文學博士。曾為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現為上海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朱鴻召,安徽廬江人,文學博士。曾任《解放日報》主任記者、上海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理論處處長;現任上海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
陳占彪,陜西韓城人,文學博士。現為上海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張煉紅,上海浦東川沙人,文學博士。現為上海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
賈艷艷,河南洛陽人,文學博士,現供職于上海社科院文學研究所。
袁紅濤,河南南陽人,文學博士,現供職于上海社科院文學研究所。
曹曉華,上海人,文學博士,上海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