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網絡犯罪原理與防口對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613339
- 條形碼:9787521613339 ; 978-7-5216-1333-9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網絡犯罪原理與防口對策 本書特色
本書是網絡犯罪領域的專業性和學術性著作,具有網絡犯罪理論深度、信息技術與犯罪學原理相結合、防控對策借鑒性等諸多鮮明的特點。本書的上篇重點結構網絡犯罪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而變化的內在邏輯,從理論基礎的角度探究了其特點及規律,緊抓網絡犯罪與信息技術的緊密關系。下篇建設性提出網絡犯罪防控對應措施,并分析其深遠意義。
網絡犯罪原理與防口對策 內容簡介
計算機自1946年發明以來,至今已有70余年的歷史。計算機技術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在信息處理、傳輸方面已經達到相當完善和實用的高度。人類步入21世紀,全球化的風暴勢不可擋,網絡社會的生存與發展,使一切民族與國家的生存和發展在全球化的區位結構關系中展開合作、競爭、融合。世界上只有極少國家和地區目前還置身于互聯網之外。以互聯網作為基礎的網絡社會,實際上已經把世界上不同國家、地區、民族和文化等連接起來,構成了一個全球性、跨國界的技術、經濟和社會聯合體。網絡的產生及網絡社會的出現,為人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產力,以過去不可想象的速度改變著社會的面貌,展現出一種美好的“數字化生存”的前景。互聯網是一種力量很強大、影響很深遠的新生事物。網絡作為新科技革命的代表,對社會的沖擊和影響是革命性的。其影響在空間維度上具有全球性,在時間維度上具有持久性,在微觀層次上具有全面性。從生產到生活、從物質到精神、從政治到文化、直至人類的存在與發展,無不打上它的烙印。它給人們帶來快捷便利的網上生活,豐富多彩的信息的同時,也帶來了所謂“網絡失序”的負面作用,而利用網絡犯罪是其典型的負面表現。互聯網的興起和迅速發展,尤如一把雙刃劍,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給犯罪者提供了高超的技術手段和廣闊的作案空間,互聯網成了犯罪的滋生地。互聯網具有一種放大鏡的功能,就是把現實世界中的一切現象放大化,折射在網絡世界上。傳統的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的矛盾有了新的形式和空間,事實上,幾乎所有許多傳統的犯罪行為都在網絡上找到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更便利的工具。網絡犯罪在現實生活中的存在與泛濫,勢必成為困擾人們社會生活的癥結,將嚴重損害人們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因而,我們應當趨利避害,充分利用和發揮網絡這一現代文明成果的積極作用,防范和控制網絡犯罪。 網絡世界帶來的犯罪防控議題所涉及的層面,事實上已經和現實世界所面對的犯罪防控議題涉及層面產生落差,出現一定程度的變化。在網絡世界里,我們所面對的犯罪防控問題,不再局限于如何將現實世界的法律移植到網絡這個虛擬世界的層次上。規范網絡世界運作的機制,事實上不僅限于來自現實世界的法律,還包括了網絡倫理道德、網絡管理與網絡科技本身。這幾種控制機制,其實是保持鼎立且互補的關系,共同構成網絡犯罪防控體系。從網絡世界的原始架構方式及其運作的邏輯來看,創造這一網絡世界原始架構的人類本身,其實就是網絡世界的“主宰”,而作為掌握信息科技發展走向的“主宰”,正逐漸將網絡犯罪防控任務交給非法律的社會手段來代勞,通過整合各種社會資源來綜合治理,發揮整體防控功能。在這種防控功能的意義下,本書要構筑的是一種多維一體的網絡犯罪綜合防控體系。
網絡犯罪原理與防口對策 目錄
上篇:網絡犯罪概論
**章互聯網的起源與發展
一、孕育期
二、萌芽期
三、成長期
四、綻放期
第二章網絡犯罪概念分析
**節網絡的概念
一、網絡的定義
二、網絡的特性
第二節網絡犯罪的概念
一、計算機犯罪概念的界定
二、網絡犯罪概念的界定
三、計算機犯罪與網絡犯罪的異同
第三節網絡犯罪的特征
第三章關于網絡犯罪產生的主要理論學說
一、日常生活理論(Routine Activity Theory)
二、社會控制理論(Social Control Theory)
三、黑客亞文化理論(Hacker Subculture Theory)
四、理性選擇理論(Rational Choice Theory)
五、抑制理論(Containment Theory)
六、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
七、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第四章網絡犯罪人——黑客探析
**節黑客的概念
一、黑客的定義
二、黑客的態樣
三、黑客網絡犯罪人特征
第二節黑客侵入的動機
第三節黑客侵入的行為方式
第四節黑客入侵的趨勢
第五節近年黑客入侵事件
第五章網絡犯罪的常見類型
**節網絡色情
第二節侵犯隱私權
第三節網絡欺詐
第四節網絡賭博
第五節網絡洗錢
第六節侵犯知識產權
下篇:網絡犯罪防控對策論
第六章多維一體的網絡犯罪防控對策
**節網絡犯罪防控對策的指導思想
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理論對網絡犯罪防控的指導意義
二、法治系統工程論對網絡犯罪防控的指導意義
三、當代馬克思主義思想對網絡犯罪防控的指導意義
第二節法律防控的必然選擇
一、管制與自由——網絡空間的二律背反
二、網絡犯罪立法的必要性
第三節法律防控的局限性與非法律社會防控的必然性
第七章網絡犯罪的法律防控
**節各國網絡犯罪的立法狀況
一、美國網絡犯罪立法狀況
二、其他國家網絡犯罪立法狀況
三、我國網絡犯罪立法狀況
四、《網絡犯罪公約》評介
五、防控網絡犯罪的其他國際合作
第二節網絡犯罪立法模式述評
一、影響網絡立法模式選擇的因素
二、網絡犯罪立法模式的比較分析
三、網絡犯罪立法的原則
第八章網絡犯罪的訴訟管轄
**節網絡空間的特性
第二節網絡空間對傳統管轄基礎的沖擊
第三節國際間網絡訴訟管轄爭議判例探討
第四節探尋新的管轄模式
第五節《網絡犯罪公約》的解決方案
第六節我國法院對網絡犯罪的訴訟管轄
第九章網絡犯罪的技術防控
**節網絡犯罪的技術根源
第二節網絡安全的特性
第三節網絡安全保障的技術標準
第四節網絡犯罪的技術防控措施
第十章網絡安全管理控制
**節“木桶理論”的啟示
第二節網絡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人——機”一體的網絡管控
一、對系統的管控
二、對人的管控
第四節加強互聯網技術人才隊伍建設
第十一章網絡犯罪的道德防控
**節網絡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第二節何謂“網絡道德”
第三節網絡道德的特點
第四節網絡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
一、利用網絡技術增進人類的利益,造福于人類
二、使用網絡技術應有利于自然自身的發展
三、網絡技術的應用要有利于人與自然協調發展
第五節網絡道德建設的基本原則
一、自律性與他律性相結合的原則
二、多元性與一元性相結合的原則
三、技術性與人文性相結合的原則
四、現代性與傳統性相結合的原則
五、國際性與民族性相結合的原則
第六節網絡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
結語
網絡犯罪原理與防口對策 作者簡介
卓翔,經濟法學碩士、訴訟法學博士、政治學博士后。曾任法官、法律援助律師、注冊咨詢師。中國法學會會員、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會員,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理事。參編著作、教材多部,在刊物發表論文七十余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