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韓天雍大篆·大克鼎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216257
- 條形碼:9787811216257 ; 978-7-81121-62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韓天雍大篆·大克鼎 內容簡介
大克鼎,又稱克鼎、膳夫克鼎,是西周孝王時鑄造的一件青銅器。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出土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任村,同時出土的還有一套七件的小克鼎,一套六枚克鐘,兩件克盈,一件克镈。1951年,潘祖蔭后人潘達于將大克鼎捐獻給國家,1952年始至今,大克鼎收藏于上海博物館。 大克鼎,鼎高93.1厘米,口徑75.6厘米,腹徑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千克。鼎腹內壁鑄有銘文2段,共28行,290字(重文二)。其銘文主要記載克依憑先祖功績,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隸的賞賜的內容,這對于研究西周時期的職官、禮儀、土地制度等都有極為重大的意義,是研究西周歷史的重要文獻。 “大克鼎”“大盂鼎”“毛公鼎”被譽為“海內青銅器三寶”。“大克鼎”銘文的格式、體例以及鑄刻方法,在相當程度上體現出墨書的筆意,這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此銘文字體規范大方,字跡優美、端正質樸,筆畫圓潤、均勻遒勁,結構和諧,是西周晚期具有代表性的金文字體之一。此銘文字體規范大方,字跡優美、端正質樸,筆畫圓潤、均勻遒勁,結構和諧,是西周晚期具有代表性的金文字體之一。
韓天雍大篆·大克鼎 目錄
第二章 “大克鼎”(附“小克鼎”)筆法原理和動態示范
第三章 “大克鼎”(附“小克鼎”)的l臨摹和創作
**節 局部臨摹
第二節 創作示范
第三節 作品示例
附錄一 “大克鼎”銘文拓片
附錄二 “小克鼎”銘文拓片
韓天雍大篆·大克鼎 作者簡介
韓天雍,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浙江省甲骨文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日本岐阜女子大學特聘教授。 韓天雍先生書法以古文字創作為主,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展覽,多幅作品為中國美術館及其他藝術館、博物館、釣魚臺國賓館等官方機構及海內外藏家所收藏。出版專著有《日本篆刻藝術》《佛教寫經》《三筆三跡》《禪宗墨跡》《中日禪宗墨跡研究》等。此外還有四十余篇譯文,論文發表在書法、篆刻的核心期刊中。尤其是博士論文《中日禪宗墨跡研究》一書,榮獲二〇〇八年度國家“十一五”課題社科藝術基金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