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酒神美學:尼采藝術哲學經典文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89941
- 條形碼:9787100189941 ; 978-7-100-18994-1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酒神美學:尼采藝術哲學經典文選 本書特色
哲學家尼采基于酒神精神對藝術的論述開啟了現代美學精神 憑借對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的提出,尼采開啟了整個20世紀的藝術哲學和美學研究的序幕。本書輯錄尼采生平著述中與藝術哲學相關的探討,凸顯一個處于哲學與藝術、哲學與歌劇、哲學與詩歌關系中的尼采。
酒神美學:尼采藝術哲學經典文選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藝術哲學經典”。從青年時代的《悲劇的誕生》開始,藝術和美學問題一直都是尼采的思想焦點之一。相關的討論散布于尼采的全部著作以及筆記遺稿中,但其主要的論述集中在下列三個文本中:1.早期的《悲劇的誕生》;2.晚期的《瓦格納事件》;3.晚期的《權力意志》時期筆記。 本書收錄了《悲劇的誕生》和《瓦格納事件》兩本書及《權力意志》一書中與藝術哲學相關的內容。編譯者之所以把尼采藝術哲學經典文選命名為《酒神美學》,是因為雖然從《悲劇的誕生》開始,酒神狄奧尼索斯與日神阿波羅在尼采那兒都是并列的兩個藝術之神,但毫無疑問,尼采更偏愛于酒神。即便到了晚期,也就是所謂《權力意志》時期,尼采也還堅持著這個神話形象。從這個意義上說,尼采的藝術哲學完全可以稱為“酒神美學”。《酒神頌歌》是詩文,而《酒神美學》則是理論。這兩本書配合在一起,尼采關于酒神狄奧尼索斯的想象和思考就比較完整了。
酒神美學:尼采藝術哲學經典文選 目錄
編譯前言 / 1
悲劇的誕生 / 1
一種自我批評的嘗試 / 3
序言:致理查德·瓦格納 / 18
正 文 / 20
瓦格納事件
一個音樂家的問題 / 167
序 言 / 169
瓦格納事件 / 172
附言一 / 209
附言二 / 216
后 記 / 221
《權力意志》筆記選輯 / 227
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第 11 卷 / 229
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第 12 卷 / 242
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第 13 卷 / 276
附錄:尼采與現代性美學精神 / 333
酒神美學:尼采藝術哲學經典文選 節選
與之相反,如果說可以把狄奧尼索斯的希臘人與狄奧尼索斯的野蠻人區分開來的巨大鴻溝提示出來,那么,我們就毋需猜測性地說話了。在古代世界的所有地方——這里姑且撇開現代世界不談——從羅馬到巴比倫,我們都能夠證明狄奧尼索斯節日的存在,其類型與希臘狄奧尼索斯節日的關系,充其量就像長胡子的薩蒂爾(其名稱和特征取自山羊)之于狄奧尼索斯本身。幾乎在所有地方,這些節日的核心都在于一種激情洋溢的性放縱,其洶涌大潮沖破了任何家庭生活及其可敬的規章;在這里,恰恰*粗野的自然獸性被釋放出來,乃至于造成肉欲與殘暴的可惡混合,這種混合在我看來永遠是真正的“妖精淫酒”。關于這些節日的知識,是從海陸路各方面傳入希臘的。看起來,有一陣子,希臘人對這些節日的狂熱激情,似乎進行了充分的抵制和防御,其手段就是在此以其全部高傲樹立起來的阿波羅形象,這個阿波羅用美杜莎的頭顱也對付不了一種比丑陋粗野的狄奧尼索斯力量更加危險的力量。正是在多立克藝術中,阿波羅那種威嚴拒斥的姿態得以永垂不朽。當類似的沖動終于從希臘人的本根深處開出一條道路時,這種抵抗就變得更加可疑了,甚至于變得不可能了:現在,德爾斐之神[1]的作用就僅限于,及時與強敵達成和解,從而卸去他手中的毀滅性武器。這次和解乃是希臘崇拜史上*重要的時刻: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均可明見這個事件引發的大變革。