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新中國印記叢書巨變:石仲泉談新中國的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9110966
- 條形碼:9787219110966 ; 978-7-219-11096-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中國印記叢書巨變:石仲泉談新中國的發展 本書特色
1.石仲泉——著名中共黨史專家畢生研究黨史、新中國史的總結之作 2.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院務委員張樹軍真情推薦——一本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又創造性地研究新中國史的上乘之作。 3.黨員干部學習“四史”不可或缺的指導讀物 4.專業研究人士的重要參考書,廣大讀者的“四史”普及讀物
新中國印記叢書巨變:石仲泉談新中國的發展 內容簡介
本書是有名黨史專家石仲泉畢生致力于黨的歷史和新中國歷史思考和研究的結晶。全書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等角度切入,概括性地論述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新中國七十年的發展全貌和各個時期的特點,探索中國共產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理念和路徑,深刻獨到地闡述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理論脈絡。其對新中國發展歷程的梳理和分析,對黨史、新中國史研究的真知灼見,對當今讀者科學認識、正確把握黨史和新中國史有特殊意義。
新中國印記叢書巨變:石仲泉談新中國的發展 目錄
新中國印記叢書巨變:石仲泉談新中國的發展 節選
“偉大的試驗”:改革開放新時期 ——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視角來看 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的偉大轉折,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重新奮起,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的偉大革命,我們國家從此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這是黨的歷史發展的第三個大的階段。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至今(2006年)也有28年。這28年的歷史進程可以分為若干小的階段。對此,黨史界有不同分法,作為學術問題可以繼續研討。由于歷史還在發展,即使是得到認同的分期也是可以調整和變動的。 一、“兩大四小”的歷史分期 根據這段歷史發展到現在的情況,我有一個初步想法,能否將這28年的歷史分為“兩大四小”階段。所謂“兩大”,即將28年一分為二,以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為界限,前14年為一個階段,即“撥亂反正,全面改革”階段;后14年為一個階段,即“加快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為什么要以鄧小平的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作為劃分兩段歷史的界限呢?因為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們國家又面臨一個重要歷史關頭,鄧小平的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排除干擾,牢牢地把握住航舵,決定我們國家的改革朝著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方向前進。這是決定中國命運的抉擇,從此中國的發展猶如進入了高速公路的快車道。否則,中國的發展不可能有今天——到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82萬多億元,躍居世界第4位。因此,應當凸顯鄧小平的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的歷史作用。 所謂“四小”階段,即上述兩個階段的前14年和后14年各自又可一分為二,這樣就成為四個小的階段,即:①從十一屆三中全會至1982年黨的十二大前,這4年可視為“撥亂反正,改革起步”階段,實現了黨的工作重心“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到以發展生產力為中心,從封閉轉到開放,從固守成規轉到各方面的改革”,初步開辟“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新的事業”。②從黨的十二大至1992年鄧小平的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前,這10年可視為“全面改革,治理整頓”階段。在前5年,改革從農村發展到城市,從對內搞活發展到對外開放;在后5年,著重治理整頓、協調發展,為經濟和社會沿著健康方向前進夯實基礎。③從鄧小平的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到兩個世紀之交的7年,可視為“深化改革,加快發展”階段,明確了改革的目標,強調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加快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④從2000年至今(2006年),我們國家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發展階段。這個劃分,不是單純地按照黨的會議,而是既考慮黨的會議確定的任務,又考慮歷史發展的實際狀況來綜合把握。每一小階段的稱謂,基本上參照黨的歷史文獻的說法,但有個別調整。就算一家之言吧! 二、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28年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念是具體的、歷史的、發展的。黨在領導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的偉大革命時,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念開始更加強烈地注入“當代化”元素。作為這場偉大革命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的指導思想一直很明確,一方面反復強調:“我們搞改革開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經濟建設上,沒有丟馬克思,沒有丟列寧,沒有丟毛澤東。老祖宗不能丟啊!”另一方面不斷指出:“世界形勢日新月異,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很快,F在的一年抵得上過去古老社會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不以新的思想、觀點去繼承、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编囆∑竭@種鮮明的世界眼光,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將“當代化”元素注入了馬克思主義。為了使這場新的偉大革命在融入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全球化大潮中健康運行,鄧小平還逐漸形成了領導這場新的偉大革命的步驟和方法的哲學之道,強調我們進行的改革開放是前人沒有做過的天翻地覆的事業,是“偉大的試驗”,有很大的風險,采取的方針是“膽子要大,步子要穩”;既要敢闖新路,又要努力求是;小錯誤難免,但要避免犯大錯誤。在這個偉大革命的過程中,黨自始至終注重以多種視角,從多個側面,不斷總結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的和新鮮的、中國的和外國的、成功的和失敗的經驗教訓,來實現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這個飛躍還在繼續,直至目前已獲得一個實踐成果、兩個理論成果。無論實踐成果,還是理論成果,都包括“民族化”和“當代化”兩個內涵。
新中國印記叢書巨變:石仲泉談新中國的發展 作者簡介
石仲泉,1938年生,著名中共黨史學家,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主管中共黨史的研究和編修等業務。長期從事黨的理論和歷史研究,曾參與《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等黨的重要文獻起草工作,直接主持編修《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直接主持編修《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八年。個人主要專著有《我觀毛澤東》《我觀周恩來》《我觀鄧小平》及《我觀黨史》(多卷本)、《長征行》(增訂本)、《黨的建設理論熱點今日談》等。多種圖書曾獲國家圖書獎等大獎,多篇論文榮獲***優秀論文獎。 、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