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旖旎錦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076505
- 條形碼:9787518076505 ; 978-7-5180-7650-5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旖旎錦繡 本書特色
對民間的織、染、繡了解得越深入,越是覺得民間紡織這棵樹枝繁葉茂,根系龐大。本書中的圖文使讀者對整個發展脈絡與現狀的了解能有一個相對的清晰度,對傳統民間紡織有個速寫形式的概括了解,希望本書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能夠引起對傳統織、染、繡技藝的*廣泛關注與興趣,讓*多的人參與到復興與傳承傳統技藝的工作中來。
旖旎錦繡 內容簡介
面對“寫在身上的歷史”——漢族民間服裝,作者堅持以虔誠的態度與求實求證的工作宗旨,廣泛研習傳統紡織印染技法、服裝制作技藝、裝飾工藝、民俗內涵等,注重對于造型、紋樣、配飾等設計藝術理論與實踐的探索,并將其與服裝所蘊涵的歷史、社會、心理、美學等文化內涵交叉融合,選取代表性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上衣下裳、足服、荷包以及織造、印染、制作、裝飾等技藝,構建而成“漢族民間服飾譜系”叢書,以期能夠展現豐富多彩的漢民族服飾藝術與深厚的民族服飾思想。 《旖旎錦繡》圍繞靈活多變的民間土織布工藝技巧、使用技藝的傳承、織造工具的演變、織造紋樣的民俗內涵等,探討民間織造中精湛的手工織造、獨特的工藝印染技術以及粗厚堅牢、經洗耐著的特性。
旖旎錦繡 目錄
**節 紡織的歷史淵源
第二節 紡織的文化內容
第二章 漢族民間紡織技術與紡織品
**節 紡紗工藝與手工機器
第二節 織機與織物組織
第三節 民間絲織物
第四節 民間棉、麻、毛織物
第三章 漢族民間紡織品的染色與印花
**節 傳統染色工藝
第二節 傳統印花工藝
第三節 民間現存手工印染技藝
第四章 漢族民間紡織品刺繡技藝
**節 民間刺繡的概述
第二節 民間刺繡的工具與材料
第三節 民間刺繡的常見針法
第四節 其他刺繡工藝
第五章 漢族民間紡織品紋樣
**節 民間紡織品裝飾紋樣的題材
第二節 民間紡織品裝飾紋樣的作用
第三節 民間紡織品裝飾紋樣的藝術表現手法
第四節 民間紡織品紋樣的構成秩序
第五節 民間紡織品紋樣的色彩
第六節 民間紡織品紋樣的文化根源
第六章 漢族民間傳統印染織繡技藝的傳承與發展
**節 民間傳統印染織繡技藝的傳承
第二節 民間傳統印染織繡技藝的生存現狀
第三節 民間傳統印染織繡技藝的發展空間
附錄 國家級染織類非遺名錄
旖旎錦繡 作者簡介
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服裝設計教學和民間服飾文化藝術的搶救和研究工作。籌建了江南大學民間服飾傳習館。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獲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參與國家特色專業建設,主持《時裝畫技法》精品課程建設。主持獲得2010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2009年教育部社科規劃基金、2007年江蘇省等社科基金項目4項,以及與知名服裝企業恒源祥等合作橫向項目8項,作為第二完成人獲得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等3項,論著《近代漢族民間服飾全集》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總署2009年“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在中外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上發表23篇),出版了12部學術著作。獲得省部級獎勵: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 ,第一完成人;江蘇省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2009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教學成果二等獎,第二完成人; 獲得2012年“榮智權獎教金”。主要研究領域:服裝設計理論、服裝社會文化與民間藝術史。學術兼職: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理事,中韓服飾產業協會常務理事,無錫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