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shù)——浙江傳統(tǒng)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zhèn)
埃及:法老的世界(精裝)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68064262
- 條形碼:9787568064262 ; 978-7-5680-6426-2
- 裝幀:157g啞粉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埃及:法老的世界(精裝) 本書特色
埃及:法老的世界——它已消失,神秘莫測,但至今魅力仍然不減。 尋找古老的智慧、神秘的經(jīng)歷、塵封的寶藏,讓許多人為埃及的魔力著迷,如獅身人面像、胡夫金字塔、木乃伊、法老的咒語、非!办`驗”的符號和儀式,等等。 本書通過展示現(xiàn)存的一系列古埃及藝術(shù)品及歷史遺跡,以客觀角度講述埃及從史前時期至希臘羅馬時期的宗教、統(tǒng)治管理及建筑藝術(shù)理念,并探討該時期的國家與社會制度,以及神祗、祭祀、瞑界等觀念,同時根據(jù)近期考古挖掘發(fā)現(xiàn)去品讀該古老文明世界的起源與發(fā)展。
埃及:法老的世界(精裝)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根據(jù)古埃及的歷史發(fā)展時序,從埃及邁向先進(jìn)文明之路的史前時期到希臘羅馬時期,分別從歷史條件、社會背景、宗教制度等介紹埃及文化和新舊知識。再通過家具、飲食習(xí)慣、文明、語言等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以及宗教、政治管理、建筑與藝術(shù)等主題來展現(xiàn)法老的世界,嘗試著去探尋古埃及人所持有的“整體世界”觀念的根源。
埃及:法老的世界(精裝) 目錄
古王國時期
迪特爾·凱斯勒 第三王朝至第八王朝的政治史 43
賴納·施塔德爾曼 金字塔時代的王室陵墓 49
哈特維希·阿爾滕米勒 進(jìn)入永恒的日常生活——高級官員的馬斯塔巴和巖墓 81
赫爾穆特·扎青格 逼真的形象——私人雕像 97
中王國時期
迪特爾·凱斯勒 第九王朝至第十七王朝的政治史 107
賴納·施塔德爾曼 法老的陵墓——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 111
阿卜杜勒·加法爾·謝迪德 永恒的宅邸——官員墓 121
雷根·舒爾茨 天國與俗世之間——中王國時期的神廟 135
新王國時期
迪特爾·凱斯勒 第十八王朝至第二十王朝的政治史 145
雷根·舒爾茨,胡里格·蘇魯讓安 神廟——王室之神與神圣之王 155
胡里格·蘇魯讓安 第十九王朝和第二十王朝的建筑物 193
馬蒂亞斯·賽德爾 帝王谷 219
弗里德里克·坎帕·塞弗里德 皇后谷 246
弗里德里克·坎帕·塞弗里德 超越死亡——底比斯的私人陵墓 251
馬蒂亞斯·塞德爾 孟斐斯的隱藏墓 266
后王國時期
迪特爾·凱斯勒 塔尼斯與底比斯——第二十一王朝至第三十王朝的政治史 273
伊麗莎白·西伯特 借鑒過去——后王朝時期的藝術(shù) 279
希臘羅馬時期
迪特爾·凱斯勒 托勒密時期和羅馬帝國統(tǒng)治時期埃及的政治史 293
迪特爾·庫爾思 石頭中的世界秩序——后期王朝的寺廟 299
約阿希姆·維勒特奈 亞歷山大大帝之后的墓穴和墓葬習(xí)俗 315
國家與社會
托馬斯·施奈德 神圣的王權(quán) 325
麗塔·E.弗雷德 美與完美——法老時期的藝術(shù) 333
斯特凡·維默爾 象形文字的書寫與文學(xué) 345
埃娃·帕蒂 皇家行政管理及其組織機構(gòu) 359
曼弗雷德·古特格賽爾 軍事 367
曼弗雷德·古特格賽爾 經(jīng)濟(jì)與貿(mào)易 373
克里斯汀·施特勞斯·席伯 尼羅河的饋贈——農(nóng)業(yè) 379
阿爾布雷赫特·恩德魯魏特 住宅、城市和宮殿——古埃及人的生活方式 389
加布里埃萊·文策爾 日常家居生活 401
羅斯瑪麗·克萊姆 石材和采石場 413
神祇、祭祀、冥界
烏爾里希·盧夫特 不同的世界宗教觀念 419
曼弗雷德·格爾克 男女諸神 435
君特·伯卡德 宇宙世界觀 447
約阿希姆·維勒特奈 王室和神的節(jié)日 453
雷娜特·格爾默 木乃伊的制作 461