此乃兩個敵人之間的和解,清楚地劃定了兩者今后必須遵守的界線,而且也定期互贈禮物;而根本上,鴻溝并沒有消除。然而,如果我們來看看在那種媾和的壓力下,狄奧尼索斯的強力是怎樣彰顯出來的,那么,我們就會認識到,與巴比倫的那些薩卡人及其由人變成虎和猿的倒退相比較,希臘人的狄奧尼索斯狂歡是具有救世節日和神化之日的意義的。唯有在這些日子里,自然才獲得了它的藝術歡呼聲,principii individuationis[個體化原理]的破碎才成為一個藝術現象。在這里,那種由肉欲與殘暴組成的可惡的妖精淫酒是全無功效的:就像藥物讓人想起致命毒鳩,只有狄奧尼索斯狂熱信徒的情緒中那種奇妙的混合和雙重性才使我們想起了它,才使我們想到那樣一種現象,即:痛苦引發快感,歡呼釋放胸中悲苦。極樂中響起驚恐的叫聲,或者對一種無可彌補的失落的熱切哀鳴。在希臘的那些節日里,自然似乎吐露出一種傷感的氣息,仿佛它要為自己肢解為個體而嘆息。對于荷馬時代的希臘世界來說,此類雙重情調的狂熱者的歌聲和姿態是某種聞所未聞的新鮮事:更有甚者,狄奧尼索斯的音樂激起了他們的驚駭和恐懼感。如果說音樂似乎已經作為一種阿波羅藝術而得到了承認,那么,準確地講,它實際上只是作為節奏之波的拍打,其造型力量乃是為了表現阿波羅狀態而發展起來的。阿波羅的音樂乃是音調上的多立克建筑,不過,那只是像豎琴所特有的那種暗示性的音調。而恰恰是構成狄奧尼索斯音樂之特性、因而也構成一般音樂之特性的那個元素,即音調的震撼力,統一的旋律之流,以及無與倫比的和聲境界,被當作非阿波羅元素而小心謹慎地擯棄掉了。在狄奧尼索斯的酒神頌歌(Dithyrambus)中,人受到刺激,把自己的象征能力提高到極致;某種從未有過的感受急于發泄出來,那就是摩耶面紗的消滅,作為種類之神、甚至自然之神的一元性(das Einssein)。現在,自然的本質就要得到象征的表達;必需有一個全新的象征世界,首先是整個身體的象征意義,不只是嘴、臉、話的象征意義,而是豐滿的讓所有肢體有節奏地運動的舞姿。然后,其他象征力量,音樂的象征力量,表現在節奏、力度和和聲中的象征力量,突然間熱烈地生長起來。為了把握這種對全部象征力量的總釋放,人必須已經達到了那種忘我境界的高度,這種忘我境界想要通過那些力量象征性地表達自己:所以,詠唱酒神頌歌的狄奧尼索斯信徒只能被自己的同類所理解!阿波羅式的希臘人必定會帶著何種驚訝看著他啊!當他這種驚訝攙入了恐懼,感到那一切對他來說并非真的如此陌生,其實呢,他的阿波羅意識也只是像一層紗掩蓋了他面前的這個狄奧尼索斯世界,這時候,他的驚訝就愈加厲害了。 ……
酒神美學:尼采藝術哲學經典文選 作者簡介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國哲學家、語言學家、文化評論家、詩人、作曲家、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權力意志》《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 譯者簡介: 孫周興,1963年生,1992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96年起任浙江大學教授;1999—2001年為德國洪堡基金學者;現任同濟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美術學院講座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同濟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主要從事德國哲學和藝術哲學研究。著有《語言存在論》《后哲學的哲學問題》《以創造抵御平庸》《未來哲學序曲》《一只革命的手》等;主編《海德格爾文集》(30卷)《尼采著作全集》(14卷)《未來藝術叢書》《未來哲學叢書》等;編譯有《海德格爾選集》《林中路》《路標》《尼采》《哲學論稿》《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權力意志》等。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
- >
回憶愛瑪儂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