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星在深淵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81343
- 條形碼:9787544781343 ; 978-7-5447-8134-3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星在深淵中 本書特色
關于失語癥,關于我們人生的失語時刻。關于那些無法擺脫的過去。 語言是我們成像的方式,當所有詞匯消失,不能反應眼前所見,不能表達心里所想,不能書寫,不能說話。仿佛被關在了透明的柜子里,與外界不相通。這是失語癥患者的世界,是書中人遭遇危機時的反應,也是我們面對過去深淵時的無能為力。即便在我們成長為看似無所不*的大人后,還是會不斷地受到過去的影響,并回到其中。 *柔弱的人發出了*有力的聲音。給生活中曾經受傷的我們以力量。 失語癥患者是表達能力*弱的那個人,但是在書中,無法與人正常溝通的楊其星卻展現出了異于常人的勇氣與韌性,像探向深淵的一束光。受害者不應該被指責,自我不應該被囚困。 醞釀構思十數年,八易其稿。《甲馬》之后,再次發力,書寫當代都市人像。 大概十多年前,這個故事就有了雛形,經過八次大的調整改動之后,才有了今天的面貌。此次的故事,更與當下相接。不管是人物身份——本世紀初由外地到上海的年輕人,還是他們的遭遇——校園暴力,性侵犯,都是對當下生活*直接的反應。
星在深淵中 內容簡介
2016年秋冬之際,上海豐年小區一單身女子住戶意外死亡。發現者是死者好友——失語癥患者楊其星。事件發生后,與死者密切相關的人們對于兇手各有推測。在警察的調查中,在日常對死者的回憶中,這些人的過往也悉數展開。喪失語言能力的不僅僅是失語癥患者,也有曾落入深淵中的我們。 這是一個關于失語癥的故事,也是一個如何與糟糕的過去和解的故事。在熱鬧非凡的街巷,誰也無法猜測看似平靜的面孔下藏著什么樣的過往。偌大的城市里藏著無數的秘密。這是書中的人生,也是我們熟悉的日常。
星在深淵中 目錄
引子 2008年8月
1.她的消失 2016年10月
2.生姜司康
3.焦糖布丁
4.舊友
5.散落的珠串
6.Biscotti
7.男友
8.老師
9.桃的逃脫
10.愛吃甜食的男人
11.立冬 I 2016年11月7日
12.立冬 II
13.肉桂胡蘿卜蛋糕
14.本日店休 I
15.本日店休 II
16.酒香提子磅蛋糕
尾聲 2018年10月
星在深淵中 節選
引子 2008年8月 *先消失的,是名字。 不,她甚至不知道那是萬事萬物的名字。詞語從大腦皮層的罅隙悄然撤退,如同融化的雪。 嬰兒出生時有一百四十億個大腦神經細胞,隨著成長,腦部持續發育,神經細胞卻不斷死亡。不同于不斷更新的皮膚、血液以及黏膜細胞,神經細胞一旦死亡,沒有替補。這一類死亡或者說衰減,在十五歲前*為劇烈,光是大腦前葉的運動中樞,一天之內,有十幾二十萬個神經細胞毀滅。過了十五歲,神經細胞的衰減趨于穩定,隨著年齡增加逐漸減少,呈線性變化。 此時,她的神經細胞正在經歷一場沒有敵人的戰役。許多非正常死亡。一場屠殺。細胞們攜帶后天習得的信息,奔赴黃泉的靜默。 過程是疼痛。 她從頭痛中醒來,視力模糊,喉嚨干澀,干得像雨季過后泥土翻 翹成車轍痕跡的路面。她在哪里見過那樣的情景。紅土路的表面一道道灰黃突起,野狗拖著尾巴,走過被人用煤炭和粉筆亂涂亂畫的圍 墻……對了,她從昆明逃學搭車去了某處,那道墻的背后是…… 哥。 她喊了出來。分不清是被痛楚驅動,還是僅僅出于習慣。一個身影趨近,熟稔的聲音說:“其星!” 他還說了什么,她聽見了卻不解其意。句子像打水漂的石塊,在意識表層蕩了幾下,撲通沉入無名無意義的所在。 她說,我渴,我疼。這里是哪里?我怎么了? 她以為她說了這些。 楊樹海要相當努力,才能維持鎮定。他彎下腰,把妹妹的左手推 回薄被里,同時盡量不看她頭上的繃帶,按了鈴。很快進來一個護 士,說:“十一床醒了?量體溫。” “我妹好像不太對啊。”他說,“她剛才想要講話,啊啊啊了半天。” “腦袋受傷嘛是這樣的,哪能一下就恢復。醒了就好。”小護士麻 利地往楊其星嘴里塞了溫度計,后者閉上嘴,看起來無辜又茫然。 他朝妹妹說:“還疼嗎?”指的是她經過手術的頭部和肩膀。簡單的問題,點頭或搖頭即可。