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速寫美國名案:30場大審判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31263
- 條形碼:9787552031263 ; 978-7-5520-3126-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速寫美國名案:30場大審判 本書特色
照片定格瞬間,而繪畫超越時間。希望通過這本書,法律人和罪案愛好者可以享藝術盛宴、窺法律文化。
速寫美國名案:30場大審判 內容簡介
從水門案件之序曲、到對瘋狂的連環殺人犯“山姆之子”的審判,從中央公園慢跑者案、到黑手黨教父約翰?戈蒂的倒臺,從伍迪·艾倫監護權案件、到對辛普森的世紀審判,丘奇將讀者帶入庭審現場,觀察美國司法體系這三十余起轟動一時的案件,體驗戲劇性頭條新聞背后的故事。 除了丘奇所繪的一百余張精彩的法庭插畫,本書還包含著名記者盧·揚撰寫的引人入勝的庭審報道,以及書末的名人畫廊。 本書正文分為20世紀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及以后三部分,為您描摹這些時期里的美國大案。每個案件的開篇由一張極具震撼力的跨頁速寫展開,邊角放置案件信息(時間、地點、控辯方、審判結果等)。
速寫美國名案:30場大審判 目錄
70年代
米切爾、斯坦斯案: 水門序曲 / 2
卡倫·安·昆蘭案: 信仰和“死亡的權利” / 6
魯賓·“颶風”·卡特: 為生命而抗爭 / 10
大衛·伯科威茨: 山姆之子 / 16
·導言
·70年代
米切爾、斯坦斯案: 水門序曲 / 2
卡倫·安·昆蘭案: 信仰和“死亡的權利” / 6
魯賓·“颶風”·卡特: 為生命而抗爭 / 10
大衛·伯科威茨: 山姆之子 / 16
德爾·蔡奧訴哥倫比亞長老教會: 試管嬰兒案 / 22
·80年代
巴迪·雅各布森: 三角戀謀殺案 / 28
瓊·哈里斯: 被嘲笑的女人 / 32
馬克·大衛·查普曼: 約翰·列儂的刺客 / 38
杰克·亨利·阿博特: 野獸的天性 / 42
約翰·欣克利: 總統刺客 / 48
文鮮明牧師: “上帝”受審 / 54
布林克搶劫和黑人解放軍: 法庭上的革命 / 58
沙龍訴《時代》: 血祭誹謗還是透徹真相? / 66
威斯特摩蘭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重返越南” / 72
黑手黨委員會審判: 犯罪集團 / 78
斯坦利·弗里德曼: 紐約腐敗案 / 82
伯恩哈德·雨果·戈茨: 地鐵治安員 / 88
馬拉·漢森: 被偷去的美 / 94
瑪麗·貝思·懷特黑德: 嬰兒 M 案 / 98
羅伯特·錢伯斯: 大學預科生謀殺案 / 104
·90年代及以后
中央公園慢跑者案: 犯罪、種族和公正錯覺 / 112
埃爾·塞伊德·諾塞爾: 刺殺卡哈尼 / 120
約翰·戈蒂: “不敗先生”的倒下 / 126
埃米·費希爾: 長島洛麗塔 / 132
伍迪·艾倫訴米亞·法羅: 心之戰 / 136
查克·瓊斯: 迷戀瑪拉·梅普爾斯 / 142
世貿大廈案與地標建筑案: 圣戰在美國 / 144
O.J. 辛普森: 世紀審判 / 152
桑特和肯尼思·凱姆斯: 騙子和尸體失蹤案 / 158
吹牛老爹: 生活模仿藝術 / 160
馬莎·斯圖爾特: 受審的文化偶像 / 166
·名人畫廊
·譯名對照表
速寫美國名案:30場大審判 節選
馬克·大衛·查普曼:約翰·列儂的刺客 兇手是個不折不扣的瘋子,但法庭需要確定他是否瘋狂到不用為犯下的罪承擔刑事責任。馬克·大衛·查普曼緊盯前披頭士成員約翰·列儂。他橫跨大陸追蹤列儂的足跡,*后在列儂的紐約豪華公寓前將其槍殺,這場刺殺是如此隨意和殘忍,以致一整代人都始終記得他們初聞此事的那刻。 謀殺發生后,在等待審判的幾個月里,查普曼失常的生活細節變得眾所周知。公眾情緒激烈,以至于查普曼的律師試圖完全禁止公眾接觸審判。但代理法官小丹尼斯·愛德華茲拒絕了他的請求。在早期庭審中,26歲的被告穿著防彈衣到庭,攥著一本J.D.塞林格的小說《麥田里的守望者》—正是警察趕到槍擊現場時發現他正在讀的書。 查普曼是一個業余吉他手和狂熱的披頭士粉絲。1977年他從佐治亞州迪凱特搬到夏威夷。他做過多份不起眼的工作,在進行他的謀殺計劃之前是名保安。 審判中,辯方的一位精神科醫生將兇手描述為“有重度抑郁的精神分裂患者”。他描述了在謀殺發生的前一年,查普曼是怎樣地想“隱退”,以便和妻子格洛麗亞過上安靜的生活。格洛麗亞和列儂的妻子小野洋子一樣是日裔。(列儂也曾為了撫養兒子肖恩而遠離公眾視野。)查普曼迷戀列儂,顯然是在模仿他偶像的生活方式,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崇拜變為仇恨。 ……
速寫美國名案:30場大審判 作者簡介
瑪里琳·丘奇 (www.marilynchurch.com) 才華橫溢的職業畫家,當代極負盛名的法庭畫師。 作為《紐約時報》和WABC在紐約最主要的畫家,她以繪畫的形式報道了過去三十年里著名的庭審案件。她曾因重現約翰?列儂謀殺案獲得艾美獎、因報道瓊·哈里斯謀殺案獲紐約新聞獎。丘奇的作品曾在紐約電視廣播博物館、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最高法院、哈佛法學院等多處展出。 盧·揚 紐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有著豐富的從業經驗。 多次獲得艾美獎。獲美國聯合通訊社、合眾國際社、廣播電視新聞協會、紐約記者俱樂部、美國職業新聞工作者協會的多項榮譽。 楊安舒 律師,畢業于華東政法大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