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新農村教育研究叢書農村教師政策執行績效問題研究/新農村教育研究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66396
- 條形碼:9787568066396 ; 978-7-5680-6639-6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農村教育研究叢書農村教師政策執行績效問題研究/新農村教育研究叢書 本書特色
本書概括了改革開放以來農村教師政策發展的主要特征。其政策內容研究涉及農村教師的招錄政策、待遇政策及管理考核政策等。在對農村教師政策歷史回顧的基礎上,分析了近年來比較受人關注的“農碩”、“特崗”、“免費師范生”、城鄉教師交流等政策各自出臺的背景、政策內容、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并提出了改進建議。為了進一步解決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書中就農村教師吸引力問題進行了政策分析,同時分析了美國農村教師政策以資借鑒。本書基于農村教師政策績效執行問題,采用史論結合、中外比較的方法,有理有據,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對比、具體案例進行深度分析,具有史料性與思想性、理論性互相結合、融為一體的特點。
新農村教育研究叢書農村教師政策執行績效問題研究/新農村教育研究叢書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研究了我國農村教師政策的變遷,概括了改革開放以來農村教師政策發展的主要特征。其政策內容研究涉及農村教師的招錄政策、待遇政策及管理考核政策等。在對農村教師政策歷史回顧的基礎上,分析了近年來比較受人關注的“農碩”、“特崗”、“免費師范生”、城鄉教師交流等政策各自出臺的背景、政策內容、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并提出了改進建議。為了進一步解決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書中就農村教師吸引力問題進行了政策分析,同時分析了美國農村教師政策以資借鑒。本書資料豐富,論述有見地,提出的建議切實可行,具有較高借鑒價值和現實意義。
新農村教育研究叢書農村教師政策執行績效問題研究/新農村教育研究叢書 目錄
**章改革開放以來農村教師政策演變與發展/1
**節撥亂反正期的農村教師政策內容(1978—1984年)/2
第二節體制改革期的農村教師政策內容(1985—1992年)/10
第三節體制轉型期的農村教師政策內容(1993—2000年)/22
第四節城鄉均衡發展時期的農村教師政策內容(2001年至今)/34
第五節改革開放以來農村教師政策發展的主要特征/52
第六節現行農村教師政策存在的主要問題/53
第二章“特崗計劃”政策執行問題研究/55
**節“特崗計劃”政策出臺的背景與文本解讀/56
第二節“特崗計劃”政策執行中的問題分析/59
第三節完善“特崗計劃”執行的對策/69
第三章“碩師計劃”政策執行問題研究/74
**節“碩師計劃”政策出臺的背景與文本解讀/74
第二節“碩師計劃”政策執行存在的問題/80
第三節“碩師計劃”政策執行沖突的原因分析/86
第四節提高“碩師計劃”政策執行績效的思考/91
第四章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執行問題研究/96
**節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的文本解讀/97
第二節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執行存在的主要問題/101
第三節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執行沖突的原因分析/105
第四節提高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執行績效的思考/108
第五章農村中小學教師分流問題研究/113
**節X縣教師分流的背景/114
第二節X縣農村中小學教師分流的現狀/116
第三節X縣農村中小學教師分流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119
第四節合理解決農村中小學教師分流問題/123
第六章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研究/127
**節研究背景和意義/127
第二節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的理論詮釋/132
第三節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的現狀及問題/139
第四節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出路/155
第七章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狀況調查與分析/164
**節C縣義務教育發展現狀/165
第二節C縣推動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的舉措與成效/166
第三節C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173
第四節促進C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對策建議/177
第八章美國農村教師師資隊伍建設/180
**節美國農村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困境/181
第二節美國農村師資隊伍建設困境歸因/189
第三節美國農村師資隊伍的建設路徑/197
第四節美國農村師資隊伍建設實踐對中國的啟示/206
參考文獻/209
后記/215
新農村教育研究叢書農村教師政策執行績效問題研究/新農村教育研究叢書 節選
精彩文摘1: 二、 理念:從非專業化、半專業化向專業化轉變 教師是不是專業工作者,這是個受人關注但又容易引起爭議的問題。改革開放初期,農村教師主要以民辦教師為主,整體素質偏低,教師作為專業工作者的身份并沒有受到認可,教師專業化成為提高教師待遇和教師地位的代名詞。20世紀80年代以后,“教師是專業工作者”的聲音逐漸增強,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成為教師教育改革的方向和主題,且逐漸得到法律的認可。如1986年9月,國家教育委員會頒布《中小學教師考核合格證書試行辦法》,規定《教材教法考試合格證書》的基本要求是思想品德好、教材教法考試及格,《專業合格證書》的基本要求是思想品德好、文化專業知識考試及格、具有一定的教學能力。楊放.教育法規全書[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0:348.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明確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http://www.moe.gov.cn/s78/A02/zfs__left/s5911/moe_619/tnull_1314.html.,從而在法律上明確了教師作為專業人員的地位。 三、 價值取向:從穩定的數量滿足型向高素質的質量提高型轉變 改革開放40多年來,農村教師政策的出發點和價值取向經歷了從穩定教師隊伍向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的轉變,即從追求數量穩定向質量提高轉變。