妹妹像是沒聽見,望著天花板。 護士看看表,抽出溫度計,說體溫正常。白色的身影出了房間。 他又問:“你感覺怎么樣?” “啊———咦。” “現在還沒法講話是吧?那就不說。”他重新坐在床邊的凳子上。 應該過幾天就沒事了吧。應該。” 胃部和腦袋像塞了石頭,可能是沒睡好的緣故。從接到醫院通知趕來,他差不多坐了一天一夜。手術室外面,然后是這間病房。只有上廁所和到護士臺拿外賣,才偶爾離開。妹妹鄰床的老太感慨道,看吧,還是兄弟姐妹好,獨生子女沒意思的呀。他在心里苦笑。楊其星在戶口本上是獨生女。他不過是楊家處境尷尬的孽子,一段婚外情的產物。在昆明,他是她的 “堂哥”。只有在上海,在遠離謊言的異地,他們才能放下掩飾,回到兄妹。 老太昨天下午出院,病房成了單人間。昨晚,他在向院方租來的 躺椅上睡得不沉,偶爾抬眼,借著走廊透進來的微光,看向環繞病床的布簾。他怕。怕妹妹就此沉睡。她昨天醒過幾回,很快又昏睡過去。醫生說是正常的。可他的恐懼不散。在昆明的爸和大媽還不知道其星受傷的事,他不可能一直瞞下去。在想象中,爸高聲責問他,妹妹去上海不就是想著你在那里有個照應,你怎么沒照看好她?至于大媽,其星的母親,他簡直不敢想那一位的怒氣會如何爆發。 妹妹的眉往下撇,眉心擠出縱紋,那是她從小不順心時的表情。他按鄰床教的,擰開保溫杯倒了一杯水,先試水溫,再放入吸管,左手舉杯,右手扶吸管,湊到妹妹嘴邊。她眉心微松,含住吸管緩慢地吸了兩下,又皺起眉,仿佛吞咽造成了不適。 他還記得自己早先的畏懼。按理妹妹醒了,他的心該定了。而此刻,另一個念頭開始折磨他。 ——她要怪我了吧。是的,都怪我。楊其星重新閉上眼,仿佛喝水耗費了她過多的能量。他起身,她吐出一個字:“鍋。” 那是昆明話的“哥”,多久沒聽見她講方言了?他們兄妹一向是普通話。他邊往外走邊扭頭說:“我去廁所。” 畢竟是女病房,他總是去走廊盡頭茶水間隔壁的男廁所。剛從廁所出來,就見兩名護士救火似的沖進妹妹那間,他心頭一震,邁開腿奔過去。 尚未進門便聽見 “啊,啊,啊”的叫喊聲。病房里,兩名護士各 站在床的一側,白色的身影像充滿不祥意味的水鳥。楊其星仰面躺著,左手在床沿敲打,連聲叫喊。連續的“啊啊”聽在他的耳朵里,像是呼喚,也像是控訴。一個護士訓斥道:“不要叫了,魂都快被你叫出來了!這樣會影響別的病人!”眼見護士試圖按住妹妹的手,他的腿像是瞬間灌滿了鉛。楊其星遠遠望見他,安靜下來。她做了個奇怪的動作,將插著輸液管的右手抬起,又放下。顯然,她尚未適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昨天凌晨被送進手術室之前,對于二十四歲的她來說,醫院,僅僅是每年例行體檢的地方。 另一個護士開始給楊其星量體溫。先前兇巴巴的護士放軟了聲音 說:“傷比你重的人多了,人家都不聲不響。疼得厲害嗎?你的藥水里面有止痛藥的呀。要是疼就講。” “咦———啊,咦。” “怎么不會講話啦?”護士問同伴。她沒戴口罩,有張青春痘蓬勃的圓臉。 量體溫的護士說:“神經麻痹了吧。”醫療機構的從業人員當中,真正對失語癥有了解的也不多。楊樹海后來將一次次認知到這一點。彼時,他對該病癥全然無知,對于前方有怎樣的坎坷在候著妹妹和自己,更是缺乏想象。他呆立在門內一兩步的位置,褲兜里的手機發出震動。可能是單位的人,女友,或是林同他們。他知道該到走廊去接,一時間卻無法動彈。他怕自己一走開,妹妹又像個啞巴似的叫喚起來,用那種單調的意義不明的聲音。……
星在深淵中 作者簡介
默音,1980年生于云南,少時遷居上海。十六歲于《科幻世界》發表*一篇小說,并開始自學日語。中專畢業后從事過多份工作,2007年考入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院,就讀日本文學專業。擔任出版編輯若干年,現為自由寫作者。 已出版小說《月光花》《人字旁》《姨婆的春夏秋冬》《甲馬》。譯有《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摩登時代》《赤朽葉家的傳說》《家守綺譚》《雪的練習生》《京都的正常體溫》等多部日本小說和非虛構作品。閑時于報刊撰寫日本風土美食相關文章,主持“默音吃酒去”公眾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