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戲劇與表演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4050186
- 條形碼:9787104050186 ; 978-7-104-0501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戲劇與表演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探討了東西方戲劇的三個方面:戲劇和表演方面重要的藝術家和公司、重要的藝術事件以及戲劇與表演方面的重要概念、理論和實踐等。該書為定義戲劇和表演研究的互補領域的重要人物和公司、事件、概念和實踐提供了一個容易理解、信息豐富和引人入勝的介紹。回答了劇院是什么?性能是什么?它們之間聯系是什么?它們之間有什么不同?它們是如何被20世紀及其后的事件、人物、公司、實踐和思想所塑造的?他們下一步將走向何方?
戲劇與表演 目錄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勞瑞·安德森
安托萬·阿爾托
羅恩·阿塞
米哈伊爾·巴赫金
尤金尼奧·巴爾巴
皮娜·鮑什和烏帕塔爾舞蹈戲劇院
瓦爾特·本雅明
魯斯托姆·巴魯查
奧古斯都·博奧
面包木偶劇團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彼得·布魯克
朱迪斯·巴特勒
約翰·蓋奇
克里斯托和珍妮一克勞德
埃萊娜·西蘇
雅克·科波
愛德華·戈登·克雷
麥西·坎寧漢
威廉·弗賽斯
歐文·戈夫曼
吉列爾莫·戈麥斯-佩納
耶日·格洛托夫斯基
土方巽
塔德烏什·康托
魯道夫·馮·拉班
雅克·樂寇
羅伯特·勒帕吉
五月廣場母親
市場劇院
弗謝沃洛德·梅耶荷德
奧蘭
佩吉·費蘭
雅克·朗西埃
理查·謝克納
女性集體劇團
沃萊·索因卡
開襠褲劇團
安妮·斯普林克爾
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史提拉克
鈴木忠志
維克多·特納
羅伯特·威爾遜
伍斯特劇團
世阿彌
第二部分 戲劇活動
《四分三十三秒》
阿拉伯之春
巴厘舞蹈戲劇
卡巴萊·伏爾泰酒館
《櫻桃園》
《忠貞的王子》
《與狼共舞:我愛美國,美國愛我》
《死亡班級》
《單色人的死亡夢》
《1969年的酒神》
《海灘上的愛因斯坦》
《欽差大臣》
戰舞
……
第三部分 概念和實踐
戲劇與表演 節選
《戲劇與表演》: 大眾戲劇(Popular Theatre)是表演的一個大類,其形式包括情節劇、街頭戲劇、馬戲、雜耍、小丑、啞劇和音樂劇。在歷史和文化上,它包括西方的古希臘戲劇、亞洲的歌舞伎和卡塔卡利,以及種類繁多的當代和20世紀的表演實踐。很明顯,這個術語如果與它所依據的意識形態、它所表現出來的形式和發生的環境分離的話,就沒有什么意義了。在英國很受歡迎的戲劇,在奧古斯都·博奧的巴西可能就不受歡迎。不過*近有若干超越具體文化的作品出現,風靡全球,比如商業馬戲團“太陽馬戲團”;ABBa樂隊致敬音樂劇《媽媽咪呀》(Mamma Mia,1999),己在至少80個國家演出;或者大型音樂劇《貓》(1981),在倫敦已上演了21年。這些例子表明,有必要在受歡迎的商業戲劇與另一端有公開政治議程的受歡迎的戲劇之間,進行區分(即使這個準則并不嚴格,而且有時會彌合這種差距)。 在商業語境之外,大眾戲劇更多地是指一種政治上和社會上都介入的戲劇制作方法,就像布萊希特、博奧或梅耶荷德所做的那樣,目的是把工人階級的觀眾帶進劇院或把戲劇帶給他們。在*極端的情況下,這種沖動表現為示威,就像街頭表演的美國的面包木偶劇團。大眾戲劇通常有相似的優先順序。他們追求的是可接近、制作和參與都便宜的戲劇。形式通常是大規模的、粗造的,使用本地材料或資源,提供娛樂和教育或指導。大眾戲劇也會便利地使用狂歡節、體育、偶發藝術和馬戲團等結構,以及人們熟悉的木偶戲或面具等形式來擴大其吸引力和鼓勵觀眾進入參與。在整個20世紀和21世紀初期的戲劇史上,許多藝術家和導演有意識地模仿老的大眾戲劇模式,以擴大實踐交流和影響。彼得·布魯克喜歡直接而粗糙的伊麗莎白時代的戲劇,而雅克·科波則帶著基于希臘戲劇和即興喜劇的模式游歷法國鄉村。 不可避免的是,大眾戲劇通常發生在非戲劇空間和特定場所。意大利表演家/劇作家達里奧·福在足球場館和工廠表演了他的作品《滑稽神秘劇》(Mistero Buffo,1969);舊金山啞劇團前往目標社區的演出場地,就像20世紀70年代約翰·麥格雷斯(John McGrath)帶著他的劇團“7:84”遠赴蘇格蘭高地一樣。那些像梅耶荷德和布萊希特這樣繼續在劇院建筑中占主導地位的人,試圖改變氛圍、舞美設計,甚至結構。他們用雪茄造煙霧,構造四周都是觀眾的布景或戲劇。 大眾戲劇在實踐中已經存在了數千年,但將大眾戲劇正式確立為一種制度或公認術語的想法,*明顯的是始于18世紀中期的法國,當時讓一雅克·盧梭呼吁建立大眾戲劇。隨后的幾個世紀里,在許多國家里,這種愿望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實現,從短暫的節日到建立文化中心以接受作品并促進藝術參與。這種多功能建筑在共產主義的東歐和俄羅斯遍地開花。1680年法國喜劇協會成立后,法國5個地方國家劇院建立起來,1976年英國在倫敦創建了一個國家劇院,不過如同法國地方國家劇院一樣,規模逐漸縮小。關于這些機構是否精英化的爭論仍在繼續,為了吸引更廣泛的受眾群,已經測試了許多策略。但劇院的推廣是復雜的,需要包含許多社會學以及審美注意事項:關于空間的事件發生,形式及其內容,藝術交流的經濟性,文化的多樣性(跨文化實踐和理論已讓我們敏銳地意識到這個方面),以及作品的信息、輸入和演出后的生命力等。維持大眾戲劇,至關重要的是在吸引觀眾的同時挑戰他們,這絕非易事!觀眾不可預測,變化無常。大多數藝術家可能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受歡迎,但這種尊重如何在不損害藝術價值的情況下實現?如何在保持傳統的基礎上創新?正是這種復雜性使得大眾戲劇的思想很難在實踐中得以實現。 ……
戲劇與表演 作者簡介
保羅.艾蘭,英國肯特大學戲劇與表演教授,著作涉及格洛托夫斯基,波蘭和俄羅斯戲劇,跨文化表演訓練等。吉恩.哈維,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當代戲劇與表演教授,出版的作品涉及當代表演與文化身份之間的關系問題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