瓦法·阿薩迪克 墓葬 473
烏爾蘇拉·費爾赫芬 喪葬祭儀 483
尼羅河流域調(diào)查
雷根·舒爾茨 千余年來游客、記者和學(xué)者眼中的埃及形象 493
丹尼爾·普爾茨 考古學(xué)的責(zé)任——近期的考古挖掘 501
附錄
馬丁娜·烏爾曼 術(shù)語表 514
雷根·舒爾茨 古埃及諸神 524
蘇珊娜·沃爾法思 歷史遺跡列表 527
埃迪特·伯恩豪爾 埃及藏品 530
雷根·舒爾茨 列王表(根據(jù)于爾根·馮·貝克拉特穗的資料編寫) 533
馬塞爾·肖赫 年代一覽表 535
彼得·德爾·馬尼埃利安,馬丁娜·烏爾曼 部分參考書目 538
編者 540
埃及:法老的世界(精裝) 節(jié)選
探尋象形文字、金字塔和木乃伊之謎 中世紀(jì)末的文藝復(fù)興時期,許多商人和朝圣者更頻繁地造訪亞歷山大港, 他們開始將興趣擴(kuò)大到法老陵墓。 此外, 許多重要發(fā)現(xiàn)更激起了人們對埃及的熱情。 他們的大興趣在于象形文字和金字塔; 拉 波 倫 (Horapollon) 發(fā) 現(xiàn) 的《 象 形 文 字 》 (Hieroglyphica)一 書 ( 可 能作于公元三世紀(jì)) 提供了解釋某些象形文字的線索, 在十五世紀(jì)和十六世紀(jì)時期激發(fā)了一系列破解象形文字的新嘗試[ 如皮埃羅·威勒里阿諾( Piero Veleriano) 所作的《 象形文字》,Hieroglyphica, 約 1556 年]。 他們提供的這些線索說明, 要理解象形文字, 就要先對新出現(xiàn)的象形文字進(jìn)行破解。 伊西斯、歐西里斯和荷魯斯是前基督教時期眾神的主角, 因此在人們看來, 基督教充滿了神秘感。 金字塔的功能在天文學(xué)領(lǐng)域引發(fā)了熱議, 而牛津大學(xué)天文學(xué)教授約翰·格雷維茨于1646 年出版的《 圖解金字塔》 (Pyramidographia)一書對金字塔的功能作了詳細(xì)的闡釋。 顯然, 他參考了古典古代時期的作者及阿拉伯作者的作品。 人們的第三大興趣聚焦于埃及木乃伊,認(rèn)為它們不僅是可收藏的物品, 且其本身也具有真正價值。 托馬斯·布勞恩作于 1658 年的《 甕葬》 ( Hydriotaphia) 對“木乃伊” 這種普遍的尸體防腐法作了精確的解說。 當(dāng)時, 埃及的以上三件事物價值連城, 成為許多好奇者關(guān)注的核心。 探險家, 被派遣到埃及, 他們承擔(dān)著一項特殊任務(wù): 收集手稿、錢幣和工藝品。 他們當(dāng)中有多米尼加人約翰·邁克爾·凡·萬斯勒本( Dominican Johann Michael von Wansleben)。 1672 年, 法國皇帝路易十四的大臣簡·巴蒂斯特·考伯特 (Jean Baptiste Colbert) 派他前往埃及探 險, 其 足 跡 遠(yuǎn) 至 中 埃 及。 十 八 世 紀(jì) 初, 法 國 耶 穌 會 神 父 克 勞德·斯卡德 (Claude Sicard) 后到達(dá)了阿斯旺和菲萊。 他的游記包括 至少 20 座金字塔、 24 座寺廟復(fù)合體和 50 多座陵墓。 十八世紀(jì)中期的探險家如理查德·波科克 (Richard Pockocke) 或雷德里克·路德維格·諾頓 (Frederick Ludwig Norden) 留下的許多文獻(xiàn)大大加深了人們對埃及的了解和認(rèn)識。
埃及:法老的世界(精裝) 作者簡介
雷根·舒爾茨博士(Dr. Regine Schulz),慕尼黑大學(xué)副教授,埃及學(xué)研究所獨立研究員,ICOM 中的國際埃及學(xué)委員會秘書(CIPEG)。主要研究方向:古埃及藝術(shù)、宗教與科普特人歷史。 馬蒂亞斯·塞德爾博士(Dr. Matthias Seidel),希爾德斯海姆柏力扎伊斯博物館,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古埃及考古學(xué)與藝術(shù)。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xué)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xué)術(shù)叢書(紅燭學(xué)術(shù)叢書)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