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歷史理論與學術規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76286
- 條形碼:9787520176286 ; 978-7-5201-762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歷史理論與學術規范 內容簡介
《歷史理論與學術規范》適用對象為歷史專業本科生與研究生,是“學術論文寫作”課的試用教材。這部教材是學術論文寫作課的試用教材,作者以近期新的國家標準和規定為依據,參考了目前國內有關方面的論文與專著,盡量汲取眾家之長,濃縮有用的精華部分,又作者根據其本科生、研究生論文指導及科研等方面的工作經驗編寫的,同時也參考了一些有關史學理論和論文寫作的著作。教材編寫突出了實用特色:力求圍繞論文寫作過程的每一個細節展開,盡量搜集更多的正、反兩方面的案例,并設計了一些練習作業,附錄了一些不同類型的范文參考。
歷史理論與學術規范 目錄
**講了解不同時代的歷史觀
一中國古代歷史觀
二中國近現代歷史觀
三中國當代歷史觀
第二講構建新哲學、新史觀
一系統實踐哲學構建的時代背景
二系統實踐哲學的基本觀點和規律
三系統實踐哲學的學術繼承和發展
第三講中華文明的歷史體系與發展趨勢
一中華文明的歷史體系
二中華文明的發展趨勢
第四講歷史研究的特點與方法
一中國古今史學特點
二史學論文的定義和分類
三史學研究的宏觀方法
四史學研究的普通邏輯方法
五史學工作者的修養與治學經驗
第五講史學論文選題
一選題途徑
二選題原則
三選題評價標準
四開題報告的審查要求
五開題報告范例:“魏晉南北朝武散官研究”課題申請報告
第六講史料搜集與整理
一史料分類
二史料搜集的工具——目錄
三史料的檢索方法
四史料的積累、整理與保存
第七講史料校勘與辨偽
一文獻錯誤的類型及原因
二校勘方法及用語
三文獻辨偽的意義和方法
四偽書的利用
五校勘舉例:《史記》《漢書》紀時錯誤分類及校補
第八講史實考證與史觀論證
一史實考證和史觀論證
二考證論證注意事項
三考證論證常犯錯誤
四考證不當舉例一:比丘尼尋夫涉嫌虛構
五考證不當舉例二:僧尼暴力多有誤解
六考證舉例一:久不雨還是久水雨?
七考證舉例二:景祐是皇祐之誤嗎?
八考證舉例三:《舟過安仁》的安仁何在?
九考證舉例四:清軍收復平洋沙究竟在何年?
十影視作品史實錯誤考證舉例
第九講史學論文正文的順序、層次與段落
一論文正文的順序
二論文正文的層次
三論文段落的定義、分類與結構
第十講史學論文的前言與結語
一前言的內容
二前人成果批判性分析的寫法
三結語
四結語范例一:《北魏“神部”問題研究》結語
五結語范例二:《張家山漢簡所示漢初西北隅邊境解析》余論
第十一講論文的語言、標點、注釋與版面
一論文良好文風的要求
二論文語言方面的常見問題
三繁簡字、數字及縮略語
四標點符號
五引用注釋
六頁面排版
第十二講學位論文附件規范
一標題、摘要、關鍵詞及目錄規范
二目錄范例
三圖表附錄規范
四參考文獻
五后記、作者簡介
第十三講學位論文寫作與答辯
一學位論文的寫作與修改
二論文的答辯程序與要求
三論文答辯后的修改與提交
附錄一歷史學位論文主體內容評審參照表
附錄二歷史學位論文附件格式評審參照表
附錄三參考書目
一中國古代歷史觀
二中國近現代歷史觀
三中國當代歷史觀
第二講構建新哲學、新史觀
一系統實踐哲學構建的時代背景
二系統實踐哲學的基本觀點和規律
三系統實踐哲學的學術繼承和發展
第三講中華文明的歷史體系與發展趨勢
一中華文明的歷史體系
二中華文明的發展趨勢
第四講歷史研究的特點與方法
一中國古今史學特點
二史學論文的定義和分類
三史學研究的宏觀方法
四史學研究的普通邏輯方法
五史學工作者的修養與治學經驗
第五講史學論文選題
一選題途徑
二選題原則
三選題評價標準
四開題報告的審查要求
五開題報告范例:“魏晉南北朝武散官研究”課題申請報告
第六講史料搜集與整理
一史料分類
二史料搜集的工具——目錄
三史料的檢索方法
四史料的積累、整理與保存
第七講史料校勘與辨偽
一文獻錯誤的類型及原因
二校勘方法及用語
三文獻辨偽的意義和方法
四偽書的利用
五校勘舉例:《史記》《漢書》紀時錯誤分類及校補
第八講史實考證與史觀論證
一史實考證和史觀論證
二考證論證注意事項
三考證論證常犯錯誤
四考證不當舉例一:比丘尼尋夫涉嫌虛構
五考證不當舉例二:僧尼暴力多有誤解
六考證舉例一:久不雨還是久水雨?
七考證舉例二:景祐是皇祐之誤嗎?
八考證舉例三:《舟過安仁》的安仁何在?
九考證舉例四:清軍收復平洋沙究竟在何年?
十影視作品史實錯誤考證舉例
第九講史學論文正文的順序、層次與段落
一論文正文的順序
二論文正文的層次
三論文段落的定義、分類與結構
第十講史學論文的前言與結語
一前言的內容
二前人成果批判性分析的寫法
三結語
四結語范例一:《北魏“神部”問題研究》結語
五結語范例二:《張家山漢簡所示漢初西北隅邊境解析》余論
第十一講論文的語言、標點、注釋與版面
一論文良好文風的要求
二論文語言方面的常見問題
三繁簡字、數字及縮略語
四標點符號
五引用注釋
六頁面排版
第十二講學位論文附件規范
一標題、摘要、關鍵詞及目錄規范
二目錄范例
三圖表附錄規范
四參考文獻
五后記、作者簡介
第十三講學位論文寫作與答辯
一學位論文的寫作與修改
二論文的答辯程序與要求
三論文答辯后的修改與提交
附錄一歷史學位論文主體內容評審參照表
附錄二歷史學位論文附件格式評審參照表
附錄三參考書目
展開全部
歷史理論與學術規范 作者簡介
焦培民,1969年12月生,漢族,河南沈丘人,現為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研究,現發表文章20篇,出版著作5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中國古代戶別研究》。代表作有《 中國人口通史(先秦卷)》(專著,人民出版社,2007)、《中國災害通史(秦漢卷)》(合著,鄭州大學出版社,2009),兩套叢書主編均為袁祖亮先生。
書友推薦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