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百家廊文叢公共哲學序說/中日關于公私問題的研究(百家廊文叢)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87157
- 條形碼:9787300287157 ; 978-7-300-2871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百家廊文叢公共哲學序說/中日關于公私問題的研究(百家廊文叢) 內容簡介
20世紀90年代以來,“公共哲學”問題成為學界的前沿探索之一,出現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公共哲學”問題由美國學者李普曼首倡,接著出現了哈貝馬斯、漢娜•阿倫特等的關于公共性問題的論述。到了20世紀末,日本學界掀起了一場探索公共哲學的學術運動。根據目前學界的基本判斷,公共哲學是一門探索公共性問題的學問。公共性問題自然涉及“公”“私”“公共”概念及其關系問題。因此,《公共哲學序說——中日關于公私問題的研究》回顧了李普曼、哈貝馬斯、漢娜•阿倫特的相關論說,通過梳理與考察中日學界關于公私問題的研究成果,批判性地分析了“公”“私”的相對性本質以及既往研究的不足,揭示了在哲學意義上探索公私問題對于建構公共哲學的根本性意義,很后闡述了“和而不同”理念對于新時代建構公共哲學的重要思想價值。
百家廊文叢公共哲學序說/中日關于公私問題的研究(百家廊文叢) 目錄
**節李普曼所謂的“The Public Philosophy”2
第二節日本學界的公共哲學探索9
第三節中國學界的公共哲學研究24
第二章關于公共性問題35
**節何謂“公共性”36
第二節哈貝馬斯所謂的“市民公共性”41
第三節漢娜·阿倫特的公共性視角50
第三章中國思想史上的“公”“私”“公共”問題85
**節中國思想史上的“公”“私”概念85
第二節“公”“私”“公共”的內涵層次96
第三節作為領域的“公”與“私”106
第四章日本學界的公私問題研究117
**節從比較思想史的角度研究公私問題117
第二節公私問題的跨學科比較研究130
第三節日本歷史與社會中的公私問題142
第五章中國學界區別于日本學界的兩個視角159
**節關于公共知識分子和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公共性
問題的提出159
第二節關于公共知識分子的研究162
第三節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公共性問題的研究177
第六章公與私的相對性和公共哲學的建構193
**節公與私的相對性197
第二節關于人的“相對性”思考的起源207
第三節作為理念的“和而不同”219
余論公私問題與公共哲學的探索241
參考文獻248
跋261
百家廊文叢公共哲學序說/中日關于公私問題的研究(百家廊文叢) 節選
公共哲學是一門怎樣的學問?這是目前以及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給予定論的問題。然而,近二十多年來,中日學界的公共哲學研究方興未艾,特別是在日本學界,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幾乎可以說興起了一場建構公共哲學的學術運動。基于學界的這些學術動態與前沿背景,本書以結合中日學界的研究為審視基礎,梳理、考察相關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分析其中的成就與存在的問題,探索相關的核心問題以及由此所可能開辟的研究領域,為以后的相關研究提供一個可供參考的視角。中日學界都出現了直接以“公共哲學”命名的文獻,也就是說都出現了對“公共哲學是什么”的思考與探索。迄今為止,中國學界只出現了一部直接以“公共哲學”命名的專著,即江濤的《公共哲學》(2003),其主要圍繞公共關系、公共管理、公共權力、公共政策、公共選擇、公共行政六個方面,展開了關于公共哲學所要探討的問題以及所涉及領域等的研究。除此之外,中國學界還有以“公共領域”“公共知識分子”“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公共性問題”等為主題,從政治哲學、社會哲學、文化哲學、管理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等角度探討公共哲學的研究。在這些研究中,值得關注的是,一部分學者從中國傳統思想中挖掘公、私、公共等概念的學理區別以及在思想史上的發展與演變,為我國對公共哲學的探索提供了頗具價值的資源。日本學界與中國學界相比,雖然部分問題的研究角度存在相似與交叉,但總體來說研究視野更為開闊,研究力量更為雄厚,并呈現出企圖構建一門嶄新哲學的探索態勢。就關于“公共哲學是什么”的探討而言,日本學界的代表性著述有《以公共的哲學建構為目標》(稻垣久和,2001)、《公共的哲學》(片岡寬光,2002)、《何謂公共哲學》(山脅直司,2004)、《為了學習公共性哲學的人》(安彥一惠、谷本光男,2004)、《公共哲學究竟是什么》(桂木隆夫,2005)、《全球區域公共哲學的構想》(山脅直司,2008)等。構建一門嶄新哲學的宏大意圖,由總部設在大阪的“公共哲學共働研究所”主導,該研究所成立了“公共哲學共同研究會”,每月召開一次公共哲學共同研討會(后來更名為“公共哲學京都論壇”),地點主要是京都、東京、大阪、神戶等地,有時也在海外召開,比如在中國與韓國等地都召開過相關研討會,前后經歷了二十多年,至今仍然持續進行著(不過,現在主要以“公共經營”為主題,參與者主要是企業界人士,基本都在大阪召開)。會議舉辦的形式為,研究所聘請日本人文社會科學各個領域*具代表性、*有影響力的著名專家、學者(有時也邀請中國、美國、韓國等國的著名學者)“發題”(相當于“主題發言”),其他參加者圍繞與公共哲學相關的問題展開對話、探討。東京大學原校長佐佐木毅和公共哲學共働研究所原所長金泰昌負責整理、編輯會上發表的主旨論文以及在圍繞會議主題所進行之討論過程中不同領域的學者所拓展的新指摘、新內容,以兩人共同主編的形式完成了一套20卷本的《公共哲學》論叢,陸續由東京大學出版會出版發行,在日本學界乃至世界學界引起了巨大反響。20卷本的《公共哲學》論叢之每一卷都有單獨的名稱,詳細情況參見本書第34頁腳注①。中國學界在2009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了該套論叢*初10卷的中文版。該中文版譯叢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卞崇道前輩與筆者共同主持,我國日本研究界的十多名代表性學者參與了翻譯。正是由于參與了該譯叢的統籌與翻譯工作,筆者才與公共哲學共同研究會結緣,前后兩年時間(2007—2009年)多次參加了該研究會召開的研討會,見證了日本學界在這個時期關于公共哲學所進行的跨學科交流的精神盛宴,從而開始了自己關于“公共哲學究竟是一門怎樣的學問”的思考。
百家廊文叢公共哲學序說/中日關于公私問題的研究(百家廊文叢) 作者簡介
林美茂,筆名靈焚,1962年生于福建,現居北京。日本歸國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日本愛知大學訪問教授、東京大學訪問學者、國際基督教大學亞洲研究所研究員、中華日本哲學會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柏拉圖哲學、日本哲學、公共哲學。已經出版專著《靈肉之境:柏拉圖哲學人論思想研究》《哲學與激情》《女神》 等,合著《西方倫理思想史》《東アジア世界の「知」と學問》等,譯著《歐美的公與私》,編著《日本哲學與思想研究》、《我們??散文詩叢》(第1—5輯,共42冊)、《閩派詩歌??散文詩卷》等;學術論文散見于中日多種學術期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