改革開放初期,以民辦教師為主體的農村教師學歷層次較低、社會地位不高,保持教師隊伍穩定是這一時期國家制定農村教師政策的出發點。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以民辦教師轉正為中心、以師范院校畢業分配和社會招考為主要補充方式、以學歷合格為基本要求的農村教師隊伍政策的調整,到20世紀末,民辦教師作為一個歷史稱謂基本退出舞臺,農村教師政策從穩定隊伍、提高學歷向提高能力和綜合素質轉變。為嚴把質量關,推動農村教師向專業人員轉變,從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我國逐步實行教師資格認定制度和教師聘任制,這對于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和推動農村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四、 功能:從獨立單一到綜合靈活、日趨完善 改革開放初期到20世紀末的農村教師政策在一定時期內具有一定的、單一的側重點,如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主要側重于教師隊伍的穩定,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則主要側重于提高農村教師特別是農村民辦教師的學歷層次。進入21世紀以后,在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歷史背景下,農村教師政策在著力提升教師綜合素質的同時,更加注重將農村教師和農村教育的發展與農村的經濟、社會改革相聯系,農村教師政策的調整呈現出全方位、寬領域的特征。國家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對農村教師隊伍的發展進行扶持和鼓勵,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如特崗計劃、碩師計劃、國培計劃、省培計劃等。 精彩文摘3: 三、 政策的連貫性與及時調整問題 一般而言,由于外界環境的變化,一項政策需要以另一項政策進行替代時,需要盡可能地在內容和價值取向上與前一項政策保持適度的連貫性,而不是完全推倒重來。從這個角度而言,保持農村教師政策的連續性是必要的,同時農村教師政策也需要保持適當的穩定性。但當今時代,社會迅猛發展,如不能根據政策環境的變化適時調整農村教師政策,必將對農村教師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以農村教師編制制度改革為例,有研究者經過研究后提出:“受事業編制緊縮政策的影響,農村教師編制供需矛盾突出,主要表現為編制供給難以保證農村學校基本的教育教學需求、無法滿足農村教育質量提升的需求和未能支撐農村教育優勢挖掘與特色發展的需求。為了緩解師資供需矛盾,各地探索了體制內盤活編制、編外聘用教師和全員取消編制等改革,但這些改革存在諸多局限,難以全面推廣。為此,應推動農村教師編制制度綜合改革,實行編制單列管理、科學核定和動態調配。”劉善槐,朱秀紅,李畇赟.農村教師編制制度改革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9(1):7.因此,促進農村教師隊伍的健康發展,需要根據外界環境的變化以及農村教師隊伍自身的實際情況,適時地在政策上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可謂任重而道遠。〖BT1〗第二章〓“特崗計劃”政策執行問題研究第二章“特崗計劃”政策執行 問題研究 “特崗計劃”全稱為“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于2006年5月由教育部、財政部、人事部和中央編辦聯合發布并實施。該計劃招募高校畢業生到“兩基”攻堅縣以下的農村中小學任教,目的是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服務基層,從事農村教育工作,緩解農村師資不足和結構不合理問題,從而提高農村教師的整體素質。“特崗計劃”是我國農村地區教師補充機制的創新,是吸引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完善農村義務教育機制、提高農村教育質量、促進新農村建設的有效措施。“特崗計劃”統一按照中央統籌、地方實施的原則,規定教師必須任教于計劃范圍內的中小學三年,三年期滿經考核合格便可留任成為正式在編教師,也可以申請其他工作機會。鄭新蓉,杜亮,魏曼華.中國特崗教師藍皮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9.聘用期間所需資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負擔,以中央為主。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12/201001/xxgk_81624.html. “特崗計劃”實施至今已有十幾年,這十幾年來,該計劃進行先行試點并逐步擴大政策范圍,每一步都穩扎穩打,旨在徹底改善中西部地區落后的教育現狀,促進我國義務教育公平、均衡地發展。教育政策改革依舊是兩會教育工作的“好聲音”,該政策的實施有力幫助偏遠貧困地區實現教育精準脫貧,為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打牢根基。韓琳琳.云南省特崗教師政策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6.但政策執行過程中也存在一系列問題,諸如國家政策不完善,政府管理不到位,學校人才利用不合理,教師信念不堅定,等等,這些問題會農村教師政策執行績效問題研究第二章“特崗計劃”政策執行問題研究導致政策執行偏離預期目標。為更好地完善政策,推進政策執行效果,對“特崗計劃”政策執行過程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新農村教育研究叢書農村教師政策執行績效問題研究/新農村教育研究叢書 作者簡介
周險峰,湖北浠水縣人,湖南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湖南科技大學教師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教授,教育學博士。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碩士、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后,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高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教育基本理論及高等教育管理學。社會兼職主要有:湖南省教育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湖南省教師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農村教育學會理事、湖南省農村教育協會特聘講座教授、教育部師范專業認證專家庫專家、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評審專家庫專家等。主持國*級省部級課題10項,出版著作4部。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先后獲得省教學改革成果獎、科研成果獎一二三等獎多項。獲得過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師、湖南省121新世紀人才、湘潭市技術骨干人才、全國教育碩士優秀指導導師、湖南科技大學優秀碩士生導師等稱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