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思慕宮/新絲路文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174720
- 條形碼:9787532174720 ; 978-7-5321-747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思慕宮/新絲路文庫 本書特色
阿拉伯世界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埃及的歌德”納吉布·馬哈福茲代表作 現實主義文學高峰“開羅三部曲”之一 阿拉伯語文學史上的里程碑作品,200年阿拉伯小說發展漫漫路程中不可逾越的頂點 阿拉伯語文學翻譯家陳中耀教授精心打磨的權威譯本 以埃及社會為背景,描述了埃及一商人家庭三代人的不同生活和命運,堪稱埃及版《家》《春》《秋》。 東方主義理論大師愛德華·賽義德、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納丁·戈迪默、《發條橙》作者安東尼·伯吉斯等一致絕贊 完美呈現長篇小說藝術里的復雜敘事、“智慧”和“狡猾”,對政治信仰歸屬、雙重道德等高難度主題的駕馭信手
思慕宮/新絲路文庫 內容簡介
長篇現實主義小說。“開羅三部曲”是馬哈福茲的重要作品。小說通過一家三代人不同的命運,描繪了一九一七年至一九四四年埃及社會歷史的種種變遷,每一部側重描寫一代人的生活,并以該代人居住的地區作為書名。作品頗似一幅埃及現代的風俗畫卷。第二部《思慕宮》主要描寫這個家庭第二代人的生活。大兒子仍然過著放蕩的生活,毫無追求;小兒子為了祖國的獨立,毅然選擇了進師范學院學習,但沒有具體的奮斗目標。同時,失戀的打擊使他悲觀失望,整天沉湎于酗酒、尋找女人的刺激中;阿依莎的丈夫、兩個兒子都因傷寒癥而亡……作品著重表現了當時埃及人民一種彷徨、困惑的心態。
思慕宮/新絲路文庫 節選
艾哈邁德·阿卜杜·嘉瓦德隨手關上住宅的大門,邁著無力的步子,借著暗淡的星光正在穿越庭院。當他走得疲憊時,便撐著手杖站一會兒,手杖頭就扎進松軟的土里。他渾身燥熱,感到火辣辣的,真想立即用冷水澆一澆臉、頭和脖子,消除這七月的暑熱,把胸中和腦袋里熾燃的烈火壓下去,哪怕暫時壓一下也好。一想到冷水,他不禁笑逐顏開,臉上露出快活的神色。走進樓梯口的門,他看見了從上面射下來的一道微弱的燈光,隨著端著燈的那只手的顫動,燈光在墻面上搖曳著。他一手把著樓梯扶手,一手拄著手杖拾級而上,手杖頭點擊在樓梯上發出篤篤的響聲。很久以來,這種連續的點擊聲已成為一種獨特的節拍,使人一聽就知道是他回來了。艾米娜端著燈站在樓梯口等候他。他走到她跟前停下了腳步,胸脯一起一伏地喘著氣,等呼吸平順后,才像往常一樣問候道: “晚安!” “晚安,老爺!”艾米娜低聲回答,把燈舉到了他的前面。 一進臥室,他就急切地走向沙發,往上面一倒,放開手杖,摘下紅氈帽,頭靠在沙發背上,朝前伸出兩腿,從敞袍的兩側露出了里面的長衫和塞在襪子里的兩只褲腳。他閉上了眼睛,用手帕拭去前額、面頰和脖子上的汗水。這時,艾米娜把燈放在桌子上,站在一旁等他站起身,好侍候他脫衣服。她關切地注視著他,心里忐忑不安,真希望自己有勇氣去求他不要出去消夜了,因為他長期不注意保養身體,已經受不了熬夜的折騰了。但是她不知道該如何表達這番心情!過了好幾分鐘,他才睜開眼睛,從長衫里掏出金表,取下鉆石戒指,把它們放在紅氈帽里。然后他撐起身子,讓艾米娜幫他脫下敞袍和長衫。他的身體看起來依然像過去那樣魁梧壯實,只是兩鬢已經斑白了。當他把頭套進居家穿的大袍領口時,突然微笑起來,他想起在今夜聚會上,阿里·阿卜杜·拉希姆先生喝得嘔吐了,他卻偏說是著了涼,胃里不舒服。他們幾個人故意戲弄他,說他酒量太小,還含沙射影地說并非每個男人都能與酒相伴一輩子的,等等。誰知阿里先生動了氣,一本正經地為自己辯白……真是奇怪!有的人為什么把這種微不足道的小事看得如此重要,惱羞到這種程度?既然這么認真,為什么還要在喧鬧聲中大言不慚地自詡能把整個酒館的酒喝光,胃也不會翻騰? 他又坐到沙發上,把兩只腳伸給妻子,讓她為他脫去鞋襪。艾米娜接著離開房間,不一會兒取來臉盆和水壺,給他倒水,讓他抹頭、洗臉和脖子,還漱了口,然后他盤腿坐在沙發上,讓陽臺和開向庭院的窗戶間的過堂風吹拂著。 “今年夏天真熱啊!” 艾米娜從床底下拉出一個墊子,放在丈夫腳前,自己也盤腿坐在墊子上。 “愿真主憐憫我們,”她嘆了一口氣,“到處熱得像個火爐,廚房里更熱!整個夏天,只有日落之后在平臺上還可以透透氣。” 她坐在那里,已經不是當年的模樣了。她瘦了,臉長了,或許是因為雙頰削了下去,臉就顯得長了些。露在頭帕外的頭發中夾雜著許多銀絲。她顯得憔悴,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老得多,腮上的那顆黑痣也更大了,眼睛里除去原有的溫順的目光外,又增添了憂郁和茫然的神情。面對著這種種變化,她是多么迷惘啊!*初因喪子之痛她還不在乎這些,后來卻憂心忡忡了,并開始尋思:難道她后半生就不需要健康的身體了嗎?不!一家人都需要她有好的身體!可是,她怎么能恢復原樣呢?再說她已上了年紀,也許這些變化不算大,但毫無疑問,還是留下了痕跡。 她就是這樣一夜一夜地站在陽臺上,從小圓孔里望著馬路。馬路上一切如舊,她卻在一天天衰老。咖啡館的堂倌又在喊叫,那聲音像回聲似的,飛進了寂靜的臥室。她偷偷望著丈夫,露出了微笑。 這條徹夜喧鬧的馬路,是她*喜愛的。它仿佛是她可以傾心交談的朋友,可這位粗心的朋友,卻從來不理解喜好在陽臺小圓孔后面窺視它的那個人的心。她的腦子里充滿了馬路上的各種景象,耳朵里回響著馬路上永不停息的聲音。咖啡館堂倌的舌頭一刻不停地喊著;一個嘶啞的嗓門不厭其煩地評論著當天發生的各種事情;另一個神經質的聲音嘮叨著“庫米”和“烏勒得”;患百日咳的女孩海尼婭的父親在有人問起海尼婭的病情時,他一夜又一夜地回答道:“真主會保佑她痊愈的。”啊,這個陽臺真好比是咖啡館的一角,她就是咖啡館里的顧客。她的兩眼一直注視著靠在沙發背上的丈夫的腦袋,腦海里卻浮現出馬路上的種種情景。后來,她不再想這些,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丈夫身上。她發現他滿臉通紅,*近幾天,他后半夜回來時都是這樣,雖說已看慣了,但總是不放心,于是關心地問: “老爺,你沒有不舒服吧?” “沒有,贊頌全歸真主,”他把腦袋擱擱正,喃喃地回答,“這天氣真叫人難受!”
思慕宮/新絲路文庫 作者簡介
納吉布·馬哈福茲(1911—2006)1988年以“通過大量刻畫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現實主義,喚起人們樹立雄心——形成了全人類所欣賞的阿拉伯語言藝術”,成為首位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阿拉伯語作家。阿拉伯世界很重要的知識分子之一,享有“埃及的歌德”美譽。作品傳達了對人類現狀與未來的深切憂慮和關懷,引人深思,激發良知。1920年代,埃及處于反帝愛國斗爭的革命風暴之中,他懷著滿腔的歷史責任感踏上寫作之路。先后創作了“歷史三部曲”(《命運的嘲弄》《拉杜比絲》《底比斯之戰》)、《新開羅》、《梅格達胡同》、《始與末》、《我們街區的孩子們》、《小偷與狗》等幾十部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其中“開羅三部曲”被認可為阿拉伯文學目前的里程碑作品。曾任埃及文學藝術很高理事會理事、電影局局長和文化部顧問。多次聲明自己信仰社會主義和科學,強調人的靈魂需要自我凈化。1970年獲國家文學表彰獎,1988年獲埃及很高榮譽尼羅河勛章。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